万圣节活动刷屏朋友圈,中国人该不该大张旗鼓地过洋节?

如题所述

‍‍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过洋节呢?现在除了各个洋节农历节基本上都不怎么过了,连春节都越过越没年味了。

其实现在大多数人比起过农历节更倾向于过洋节,我觉得应该是出于方便,因为洋节都是阳历的,我们现在记事用的的日历也都是阳历。

而洋节和农历节相比,洋节更有形式感,而农历节多是吃吃吃。

比如端午、中秋、年这三个一年中最大的农历节,给我的记忆就是粽子、月饼、鸡鸭鱼,用吃的去记忆也没什么不好,但现在不比以前。

以前吃的东西太匮乏,农历节特有的吃食就一定要到农历节才能吃到,而现在粽子和月饼虽说不是一年到头都有得吃,节前节后的一两个月是少不了的。

而洋节的仪式感体现在装扮,或者是互送东西,情人节就是送花送巧克力,万圣节就是扮成各种怪模怪样去要糖果吃,圣诞节也是带圣诞帽带鹿角送礼物的日子。

所以比起农历节的吃吃吃,洋节的送送送好像更得年轻人的心。

当然农历节也有相对的一些仪式,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春节祭祖放鞭炮等,但赛龙舟不是每个地方都赛得起来,中秋赏月的时候说不定正在下雨,春节鞭炮已经禁止燃放了。

还有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农历”知道得越来越少了,自己的生日一般也只记得阳历,在大家都忙着低头刷手机的时候,农历节很多时候都是过去了才记得。

不过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会大张旗鼓地过洋节,也是因为农历节一定都是和家人一起过,而洋节基本上是和朋友一起过,家人天天在一起,过节那么特殊,自然是要和朋友一起过对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今天是万圣节,朋友圈里满屏都在过万圣节。万圣节并不是中国的节日,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过各种各样的外国节日,反而中国自己的节日到显得平淡了许多。不反对过洋节日,但是大张旗鼓,忘了自己民族的节日,过犹不及就不好了。

这些洋节日大部分是一些商家带头来过的,早在好几天前各大商家就已经打出万圣节的招牌,各种活动各种促销已经开始。像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外国文化和节日气氛,组织学生万圣节,更好的让外教与学生一同体验生活。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扮自己,其实这些装扮也并不都是恐怖可怕的,也有一些很可爱的卡通人物造型,在游戏中又锻炼了口语,过这样的洋节是有意义的。

但是还有一些商家经营的东西与万圣节完全不搭边,却偏偏要蹭万圣节的热度,搞一些促销活动,把店面装饰的很恐怖的样子。这些商家过过圣诞节就好了,非要什么洋节都跟着过一过,让人经过他的店铺都不知道里面是卖什么的,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并不是所有洋节都适合中国人大张旗鼓的过,适当的了解外国文化与节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洋节过得特别隆重。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些该与家人一起团聚的节日,那些该纪念和值得尊重的节日。

重拾那些仪式感,欢度我们自己的节日吧。

第2个回答  2018-10-31

笔者觉得,中国人不该大张旗鼓地过洋节,happy下即可,没必要太过头,毕竟这是在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

01 包容心态

洋节,属于外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逐渐的受到很多国人的追捧和喜爱,反倒觉得对中国自己的节假日,不是那么热心,冷清了许多。

比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在中国都变成了商家很好的营销时机,大赚一把节日钱。

对于这些洋人节的历史和来源,以及最本质的东西,许多中国人并不了解,纯粹就是凑热闹,也受商家的影响,怎么高兴怎么来搞,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都忘记了节日的本身价值和目的。

对于此,我们要保持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洋节,不要过去表面上的大张旗鼓,更应去深入了解节日的内涵,适可而止。

02 理性看待

要理性的去看待这些洋节,以及为什么在国内,越来越火,背后是不是商家的利益驱使,他们大肆宣传,有利可图,至于中国人懂不懂,过不过,理不理解,他们不管,只管营销。

所以,我们在被消费了的同时,要理性的去看待和分析这些表面热闹背后的真相。

对比中国的节日,我们也有七夕节,我们也有清明节,重阳节,元旦等,但是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来讲,我们尊老爱幼,不像西方节日那样能玩的开,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玩点不是那么多和强烈。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盲目的去追捧洋节。

03 尊重习俗

尊重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但是,我们是中国人,这一点不能忘记,我们更应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节日,更不要大张旗鼓的去过洋节,这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洋相。

所以,中国人应在包容,理性,尊重的情况下来面对洋节,但不要大张旗鼓的搞洋人节,本未倒置。

第3个回答  2018-10-31

没有该不该,自己开心就好,我个人不是推荐去过洋节,不过很多时候,节日不过是为了增加气氛,给自己一个理由来聚一下,玩一下罢了。不用太拘谨。

节日的氛围有时候也是商家为了做活动,增加娱乐项目而做出来的。我认为有些洋节可过,有些洋节适度原则。不应该大张旗鼓的过。这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开放程度来定。

在我们家,一直没有过节的习惯,但其实生活当中有个仪式感也是挺不错的事情,节日其实就是提供一个仪式感的地方。洋节可过,但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万圣节,其实可以不外出去凑热闹,毕竟不太安全。安静和比较胆小的孩子也需要注意减少外出,怕有些胆大的装扮比较吓人,容易吓到自己。

而像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我觉得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讨国外的节日习俗,去体验、不用一棒子打死。比如万圣节,其实如果无聊,去玩一下也无妨。关键在于自己的性格。我是不愿意外出去参与的人。但我觉得安静在家看关于死亡的电影其实也可以。

在万圣节的时候,做一下生命电影,可以去了解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万圣节文化的起源和目的及意义,其实也是件好事情。比如万圣节的不给糖就捣蛋,就是为了给孩子玩,让孩子有个理由串门,认识邻居,分享收获,扩大交际,当然需要注意装扮不要太吓人,容易吓到孩子。这样过其实也挺好。

是不应该大张旗鼓的过洋节,但需要区分什么节,过节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一概而论。

第4个回答  2018-10-31

应该。

原因是洋文化已经渗透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我们已经接受并且习惯了洋文化的影响。举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1.我们的日历就是洋文化,礼拜天休息也是起源于西方基督教的传统。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是用农历来计日子的。

2.孩子们看的绘本,动画片大部分都是洋文化的产物。妈妈们选的宝宝绘本,一般都是在国际上获过奖的,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儿童读物。孩子们看的童话、寓言故事,风靡全球的动画片和卡通电影,这些都不是国产的。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洋文化的熏陶,我家宝贝给她的娃娃起的名字就是洋名字。

这不一定是坏事。

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是大趋势。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遵守共同的规则和礼仪。无论是为了合作还是竞争,我们都应该了解和学习洋文化,过节只是一个小情趣,无妨。

我们在接受洋文化的同时,要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立足之本。学习洋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比如我们学习好莱坞,是为了让国产电影走向全球,让全世界都有机会了解我们的故事和文化。

泱泱大国的心态是自信、包容的。过洋节不等于崇洋媚外,我们也过七夕、端午、中秋和元宵节,而且过得更热闹、更走心。以后咱们发达了,全世界的洋人也会跟着咱们一起过端午、中秋和春节。

公众号:爱多ido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