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物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早晨太阳未出来时锻炼身体不利于身体健康?

如题所述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早晨太阳未出来时锻炼身体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一.清晨空气最污浊
  据科学测定,傍晚7时至早上7时这段时间,由于大气的对流很弱,所以地面附近尘气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早晨,大气上下对流活动减缓,工厂和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化学性大气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从而使早晨成为污染的高峰期。有害气体淤积和停留在接近地面层,所谓人们的呼吸带。雾滴在飘移的过程中,吸附在污染物上。在工业集中或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及汽车飞驰而过的道路两旁,这种现象尤为典型。这时,有害气体要高出正常情况下的2~3倍。这时,在户外运动的人们正好受害。活动量越大,其受害程度就越严重。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势必加深加速,自然就更多地吸引了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竟比通常的大气高出几十倍。最近,有资料表明,雾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致病细菌,可随雾滴自由运动,容易使人感染致病。

  另外,夜间没有阳光,太阳未出来时,绿色植物和人一样吸氧吐出二氧化碳气。夜晚植物吐出的二氧化碳气沉积在空气中,故早起空气并不太好。

  二、早晨免疫力差
  根据英国布诺尔大学的研究指出,人体在清晨的时候,免疫系统运作情形最差,因此早上运动,反而会提高感染疾病的机率。清晨时刻人体中,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可体素”分泌浓度,比一天中的其他时刻要来得高,而代表免疫系统功能情况的人体免疫球蛋白(IGA),分泌情形则是偏低。因此运动的时间过早,不仅起不到增进身心健康的效果,而且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

  三、冠心病人的魔鬼时间
  科学研究提示,早上是冠心病发作的“清晨峰”,运动锻炼不宜在这段时间内进行。美国哈佛大学对有冠心病发作史的4000名患者调查发现,清晨6时至中午12时之间是冠心病发作的高峰,尤以上午9时为最,上午9时左右发病的机率要比晚上11时高出3倍。原因可能是一夜没有或很少饮水,清晨血液黏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心跳加快,心脏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血流量增加后,输送这个血液增量的马达——心脏就必须加快运转。然而,清晨时血液的循环正处于不良状态,心脏难以适应突然增加的负担,而且由于血的流量增大,血压势必猝然升高。因此早晨9~10时还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候,因而早晨是中风、梗死的好发时间。医学上称之为“魔鬼时间”。在清晨运动,尤其是运动量较大时,就等于在人体最危险的时段又猛然地增加了心脑血管的负担,对中年人的健康不利。对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是雪上加霜。

  四、早晨的生理功能最差
  其次,在起床前的1~3小时内,体温是最低的,医学研究提示一天中人体内生物钟处于最低潮的时间是清晨。此时,人的体温最低,脉搏最慢,生理功能状态最差。在清晨人们刚从休息状态转入运动中,由于身体的关节、肌肉等从放松急速转入紧张,一时难以适应,心血管系统负担也急剧增加,对身体健康不利。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多数爱运动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适宜的运动时间。清晨空气污染的情况最为严重,而且人体抵抗力最弱,这个时候运动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运动不要过早。

  五.清晨的可见度差
  太阳未出的时候光线很暗.往往还有薄雾,造成能见度很低. 运动的时候容易因为看不清路况造成意外(特别是现在很多窨井盖子在夜里会被偷走.万一跑步的时候掉进去...太恐怖了!)

  早上九、十点后的阳光才是宝,注意选择运动的时间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0
我从百科全书上看来的,植物经过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相比傍晚,清晨锻炼不利身体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