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受城乡二元保障结构,和在城镇又存在明显的国有和集体二元结构的制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覆盖范围狭窄,养老保险只是覆盖到了城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部分企业职工和少数个体劳动者,医疗保险暂时也还没有覆盖各类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那些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的人要使自己病有所依,老有所养,就要靠自己或购买商业保险或投资或增加个人储蓄的方式为自己保障。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商业保险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很规范,并且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对参保人员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让人们不敢放心购买;另一方面,我国投资渠道的狭窄和投资工具的匮乏以及股票市场的低迷状态和时而的不规范,使得投资者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储蓄成了最安全的资金去处,为了养老,为了突发事件,乃至为了子女的教育,居民选择了把储蓄作为了自己的“个人保障”。
通过比较分析,至少可以发现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几个主要社会经济特点:
(1)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世界前列。
(2)个入储蓄率(每年个入新增储蓄额/每年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因而,中国居民储蓄具有长期行为的动机。
(3)个人储蓄总余额巨大,与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几乎等额,有些年份甚至超过当年个入可支配收入。并且居民储蓄支出范围还比较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被迫储蓄的性质。
(4)由于国民收人分配格局的变化和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全国总储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储蓄上升,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下降。
(5)1988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下降13.6个百分点,而1994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上升14.9个百分点。1988年和1994年同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个高通胀年,但在储蓄增长率上反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势。这表明在通胀环境下,由于居民心态及其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反映对储蓄的行为结果不同。
(6)城乡人均储蓄存款额相差近10倍之多,说明中国城乡社区居民在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社会心理预期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居民储蓄具有明显的二元社区储蓄结构特征。
(7)边际储蓄倾向呈非规则变化,有的年份高达60%,而有的年份出现负值6个百分点,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10倍之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7
二元的,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工业,另一方面农村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尚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元经济模型是由刘易斯提出的,后经费景汉、拉尼斯和乔根森等人加以修改和发展,二元经济模型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普遍理论。
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一个是传统的人口过剩的劳动部门,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为特点,即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迁移到工业部门时,其农业产量不会减少。另一个是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业部门,工业部门在扩大劳动投入时,可以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量供给,即劳动的供给是具有完全弹性,这就使得工业部门不必提高工资水平。根据刘易斯的理论,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平均收入高30%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即一方面存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一方面存在现代的工业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还表现在劳动就业与原始手工并存;闭塞的农村与日益膨胀的城市的并存;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既包括工业与农业的对立,也包括城市与农村的对立。

二元经济的趋势:经济上的二元性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必然现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二元化”的趋势,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7
如果可以认为,至19世纪末期,随外国资本入侵而建立的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在中国经济中已产生重要影响,并与传统产业并存,开始逐步形成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经济结构,那么非常明显的是,至今已有约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初期状况有重大差异。即便二者都存在着"支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这个二元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中国与英国等国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历史基础、国内生产要素的资源与供给条件以及面临的国际交流格局都有重大不同(注:可参考林刚:《试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2期。)即就中国二元结构本身看,1949年以前、1949年以后至1980年代前,1980年代至今都有重要区别,其中无论哪一时期都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背景有着重大不同,都颇难以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总之,完全套用古典经济学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二元结构,从理论的背景条件看,是明显不合适的。
第3个回答  2013-04-17
最早确定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经济特征的是荷兰经济学家伯克。伯克1953年在《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考察了1860年印度尼西亚的状况,提出了“二元结构”概念。后来刘易斯1955年在名著《二元经济论》的《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和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理论假设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力在高收益的吸引下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工业部门,最后直到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完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就是著名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拉尼斯和费景汉在著作《劳动剩余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改进了刘易斯模型,把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经济和成熟经济三个阶段[1],强调了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率,并保持农业和工业两部门的平衡发展,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型。乔根森则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把刘易斯的剩余劳动下的经济发展转变为农业剩余产品下的经济发展,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才是可能的,他的理论更突出了农业剩余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模型从理论上集中阐明了一国在经济发展中,从以农业为主的分散的社会转变为更为集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的过程,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会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2]。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的迁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 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与特点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晚,农业人口又占据绝大多数,因此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不仅表现明显,而且存在的时间漫长。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中国城乡经济的二元性特征十分明显:市镇人口虽只占30%,却集中了大部分的现代产业,拥有较高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高,文化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而在农村,人口占70%,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设备简陋,人民素质、生活水平低下。从全国范围来说, “三农”问题的困扰、城市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将城乡经济的悬殊予以量化: 1. 城乡资源占用结构:从城乡角度划分,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9.90和70.10,而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却分别为30850.2亿元和7670.7亿元,分别约占总量的80.1%和19.9%,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比例为9.43∶1; [3]再从再生性资源的占有情况来看,目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集体和农户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只相当于同期城市国有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数[4] 2. 城乡部门生产率我国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很大。1999年,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为4088元/人·年,而工业部门为24896元/人·年,后者是前者的6.09倍。农业部门以50.1%的劳动力创造了17.7%的GDP,而工业部门以23.0%的劳动力创造了49.3%的GDP [5]。 3.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从收入差距看,自1992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在2.47与2.86间浮动,其中1999年为2.65。有的学者[6]收集了36个国家农业和非农业标准劳动者的收入比率,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原计划经济国家,这一比率大都低于1.5,明显不同于中国通常在2~3之间浮动的情形。考虑到农户是一生产单位,其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生产性支出,从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差异更恰当。从1992年至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比例在3.1与3.5之间浮动,其中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665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973元,两者比值为3.4。从消费的食品来看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932.10元,其中粮食消费215.37元,肉禽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为1716.7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为829.02元,其中主食285.48元,而副食及其他食品等仅543.54元,是城镇居民粮食以外食品消费的32%。再从衣着消费来看,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92.04元,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482.37元的19% [7]。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城乡经济过于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出很高的强度。(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突出表现为:1.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市化水平低。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的农村人口比重不超过2%和5%,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人均GDP与中国相当的国家11个百分点132。截止2003年底,我国总人口1284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21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1%,乡村人口78241万人,占总人口的6019%。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拉大,近年来农村改革和发展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比较而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速度更快,所以城市和农村的相对差距拉大了。以收入为例,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而农民人均收入为2476元,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镇与农民的收入差距将更大。城乡之间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差距过大。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各项公共服务事业一应俱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都相对健全,市民的生活方式更为现代和优越,生活质量也远远好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而在农村,道路供电饮水等设施条件很差,很多地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都不具备,更不用说教育文化公共服务事业,城乡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方式差异尤其凸现了二元特征。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对农业的负保护政策,即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以工农业剪刀差将农业产生的利润转移到工业中,从而使得工业迅速积累起一笔雄厚的资金,并且将封建社会的户籍制度延用下来,建立了严格的城乡隔离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对城镇居民采取高就业高福利政策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