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里有哪些同志幸存

如题所述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肖钟鼎、刘德彬、孙重、傅伯雍、周洪礼、张泽厚、杨纯亮、陈化纯、杨培基、刘翰钦、周仁极、杨同生、钟林、李泽海、盛国玉(女)。

1、刘德彬

刘德彬(1922——2001),垫江人,1922年10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3月,在梁山(今梁平)县中学读初中时,17岁的他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国民党当局到处清乡抓人,由于当时的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和副书记冉益智先后被捕叛变,重庆地下组织遭到大破坏。毫不知情的刘德彬,连同江姐,先后被捕。

特务连夜审讯,刘德彬是最后一个受审的,他一口咬定自己叫刘浩然,是失学青年,来万县找工作的,没有参加共产党。

次日凌晨,特务将他们捆绑好押着搭乘民权轮去重庆,关进了郊外歌乐山下的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即俗称的渣滓洞监狱。

11月27日夜,特务把每个牢房用两把锁锁上。随着一声口笛,枪声大作,特务们用卡宾枪和冲锋枪向每间牢房内扫射。

刘德彬先是把身体紧靠墙壁,但又觉得在床上不安全,趁扫射的间隙,他滚下床,躲到了地上。这时又一阵枪弹扫射过来,刘德彬右上臂中了一枪,他伸手一摸,一手的血。一会儿,特务打开牢门逐室补枪。

刘德彬所在的这间楼下五室是最后补枪的,大约特务们见刘德彬满身是血,以为已经死了,就没再往他身上补枪。

后来,刘德彬爬起来,和杨培基、林涛(钟林)、周仁极一起,顺着夜色笼罩的溪沟拼命跑,终于逃出了渣滓洞的警戒范围。

1949年12月初,刘德彬到“脱险同志联络处”报到,在这里与罗广斌重逢了,又认识了杨益言。三人开始在一起进行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

1956年秋,罗、刘、杨三人共同创作了长篇(约四五十万字)《锢禁的世界》(后又名《禁锢的世界》)。

2、傅伯雍

傅伯雍(1919-2014.12.2)四川垫江人(现重庆市垫江),1947年8月入党。1948年11月被捕,关押在渣滓洞监狱。

1949年11月27日夜晚,渣滓洞血腥屠杀开始时,他在战友的掩护下,躲过了敌人的子弹。大火燃起后,他砸烂牢门,冲出去躲进水沟里,得以逃生。

解放后傅伯雍在垫江从事教育工作,并根据其亲身经历著有《狱中斗争纪实》一书。

3、张泽厚

张泽厚,1906年生,四川岳池县赛龙乡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左联的重要诗人,艺术学学者。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因国华中学被查封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回岳池新三中学任教导主任,到1948年8月因支持华蓥山武装起义与其弟、地下党员张泽浩等人一同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国民党的监狱。他在狱中受尽特务的摧残与折磨。1989年8月20日病逝。

4、盛国玉

盛国玉,女,1926年1月出生于垫江县沙河乡,1943年毕业于垫江简师。

1948年10月在垫江桂阳小学被捕,不久转至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在1949年“11·27”大屠杀中虎口余生。解放后,曾先后在垫江县群运会、周嘉区、县工商科、土产公司、日杂公司工作,于1982年离休。

2014年7月27日清晨5时许,“11·27”大屠杀中,渣滓洞唯一脱险女志士盛国玉老人安详去世,享年88岁。

5、杨纯亮

杨纯亮又名顺国,别号公达,布依族,1915年10月10日出生于贵州省紫云县一个稍有祖业的布依族家庭。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3月,安紫边区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地下党领导骨干相继被捕。杨纯亮在同志们的掩护下,转移至四川省乐山县牛华溪,通过熟人介绍,潜入税警十三队。

1949年2月17日,特务密探到杨纯亮的行踪,西南行政长官公署即刻命令抓捕杨纯亮。杨纯亮被捕后,当即押送重庆,囚禁于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在敌人的魔窟里,杨纯亮受尽非人的折磨,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在艰苦的斗争磨练中显得更加坚强。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机构制造了惨绝人寰的“11∙27”大屠杀事件,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数百名革命烈士倒在血泊之中。杨纯亮就是在渣滓洞大屠杀中15名幸存者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30
向英雄的烈士们和幸存的勇士们致敬!敬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