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例谈现实主义文学的多向演变

如题所述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发展,既离不开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观念演变,又包含着对西方文学理论观念的汲取,二者处于共时发展的状态,外来文论的本土化和古代文论的现代化奇妙地交汇在一起,文学观念的大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理论质素。外来文学观念和外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它们在中国传播、接受和转换的过程中也必定会受到中国“语境”的制约和改造,必定会使中国文学理论传统在碰撞、冲突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既非纯粹的西方文学观念,亦非纯粹的中国文论形态,而最终却因和中国本土文化的亲和性奇妙地在中国扎下根来,“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正是如此。 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此期间,它几易其名,从开始译介过来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到二三十年代的新写实主义(无产阶级现实主义),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每次名称的变化都意味着一种理论范式的确定,意味着它的内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受到理论内部的影响,更多的是和意识形态、哲学基础、认识方法、时代语境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变化启示我们,对某一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应用静态的目光看待,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大视域,一种永远向前推进的地平线,一种永远丰富的理论资源。本文面对这一概念时,试图对其来龙去脉做认真的梳理,找到它的源头,考察它的传播过程,寻绎它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轨迹,然后再分析这一概念在中国流变的各种理论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