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于赵括的的评判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凭什么不如白起就成纸上谈兵的废物了?

赵括的对手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是何许人也?那是战国四大名将排第一号的人物,从来就没败过的秦军战神,换谁来效果都一样!加上秦军的优势,管你廉颇李牧,谁来都白扯。
凭什么赵括不如白起就要成为后世的笑柄?那这么说中国不如李嘉诚有钱的都是穷光蛋?

另外赵括主动出击有错?廉颇高挂免战牌和秦军耗还有理了?
廉颇的策略明显就是和秦国拼国力,看谁能耗,赵国和秦国拼国力不是找死是什么?就因为赵括打输了所以廉颇就是对的?

最后就赵括本身来说,不得食而约束军纪46日,赵括本身能叫无能吗?白起坑杀赵军40万,说明赵军的战损是不大的,白起杀俘那又不是赵括的问题。

凭什么赵括两千年来就要背上个”纸上谈兵“的帽子?(况且赵括根本就没见过纸)
这太不公平了!

1、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败了就是败了,可能历史对你的评价不公正,可是战争不会给军人解释的机会。你的一切耻辱都源自你自己的失败,这一点怨不得任何人。

白起是名将怎么了?输给名将难道就不是输了,就是光荣了?我等凡人没李嘉诚有钱,但我们不会给李嘉诚比富。赵括呢?没那个本事还跟白起掰手腕,不是贻笑大方是什么?
2、长平之战其实赵括没错,廉颇也没错,错的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赵胜的战略决策。上党本来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赵国非要虎口夺食,势必引来秦国的进攻。当然,赵国不应该惧怕秦国的进攻,但作为一国统治者必须清楚敌我力量对比,当时的秦国已是战国第一强国,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这个现实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打当然可以打,但一定要准备充分,在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下打。可是赵军呢?准备不足,见招拆招,完全被秦军牵着鼻子走。
3、再说廉颇、赵括两人的战略问题。
廉颇刚到长平的时候与秦军打了一场,秦军战力强悍士气高昂,赵军若强行决战胜负难料,即使胜了也势必损失惨重;所以廉颇采用了消耗战的战略,因为秦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消耗肯定比赵军打,从常理来看先支持不住的肯定是秦军。但事实上,秦国国力强大,尽管消耗比赵军大,但依然能够支持;反而是赵国先支持不住了。这归根结底还是秦赵两国的改革“奖励耕战”和“胡服骑射”的高下之别,赵国虽然军力强大,但缺少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秦国经济基础雄厚,军力也自然强大;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而往近了说,还是赵国决策层的决策失误,长平这一战本来就不该打,因为战争的结果在开始之前就决定了,怎么打都是输!
廉颇的战略在军事上是正确的,但明显与赵国的经济基础和赵孝成王与平原君的政治意图不符。在政治决定军事的原则下,廉颇被撤换也是必然的。应该承认,此时赵国的决策是有道理的,不仅换上了更加年轻有冲劲儿的赵括,而且一下子给前线增兵二十万!这一招有点像《魔兽》里的经典战术——“一波流”,赵国一下子把国内几乎所有的男丁都整编成军队送上了战场。这样一来,赵军在前线就获得了四十万对秦军三十万的兵力优势,加上赵军本来单位战力就要强于秦军,这样一来长平之战第一次出现了对赵国有利的态势!
可杯具的是,赵国糟糕的情报工作毁了这次原本有希望的战略调整。先是增兵计划被秦国得知,秦昭王下令东方四郡所有十六岁以上男丁共三十万人全部参军上长平前线,这样一来秦军就是六十万对四十万,依然掌握着50%的兵力优势;同时又派大将白起代替王龁,因为白起是个比后者更具攻击性的将领。而同时,秦军实行了严格的情报保密措施,“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使得赵国对于秦军的实力变化毫无所知。
此时的赵括也表现出他幼稚的一面。此时赵国已经是孤注一掷,必须尽快决战;而临阵易帅本就是兵家大忌,新帅上任是必要用较长的时间稳定军心,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可是赵括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如果赵括成熟点的话,应该向赵王请求让廉颇担任自己的副手,利用廉颇的威望来控制部队。可是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一上来就大肆撤换廉颇任命的将领,任用自己的亲信,进一步加剧了赵军的军心混乱。
最后的结果已经是注定的了。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赵括现在是不知敌(秦军兵力和将领调整情况),也不知己(军心士气状况),机械地按照原定计划出击,输得一点也不冤枉。
3、严格来说,此战的主要责任在于赵国的决策层,不在前线指挥官。但是相对而言,赵括的轻敌冒进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按照廉颇的战略,赵军先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坚持不下去了,也可以将主力撤回,总好过这种全军覆没的大败。这就是兵法说的:先为己之不可胜,再为彼之可胜。战争,特别是大兵团作战,胜利的人往往并不是做了对的事情的人,而是犯错更少的人。

PS:补充两点:
1、赵括根本没有约束住军纪。史料记载,被围断粮之后,赵军已经自相残杀而食了,他最多也就约束了自己亲卫军而已。
2、所谓“坑杀四十万”的说法,我认为是史家为了突出秦军的残暴而用的曲笔。秦军此战据记载是伤亡过半,也就是说伤亡在三十万上下;如果说赵军只损失了五万人就造出了秦军三十万人的伤亡那显然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后期,秦军只有三十万人,而被围的赵军还有四十万,这样的情况下赵括都突围不出去那就不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废物了。唯一的可能是,这是史家为了突出秦军的残暴,而以赵军总损失数来替代坑杀俘虏的数量的手段。赵军此战的战损数量当在二十万以上,这才比较符合双方的战力对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7
赵括不是无能,而是不可原谅。。。
这是场灭国之战,双方都是全力投入,这场战争谁都输不起,秦国把能拿武器的男人全都派出去了,双方参战人数达一百多万,所以谁都不能输,尤其是国力不如秦的赵。
可结果败了不说,赵国的40万精锐全没了,最不可原谅的是赵括死了,统帅死了不但打击了赵国人的士气,而且赵军失去了战斗力。。
如果不是秦国下令撤军,赵国必亡!
白起活而赵括死,是秦国最大的胜利,可见赵括的重要。
如果是廉颇为赵军统帅,赵国必死守,要知道两军实力相当的话,打攻城战攻方的损失
是守方的好几倍,双方军力相差不大,而且守方有城中百姓帮助。
白起对上廉颇,就算白起胜了,打下赵国,你认为白起手上还剩多少兵,秦国还有军队去守住赵国吗。。显然秦国和白起不希望赵军守城,不会让廉颇有机会上场的,只会引出赵括主动出击。
双方对战时死伤都相差不大,白起利用赵括没有多少经验将他引入埋伏圈,利用地形用相同的兵力围住了赵括,而这一战术违背了兵法中的 以十倍兵力才能围住敌人 这让相信兵书的赵括中计,最后结果白起将赵括牢牢困死,换了是谨慎的廉颇是绝对不敢追击秦军的,也不会中伏。
其实遇上白起输了也没什么,白起时代 没人能胜过他,赵国也没期望赵括能赢 ,只是赵括.输得太彻底,赵国精锐尽失 ,自己也挂了,如果他没死,起码还有些兵力可以死守赵国,可惜败得太惨,自己发傻带头冲,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军心大乱,赵国险些被灭。赵国从军事强国一下掉了下来。
不论怎么说,在灭国之战中,统帅尽失精锐,国家险些被灭,你一手犯下的过错,无论你有任何理由,都是不可原谅的。。
如果是廉颇守城,最起码能保下赵国。追问

你这纯属是主观臆断!
“如果不是秦国下令撤军,赵国必亡!”秦国没攻邯郸?结果如何?你以为秦军在长平之战没怎么损失?

秦国在长平之战时,就已经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战力,不然白起不可能愤而坑杀赵军俘虏,这也直接导致了最终秦军久攻不下邯郸,最后各路援军赶到,被迫撤退的结果。
再看历史之后的十几年,秦军国力颓废,甚至都城咸阳都险些葬送六国之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并不是秦军绝对胜出,可以说是秦国的一次惨胜。

追答

建议楼主看下孙皓辉先生写的
《大秦帝国》 里面说得够详细了,长平之战的过程,手机打很累。

第2个回答  2013-07-16
纸上谈兵不是历史给失败者的不公。而是还没打之前。赵括父亲赵奢对儿子的判断。
赵奢自己谈兵法不如儿子。但是知道儿子其实不会打仗。所以下结论说。儿子只会纸上谈兵。赵奢死后。赵王要起用赵括。赵奢老婆多次向赵王陈情。赵奢都说儿子不行。儿子纸上谈兵,误了国家。到时可别连累赵家。
长平大败后。赵王果然没有牵连赵奢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16
对这个问题,我和楼主有着相近的看法。历史上对赵括的评价主要源于《史记》对于赵括的记载。比如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比如赵括之母对赵括的评价——(赵括失败后)自己不受株连。这种评价司马迁写下来的,赵括最后的失败也验证了先前蔺相如和赵母的评价。是不是有点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感觉呢?白起是秦军的“战神”,即使廉颇也不能摆脱战争失败的命运,但输了就是输了,几十万军队没了,但从后果上说,到底让后人如何公正地评价他呢,这是个难题。
第4个回答  2019-04-30
事实上赵括这一战还是伤了秦国的根本。因为秦国也损伤了近三十万。看后面秦国国力衰弱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战,伤了赵国的根本,也伤了秦国的根本。只是秦国国力更好,恢复的更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