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我与数学 》字数2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如果数学中永远是1+1=2这样简单的问题,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种样子。经过了这么多年与数学的激烈搏斗,我终于发现自己是个“数学杀手”。这中间的故事,还得从我第一天接触数学开始说起。 我的数学启蒙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爸爸。在当时我爸可谓我家学历最高的人,我爸一直以此为荣。更重要的是我爸具有及其高的数学天分。因此,我的数学启蒙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2+2=4这样复杂的算术。 升入小学以后,事情逐渐朝着一个复杂的方向发展而去。这要从我的数学老师说起。如果撇开她老师的身份的话,她其实还是一个蛮漂亮的人,而且也还是很温柔的。可是由于她是我爸的老同学,还是我的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我便得到了特别"关照”。比方说老师总是很注意我的到课情况,我的作业情况,还有的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等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放在我上幼儿园那年,相信我一定无比自豪。可是事与愿违,到我上小学时,我的数学成绩已经不再是我的骄傲了,老师的特别关注让我觉得很讨厌。本来就是嘛,尤其是等我们学到什么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就永远停留在了七十分的状态。 好不容易熬过了小学六年,我以为至少我该缓口气了吧,其实年幼无知的我并不知道前面还有更另人头疼的。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居然是小学数学老师的老公。他和我老爸的关系啊,那真叫一个钢钢的。从此以后我这梦里啊都是一些根号、平方、等腰三角形啊这些听起来就让人窒息的东西。 索性初中三年倒是过得很快,并没留给我太多痛苦的记忆。要说最痛苦的就算是高中了。说真的,我其实已经记不起高中的时候究竟学过些什么了,可我还真切的记得那些有关分数的痛苦回忆。那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如惊弓之鸟,对分数及其的敏感,高三的时候尤是如此。我记得模拟考试的时候,一百五十分的数学卷子,我总是得二十几分。有一次我破天荒的考了三十九分,我那叫一个激动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1
上了初中以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都能同步前进,但少数同学有的很快适应了初中教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很大;也有的同学一下子不能适应初中教学,自信心下降,与其他同学拉大了差距。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这种差距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还会不断加大。我们针对同学们如何学好初二数学知识给同学们一些参考和指导性的建议。
首先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世界知名的伟大科学家、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备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
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学好数学,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学习,定理公式学习以及解题学习三个方面。学习数学概念,要善于抓住它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区别于这个概念和其他概念的属性;学习定理公式,要紧紧抓住定理方向的内在联系,抓住定理公式适用的范围及题型,做到得心应手地应用这些定理公式,数学解题实际上是在熟练掌握概念与定理公式的基础上解决矛盾,完成从“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要著重学习各种转化方式,培养转化的能力。总而言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精髓,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认识体系,以促进各种形式间的相互迁移和转化。同时,还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无处不隐含着人们在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策略,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而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时最希望要学到的东西。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桥粱,是数学结构中强有力的支柱。在中学数学课本里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的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要下大力气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原理和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在数学学习中,要特别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社会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席卷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数学准备的人才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并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想,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首先要养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其次,要掌握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方法,即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除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联系外,可适当了解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如果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既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牢固地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

一、 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 、“体验” 、“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应用题前可布置学生做一回小小调查员,完成下列表格:
品 名 黄瓜 白菜 萝卜 猪肉
单 价(元)
数量(千克)
总 价(元)

这样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减缓他们在学习上坡度,对他们深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 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1、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内容时,我用CAI课件演示李蕾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失 物 招 领
李蕾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校少先队大队部
2002.3
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我和学生通过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
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 生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
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 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3: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
师:那么A元可以是0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本题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去。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理解了新知,并对所学的知识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如图: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的面积有多大?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长度的面积?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如,学过了100以内加减法之后,创设了“买汽车”的教学情境:微型汽车大削价,小林花去100元买了几辆汽车,他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在我的鼓励指导下,同学们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为:
(1)把100元分解为两个数的和: (2)把100元分解为3个数的和:
50+50=100 40+60=100 30+70=10020+80=100 60+20+20=10050+20+30=10040+40+20=10030+30+40=100
(3)把100元分解为4个数的和 (4)把100元分解为5个数的和 40+20+20+20=100
20+20+20+20+20=100 30+30+20+20=100

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图文并茂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生活中的问题,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题的应用味:漫画的形式更贴近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学生从图中获得各种汽车价钱的信息,又从文字中获取“小林花去100元”的信息,由于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但又不能刻板地归为哪一种类型,要想解决“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整个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学习过程。不仅巩固了100以内认识和加法,而且促进数学的交流,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三、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两步应用题之后的教学,我让学生“创作”应用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份鸡翅8元,一个汉堡包比它贵4元,我吃了一份鸡翅和一个汉堡包,你们说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妈妈上午买了一斤青菜,买的萝卜是青菜的两倍,请问我的妈妈一共买了几斤菜?;《西游记》有62集,《西游记续集》比它多5集,《西游记续集》有多少集?”学生们编应用题时眉飞色舞的神态,夸张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引起哄堂大笑。由于题材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学生发言积极、语言流畅,思维呈多极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后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创造而倍感兴奋,更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再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 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水费(电费)是多少;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学习完“比例尺”一节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 “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其对图表内容的丰富和社会关注程度令人感叹!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关于数学,我觉得数学对于我来说是:数学无时无刻不伴随我的左右,并且伴随我的成长!
对于每个中国的孩子,也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孩子,自从上学的那天开始,数学便走进了他(她)的生活,并且一直陪伴他走过十几二十几年的时光。但是,那时数学仅仅是一门必须去学的课程,我们的学习可以说是自发的,而且是被动的。而对于每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了求知欲的人来说,数学不单单是一门课程了,她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乃至改造世界的一个窗口,一个工具。她的身上散发了迷人的魅力。她不再是分数的一种表达,她是有血有肉的精灵。记得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G.伽利略(Galieo Galilei)说过,“为了理解宇宙,人们先要学习描写它们所用的语言,并且解释这种语言的字母。宇宙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字母是……几何图形,如果没有这些字母,人类将对它一字不识,只能在黑暗迷宫里徘徊。”看吧,数学不光是描述地球的,她还是整个宇宙的最佳文字!法国哲学家、数学家R.卡迪儿(Rene Descartes)说,“万物对我皆为数学”。我虽然没有这样的大数学家的高度,将一切事物都归纳为数学,但是我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当我们环顾四周,偶尔可见数学风采的微妙印记,令人神往。这些印记让我感受数学对生活的巨大影响,从而可以帮助我了解我们的世界和宇宙。
我觉得,与其他知识部门相比,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者说积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对于我们在小学乃至中学大学里的数学课程也是一样,它们彼此没有矛盾,但是后者显然要比前面部分更加完善。有的数学家说过“大多数的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人所拆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数学这座大厦的积累特征。
查阅了很多资料,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困惑我许多年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数学?”。最为权威的应该是恩格斯的定义:“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后人根据他的论述,将其概括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所以,我知道了数学家们将行星的运动、机械的运动、流体运动、动植物生成这些运动与变化的数学描述为“数”与“形”。但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一批有影响的数学家试图修正前面恩格斯的定义来概括现代数学发展的特征:“现代数学是各种量之间的可能的,一般说是各种变化着的量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科学。”这个定义不再区分“数”和“形”,而是将其归为一个“量”。这个“量”好像被赋予了丰富的现代涵义,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学习数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数学是抽象而精确的科学,这应该算是她的特点了吧!
从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已经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了。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几何中的直线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全部数学的概念都具有这一特征。但是,所有这些抽象概念,都有非常现实的背景。不过,抽象不是数学所独有的特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这一特性。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且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
而数学的精确性表现在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推理的逻辑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无疑与无可争辩性。这点我从中学数学就已很好的懂得了。当然数学的严格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发展的,这正体现了人类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几千年来,数学展现了她对艺术、商贸、建筑和其他科学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是这样的微妙、普及和必需,以至于我们经常忘记了它的存在。然而,日复一日,数学不断扩张它的领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烙上她的印记。今天如果离开了数学工具,科学就无法启动,不论是银行、建筑、旅游、娱乐、电子业、发明或探索宇宙,都将一事无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