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泄露他人的隐私是违法行为吗?像媒体曝光违法行为什么的算吗?

如题所述

泄露他人隐私当然时违法行为。但是媒体曝光违法行为不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是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与新闻媒体划等号,因为新闻不一定是舆论,新闻媒体只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总之,新闻媒体的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而非全部,舆论只是借助于传播工具实现其监督的目的。

在中国现行法律中,《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根据中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及将它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之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之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隐私是自然人的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个人事务,是相对于公共事务、群体事务、单位事务而言,是以具体的、有形的形式表现于外界的隐私,且以特定个人为活动的主体,如朋友往来、夫妻生活、婚外性行为等。

扩展资料:

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141条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隐私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舆论监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3

泄露他人隐私当然时违法行为。但是媒体曝光违法行为不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是舆论监督。

隐私是自然人的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个人事务,是相对于公共事务、群体事务、单位事务而言,是以具体的、有形的形式表现于外界的隐私,且以特定个人为活动的主体,如朋友往来、夫妻生活、婚外性行为等。

个人信息系指特定个人不愿公开的情报、资料、数据等,是抽象的、无形的隐私。个人领域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蔽部位、日记内容、通信秘密等,隐私的客体是隐私中的“私”的具体表现。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隐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任意泄露他人的隐私当然违法,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的。
媒体曝光违法行为的不算。
这个要分好几种,首先,如果你被警察抓住在现场。媒体是没有权利播发你的相貌和照片的。因为这个阶段你顶多算是犯罪嫌疑人,在法院没有叛你有罪之前。你享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任何权利,包括肖像权。
你被法院确定有罪以后,还有很多的分类
如过你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那么任何媒体都不可以在你不允许的情况下公布你的肖像特征。
但是现在中国对这个都没有明确的立法规矩,而且一般被判了后。大家对这个也没什么想法,都TM进牢子了,暴光不暴光没啥区别。
最主要还是看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一般市县的小电视台没这个意识,因为就算不播你的相貌,全市人民至少很多认识的你的。相对传播范围也小。
但是省一级的一般这方面处理还算OK
上面一段比较详细,我在别处找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8
侵犯隐私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