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品质、品行都有些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品德、品质、品行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品德:品质道德。
2、品质: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3、品行: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
二、侧重点不同
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品质:指人的素质和物品的质量,人的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道德素养,物品的质量指物品满足用户需要的标准。
3、品行:指人的行为品德。
三、出处不同
1、品德: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2、品质:夏曾佑 《小说原理》:“人多中材,仰而测之,以度君子,未必即得君子之品质。”
白话译文:很多人中材,仰而可预测的,以度君子,不一定就得到君子的品行。
3、品行:清·周亮工 《书影》卷三:“ 遐 ( 张遐 )之品行,照耀於一代。”
白话译文:张霞的行为很有道德,为下一代做了榜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0

一、读音意思不同

1、品德

读音是pǐn dé,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品质

读音是pǐn zhì,指人的素质和物品的质量,人的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道德素养,物品的质量指物品满足用户需要的标准。

3、品行

拼音pǐnxíng,是指人的行为品德。

二、引证释义不同

1、品德

指品质道德。

现代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2、品质

物品的质量。 

现代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九:“﹝他﹞发现清花车间和钢丝车间没有经常根据不同的原棉品质,来调整机器设备。”

3、品行

指人品德行。

现代徐迟 《牡丹》三:“ 姚黄一点不知道她爱上的小开的品行怎样。”

三、侧重不同

1、品德

侧重于指外观、构造、功能、可靠性、耐用性等,如果是产品还包括服务保障等。

2、品质

侧重于外观、构造、功能、可靠性、耐用性等,如果是产品还包括服务保障等。

3、品行

侧重于外在的表现和人的基本素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8

 品德、品质、品行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品德:品质道德。

2、品质: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3、品行: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

二、侧重点不同

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品质:指人的素质和物品的质量,人的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道德素养,物品的质量指物品满足用户需要的标准。

3、品行:指人的行为品德。

三、出处不同

1、品德: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2、品质:夏曾佑 《小说原理》:“人多中材,仰而测之,以度君子,未必即得君子之品质。”

白话译文:很多人中材,仰而可预测的,以度君子,不一定就得到君子的品行。

3、品行:清·周亮工 《书影》卷三:“ 遐 ( 张遐 )之品行,照耀於一代。”

白话译文:张霞的行为很有道德,为下一代做了榜样。

扩展资料:

品德近义词:人格、品行、道德

一、人格:[ rén gé ] 

基本解释

1、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2、人的道德品质。

二、品行:[ pǐn xíng ] 

基本解释:人品德性。

三、道德:[ dào dé ] 

基本解释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2、合乎道德的。

品质近义词:质地、品行、质量

一、质地:[ zhì dì ] 

基本解释

1、指材料品种及软硬、结构等特征。

2、人的素质、品行。

3、指绸布等的底色。

二、品行:[ pǐn xíng ] 

基本解释:人品德性。

三、质量:[ zhì liàng ] 

基本解释

1、物体的一种性质,通常指该物体所含物质的量,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6

品德、品质、品行的区别:

一、词义区别:

1、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品质: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东西的质量。

3、品行:指人的行为品德。

二、出处区别:

1、品德:明·释今无《寿江若海》:“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2、品质: 老舍 《后记》:“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好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关于主题》:“这种高贵的精神和品质,也是有着非常典型的表现的。”

3、品行:清·周亮工《书影》卷三:“ 遐 (张遐)之品行,照耀於一代。”《老残游记》第三回:“姚云翁 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说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欢喜。”徐迟《牡丹》三:“ 姚黄 一点不知道她爱上的小开的品行怎样。”

扩展资料:

品质践行:

1、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素养。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可分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培养,人的先天素质虽然各不相同,但相互差别也不大,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都不多。人的后天素质的可塑性就很大。

2、公认德国、日本产品的品质好,根源在于德国日本的思想、环境、教育和制度好,德国人思维严谨、态度认真以至于刻板,日本人恪守规则、忠于集体、崇尚实力,德日两国人的性格非常适合机械、电子等有形产品的制造,德日两国从民间到国家都比中国人更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中国人并非没有优势,没有德国人严谨刻板、没有日本人恪守规则,对中国人灵活,可塑性也非常强,中国本土文化的核心是太极中和文化,灵活变通是中国人最大的特性,天性灵活的人适合做服务行业,这比德国和日本人有优势,而服务产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16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什么是品质?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在市场竞争中,品质 是质量、信誉、责任和文化的集合,品质是始终如一的一种追求,品质的外在表现是品牌。 品质不仅是产品,也是企业“人品”的一种外在表现。

品格 :
pǐn ?é
①品行风格:品格高尚|品格清于竹。
②指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如果是对人的话讲的是一个人的人品和做事的风格.对其他的事物基本上也具有相近的意义.

品德,重在德行 道德规范
品格,重在人格 风格
品质,重在质量 本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