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水浒传的目的是什么?宋江为什么一心想要归顺朝廷?

如题所述

目的是宣扬“忠君爱国”,很多现代学者认为是歌颂农民起义,其实如果了解《水浒传》的前身《荡寇志》,仅从名字上看就知道作者对梁山好汉们的态度了。
毕竟作者是古时候的人,思想一定会有局限性,不能用现在的思维逻辑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是由于宋江本身被作者定义为宋朝皇室的卫道士。
施耐庵先生一上来就给了宋室皇帝一个神仙下凡的身份,紧接着写了一段太白金星下凡送文曲星和武曲星的小故事,说明宋朝皇帝是上天派下界来管理凡间的人,还给了他很多的帮助,从根本上确立了君权神授。
遇洪而开的108个魔头,九天玄女授书,宋江星主的身份都暗示着这些好汉是触犯天条的神仙被贬下界来扶保大宋江山的,想108人打田虎,讨王庆,征辽国,都没损一人,而到了剿方腊的时候,凋零殆尽,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把其他忧患灭掉了,他们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而从张顺和鲁智深的归宿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意思是他们这些魔头罪消孽满,完成使命回天复命或晋升神祗了。这一推断也可从鲁智深“听潮而圆,闻信而寂”;张顺死后成为河神显圣等桥段得以证实。
这些内容和设定都注定了宋江必然要一心归顺朝廷。
如果你希望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分析宋江的人物性格和心理,那就好像去分析为什么孙悟空为什么以一人之力闹翻天庭诸神;而跟了唐僧之后连神仙的宠物都打不过是以样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4
归顺是以宋江为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最佳选择,原因如下:
1、梁山的英雄好汉实际上是反政府武装,过去叫土匪,现在叫恐怖主义者。
2、在梁山水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虽然快活,但如果没有成则王侯的可能那终究是没有前途的。
3、正因为如此,宋江才把受招安视为唯一正确出路,“异日到边疆一刀一抢搏个出身”是他给大家的远景期望。
4、宋江归顺的想法有其合理性,但农民、流氓无产阶级出身的好汉们是不能理解的——一一眼前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是很好吗?但拗不过领导的决策。
5.所以,既是归顺朝廷,你当然不能要求皇帝老儿杀他信任的大臣,只能委曲求全。
至于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是宋江始所未料及的,作为朝廷而言脑后有反骨的人是不可信任的,只有真正除掉才安心。
因此,《水浒传》从梁山好汉的归宿告诉人们,“只有老老实实做顺民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第2个回答  2013-05-12
这样可以笼络人心,让别人认为它是为朝廷做事而不是打家劫舍,吸引更多的好汉前来加入。也不会被朝廷征讨,攻击。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写书铭志
宋江归顺朝廷,并不是一心情愿,因为按照当时梁山的规模 已经不能容得下更多的人来加入,只有投靠朝廷 才能给梁山诸位兄弟一个最好的 归宿,因为大多数梁山兄弟都是朝廷命官,如果和朝廷做对抗,发起一个农民起义,这应该不属于宋江本人的性格,若是晁天王当家也未必敢这样做。这是思想禁锢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5-12
水浒,就是为了宣扬忠义,和揭露当时宋朝的黑暗,奸佞当道,民不聊生。 宋江归顺朝廷,并不是一心情愿,因为按照当时梁山的规模 已经不能容得下更多的人来加入,只有投靠朝廷 才能给梁山诸位兄弟一个最好的 归宿,因为大多数梁山兄弟都是朝廷命官,如果和朝廷做对抗,发起一个农民起义,这应该不属于宋江本人的性格,若是晁天王当家也未必敢这样做。因为这样的下场谁都无法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