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朱熹逐字逐句解此章:“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数百年来,学者们一般都采纳朱氏之说。

愚以为,学习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而心生愤与悱。所谓愤,指烦闷、着急、发怒,虽束手无策,但对积极的求知者来说,却潜伏着拍案而起、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趋势。孔子言“发愤忘食”(述而篇)就是此意。所谓悱,指惆怅、幽怨、苦痛,虽无可奈何,但对上进的求知者来说,却蕴含着哀兵悲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倾向。愤与悱,由心而生,难免通过气貌或言行表现出来,而被他人觉察。关于悱,东汉郑玄首言“口悱悱”,到朱熹变成了“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后人均已接受,以至收入词典,但愚以为如此解释似乎牵强。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告诉他(四方形物体)一个角,他不能触类旁通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识。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人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主张和方法,与今之填鸭式以及大呼隆、赶进度的教学有天壤之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第2个回答  2020-10-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一、出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篇》。

二、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第3个回答  2006-03-3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朱熹逐字逐句解此章:“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数百年来,学者们一般都采纳朱氏之说.

《论语·述而第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譬如,一张桌子,你举出一个角,他不能用三个角来回答你。
第4个回答  2021-06-10
愤 跟 喷 中的贲,是一个意思。周易中贲卦就是山下有火🔥的象。内下火🔥热,而外上有艮山阻挡制止,体会喷的时候想出而外有点阻挡内敛的意思。

所以学习就像高压锅,只有愤在心里(心字旁)寻找出路的时候,一开启就会通达。
所以不可以上来就看例题:"嗯,老师你这一步对,你这一步对,嗯,老师你有道理100分"。这就是填鸭子,学了也不能举一反三。

如果上来自己先做一做,不会了再看例题自己卡在哪里。就会深刻,困而后学,更深层次领悟。

否则把出书老师"批"阅一遍,就是理科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眼高手低。

验证方法就是可以拿着自己批过的例题过段时间自己独立做一遍,往往就会有做不出来的。

悱 字,心里非疑,认为跟自己曾经学过掌握的道理矛盾。如果做事或者现象不到似乎跟以前的物理规律发生矛盾而怀疑(非)原来执着的小道理或者局部道理,就不发悟他进入更深层次的境界。

悱 字,自从朱熹把它解释成口中嚅嗫说不出的样子(至少是个啡也行啊),再加上明清列为官学,中国人就把后半句和前面的方法论给泯灭了。

所以世间才有这么多对于同一事物不同认识境界的争论。

还是要遵从王阳明心学的解释。详知仁义为心者,肯做世间浅丈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