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具体介绍下,谢谢

在远古时期农作物并不多,第一个是粟,也就是谷子;还有水稻,就是大米,其余还有麻和高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22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的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的栽培而成的。根据现在考古的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经开始种植了粟、稻。
粟:现在我们称之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成。粟耐旱能力强,自生能力也很强,是黄河流域黄土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粟已经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稻:一般称作水稻,是从野生的稻经过人工栽培而成。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由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平均厚度约四、五十厘米。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在江淮、江汉地区,太湖和云南滇池周围,广东剑门、海门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籼稻、粳稻粒。说明那个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麻:其籽可食,是我国古代"五谷"之一。但是,麻在我国主要是用其纤维来纺线织布。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保留有麻布的痕迹,说明我国种植麻的历史也很悠久。
到了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加,粮食作物主要有:粟、稻、稷(俗称糜子)、麦、菽(大豆)等,基本上具备了后世的主要粮食作物。
高粱:其生长不择地,耐干旱,它的秸杆很高,可以做燃柴,也可以作为农村的建筑材料和制造工具的原料,高粱米还可以酿酒。因此也很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山西万全荆村、河南郑州大河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曾发现高粱的痕迹。在河北石家庄市庄村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两堆高粱(已经炭化)。
我国古代培育的粮食作物,有一些品种先后传到了世界各地。如我国特产的大豆,约在1790年左右传到了欧洲,当时在欧洲仅仅是被作为观赏的植物种在花园中。1873年,中国大豆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万国博览会上被展出,曾轰动一时。1908年,有两千吨中国大豆运到了英国。此后,大豆才在欧美各国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因此,大豆在英、法、德、俄文中的名字,其发音都接近与菽。
同样,世界各地的一些我们中国没有的粮食作物,也先后传入了我们国家,丰富了我国的粮食品种。如玉米,是在明朝时期从国外传入的,开始并没受到重视只种在贫瘠的田地里或山坡上,没有显示出玉米的高产特性。到了清朝的中期,玉米才开始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并成为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谷子的地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5

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它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在我国栽培史有7000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都出土过粟粒,在周代谷子是首要作物。

周代拿稷来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社稷,并且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农官也称为后稷。

粟由野生狗尾草驯化栽培而成,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甲骨文“禾”即指粟。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

扩展资料:

粟米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粟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

小米对抗泻肚子、呕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都有帮助。粟米也能解除口臭,减少口中的细菌滋生,还能治脚气病,神经炎和癞皮病,失眠、头疼、精神倦怠、皮肤“出油”、头皮屑增多等症状。

粟米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为大米的4倍,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粟米

第3个回答  2013-04-30
中国古代最早的粮食作物,也是在中国北方种植最早粮食作物就是粟(稷)既谷子。粟脱壳后就叫小米,带壳就叫谷子。它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在我国栽培史有7000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都出土过粟粒,在周代谷子是首要作物。周代拿稷来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社稷,并且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农官也称为后稷。粟由野生狗尾草驯化栽培而成,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甲骨文“禾”即指粟。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
第4个回答  2017-12-12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的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的栽培而成的.根据现在考古的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经开始种植了粟、稻.
粟:现在我们称之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成.粟耐旱能力强,自生能力也很强,是黄河流域黄土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粟已经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稻:一般称作水稻,是从野生的稻经过人工栽培而成.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由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平均厚度约四、五十厘米.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在江淮、江汉地区,太湖和云南滇池周围,广东剑门、海门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籼稻、粳稻粒.说明那个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麻:其籽可食,是我国古代"五谷"之一.但是,麻在我国主要是用其纤维来纺线织布.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保留有麻布的痕迹,说明我国种植麻的历史也很悠久.
到了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加,粮食作物主要有:粟、稻、稷(俗称糜子)、麦、菽(大豆)等,基本上具备了后世的主要粮食作物.
高粱:其生长不择地,耐干旱,它的秸杆很高,可以做燃柴,也可以作为农村的建筑材料和制造工具的原料,高粱米还可以酿酒.因此也很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山西万全荆村、河南郑州大河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曾发现高粱的痕迹.在河北石家庄市庄村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两堆高粱(已经炭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