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成纪今属哪里?

如题所述

关于伏羲出生的一个美丽神话 在静宁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人类始祖伏羲降生的神话传:在静宁的南部,有一个古地方,叫“成纪”。相传在太古时候,这个古地方只生活着一个没有名字的女子。她不怕水,不怕火,不怕狼虫虎豹,常常一个人钻进大林里去游玩。大森林里有一个大得没边的池子,这个女子总要在池子里面洗身子。一次洗罢身子,看见池边上有一个几丈大的脚印,她好奇地躺在脚印里晾身子,过了一会儿,她头晕恶心,肚子里边也胀起来了。她正要挣扎着翻身,不料身底生下一个儿子来,这个儿子就是伏羲。 伏羲降生后,还没睁开眼,这个女子羞得不想活了,便跳进水池里。谁知,大水池里又出现了一只大蛙。后世叫她“女娲”。女娲有七十二变化,她看见睡在池边大脚印里的伏羲,立即变成和伏羲一模一样。因为同生在一个地方,就成了亲兄妹。 他兄妹俩不知在这里生活了多少万年,两个人都老了,很孤单,女娲就对哥哥说:“我看咱们用黄土捏些人,让他们繁衍接代。”伏羲点头同意。他俩于是挖黄土,舀池水,—个捏男,一个捏女,一边捏一边放在池边那个大脚印上。说也奇,一个个都活了,围在伏羲和女娲跟前叫“大大”、“娅娅”。 从此,成纪一带人就多起来了,一代接一代,直到今天。 在成纪水谷地,在颠簸的车上,静宁籍学者王知三向笔者不停地讲述在静宁流传的关于伏羲的诸多神话故事。 王知三:伏羲出生地在静宁县境内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史前社会既是一个很难揭晓的黑洞,又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学术领域。”由于依附了后人敬意的史前人物的事迹,多以神话形式的口传文学流传后世。因此,这些受人敬仰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真的存在过,那么他们出生在什么地方?他们生前又是怎么生活的?这些远古的秘密,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学人。笔者也是怀着这样的好奇,知遇了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著名学者王知三。 20年来,王知三先生一直致力于伏羲文化的研究,考察过全国五十多个伏羲文化遗存,出版过数本专著,计有200多万字。 王知三先生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说,伏羲真的存在过。而且《后汉书?郡国志》成纪县条注:“帝王世纪曰:伏羲氏生于成纪”。这个成纪就是已经考证清楚的现在在静宁县境内的成纪水谷地。 据王知三先生介绍,最早记载“伏羲生成纪”的古籍是汉纬书《遁甲开山图》:“伏羲生成纪,徙陈仓。”后来《黄氏逸书考》引《河图稽命微》:“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于成纪。”王知三说,现在学术界对于伏羲生于成纪已是定论。但是,成纪具体在哪儿曾经有过争议。 成纪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中国传统的地方命名方式,多取傍依的山、水之名。成纪得名,应为流经该地的水名或傍依的山名。翻阅许多古籍,但无“成纪”之山,而有“成纪”之水。最早出现“成纪水”的古籍是《水经注?渭水篇》:“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因此,可以推论,先有成纪水而后有成纪地,再后有成纪村落、成纪寨、堡、成纪城、到成纪县治。 女娲补天图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秦安县五营乡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具有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经测定,最早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800年历史,晚期的距今也有4900年,考古学者认为与伏羲文化有渊源关系,现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成纪水谷地开阔段发现的成纪古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距大地湾28公里,该地出土有与大地湾同期文物。 古籍中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娲 据冯绳武先生考证,在历史上,成纪城曾三次搬迁,秦汉时期的成纪古城,在今静宁县南之治平川,城址“在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间”,今名治平古城,也称“治平成纪”,遗址今存。城内有大量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瓦当残片和各种绳纹、篮纺陶片等遗物。清代的《秦安县志》主修者,他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大量的查阅文献资料,严肃认真地分析研究、精密地论证,总结出成纪两次南迁的史实。严长宦把成纪分为“治平成纪”、“显亲成纪”和“秦州成纪”三个历史阶段。唐开元二十二年(734),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城、秦州城都被毁,成纪与秦州都迁至成纪县所属的显亲川。宋初,秦州州治、成纪县治又一并南迁,依雄武城(今天水)建秦州,县与州倚。这就是秦州成纪。 所以,根据成纪名称最早的由来,及其成纪水谷地的人类遗迹,可以肯定伏羲出生地在今静宁县境内的成纪水谷地。 远眺成纪古城遗址 成纪水谷地及其人类生活的科学考证 成纪水发源于今通渭县义岗乡的华家岭,全长约100公里,大部在今静宁县境内,流经两县七乡,最后汇入静宁境内的葫芦河。 根据地质学家对成纪水谷地河床断层面的测算分析,它的形成至少有一万多年的时间,比伏羲生活的时代还要早三、四千年。这就是说,成纪水形成时,还很少有人类在成纪水谷地生活,而是后来,人类发现了这一块“山清水秀”的宝地,才逐渐迁徙到成纪水谷地定居下来的。这个时期,社会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成为中国原始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湖。距离成纪水谷地仅五六十里路的大地湾文化遗址的发现,以及其丰富的遗迹、遗物等文化内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繁荣”史实。 稳定的村落的确立,促进了原始人口的繁衍。人口的繁衍增加,使成纪水谷地的土地负担加重,生活所需资料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人的生活水平,于是原始人群开始向其他地方迁徙、移居。原以成纪水谷地为生活中心的氏族部落,向新的河、水谷地开辟生活地。以清水河谷地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原始部落——大地湾遗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由此,肯定地说,成纪水谷地,是产生成纪地名的最早古地。由于成纪水谷地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繁荣、发展起来,这一地域的原始部落、原始人群,不论是生产水平、劳动方式,还是生活环境、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思维、语言、行为,都是最先“文明”起来的。 伏羲生地说的源流 据王知三介绍,黄河流域大凡伏羲、女娲生活过的地方,有好多与这两位圣人相关的山川河流,城堡村落及文物古迹的名字,如卦台山、龙马洞、龙城、龙山、龙泉、龙池、女娲祠、风沟、风谷、风台、风莹、伏羲等等,这些扑朔迷离的神奇地方,都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兴趣。 静宁有许多关于龙和凤的地名,古成纪城就建在凤龙川里。 后来仓颉创造了文字,把盘古、伏羲、女娲等人类始祖开天辟地、创造人类,建构华夏文明的远古传说记载下来,成为今人最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王知三说,据史载:七八千年前;西部文化就已进入农业定居时代,成纪作为西部文化的核心,成纪水作为伏羲部落的发源地,是有历史根据的。县境内现存的144处古村落遗址,相当一部分是分布在葫芦河沿岸的。称成纪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 伏羲的生地,到了晋代,说法基本统一。都认为成纪是古帝庖牺氏所生之地。 成纪文化城 王知三先生还就静宁地区的风俗习惯,向笔者说明伏羲女娲至今在静宁的“人文存在”。他说,在静宁的农村,青年男女结婚,新娘必须要乘天黑进门,这种忌俗也就是女娲氏传下来的。因为她给人皇氏许下“穿针引钱”为证的愿,想在天黑时丢针穿线一了心愿,不料,龙凤作合促成婚姻,后来,人皇的子孙们成婚,认为这个时辰是新娘进门的最好时辰,故有意让新娘在太阳搭山畔时进门。太阳搭山引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人皇地皇成婚后,人类一代一代繁衍发达,太阳为天,高山为地,“搭”即紧密结合之意,太阳从早晨运行到晚上,象征“天长地久”。 相关链接:伏羲的个人档案 姓名:风姓,名伏羲,别名包羲、庖羲、怉羲、炮羲、宓羲、包牺、庖牺、宓牺、伏戏、虑戏;号曰雄皇、牺皇、羲皇、皇羲、戏皇、大昊、泰昊、大皞等。 出生年月:7000年一8000年。 生 时:人定时。 生 地:成纪雷泽。 籍 贯:华胥氏之国,成纪。 族 别:华族(羌族)。 配 偶:女娲。 职 务:部落酋长、伏羲氏帝皇。 家庭主要成员:父:雷神;母:九河神女华胥;妹:女娲;女儿∶宓妃;孙:鼓延。 主要政绩:始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造六法,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作甲历;始创网罟以佃以渔,教民渔猎,开始畜牧;始制陶器,灼土为埙,作瓮;始创音乐,作琴,作瑟,造驾辩之曲;始名事物,以定民志,以一民称;嘶木为耜,揉术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豢育牺牲;制俪皮嫁娶之礼,以礼迎聘,男女册而夫妇定。 建都地:成纪,仇夷,陈仓,陈州(今河南淮阳县,遗址在今淮阳县宛丘,县城东南) 。 葬 地:宛丘(南郡),冢在山阳高平之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9
说起秦安,人们就联想到了人类始祖“两皇”即伏羲 和妇娲,因为秦安是“两皇”的出生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古成纪。

有关伏羲 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历代史学家把他一直列为“三皇”之首。相传伏羲是孕十二载而生,古人把十二年作为一纪。因此,先民们为了纪念伏羲,就把伏羲的出生地命名为“成纪”明《律学新说》日:“天之大数,莫过于十二”。古人用一纪之十二数相传伏羲之育了十二年。《三皇本纪》记载:伏羲生时,“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日龙师,”伏羲人类始祖(孝经纬)、《春秋纬》等诸纬书都说伏羲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实是中华始祖以龙为图腾,故今中华民族乃龙的传人,秦安是“两皇故里”秦安的陇城古名就叫龙城,形似八卦城。这与伏羲的降生地和伏羲始画八卦密切相关。?《甘肃新通志》中也有“开天明道帝庖羲实作之首帝,诞于成纪。成纪今秦安也”的记述。成纪是甘肃见于史籍的一最早地名,它远远早于成纪县,志纪郡县名。它最早以一个与伏羲出生地紧密相关的古地名出现的。因此,一般文献通称秦安县为古成纪或“羲皇故里”。在伏羲故里的大地弯发掘出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大量史前的出土文物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遁甲开山图》以“大庭氏”为伏羲名号的开始。这个称谓说明伏羲氏以建筑大房子为特征。大地弯遗址中的F901房址面积高达420平方米,这种超大房子日前在全国古遗址中则是绝无仅有,因此传说中的大庭氏无疑就是伏羲氏。从大地弯一期陶器上的许多彩图案与记事符号来看,这些界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记事符号,早于大汶口陶器象形文字1000多年,很可能是古帝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文字)以代结绳之政”的一部分。从大地弯出土的糜子,油菜子的碳测年代和出土的猪、狗、羊、等兽及蚌壳、蚌珠等装饰品来看说明早在7800年前,大地弯氏族就已在清水洒流域(古名略阳川)定居下来。除从事很原始的农耕生活外,还从事渔猎和饲养业。这与伏羲才华人们“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牲以充庖厨”相一致。大地弯晚期第九区地层中出土的残陶祖,这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物证,说明了人尖最早的性文化崇拜,反映了先民对人祖的纪念和崇敬。这与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婚诞生了人类密切相关,除了大地弯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物证外,在秦安县境内有关纪念伏羲、女娲的祠庙、姓氏和传说的确不少,秦安城东侧的凤山上。很早就塑有三皇的尊像(今已无存)。在距县城南20公里的葫芦河下游,有伏羲演绎八卦的卦台山(今属北道区)。再说县境内的安伏乡,距离大地弯较近。这是一个用“伏”字作姓、作地名非常多,但也十分集中的乡镇。据古籍记载,伏、风、宓本是一姓。风姓于今渺然无闻,宓姓也寥寥无几,唯有伏姓尚散居全国各地,而主要居隹地仍在今秦安县北,安伏乡为最多。陇水河流经安伏乡、、阳兀川,穿秦安县城南流入渭河,这条河为什么今名葫芦河呢?这与伏羲的生地有关,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在远古有一对兄妹把雷公公给他们的牙齿种在地里,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在一次大洪水中。因为兄妹俩钻进这个大葫芦而幸存下来,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闻一多《伏羲考》认为,“伏羲”本是“瓠 ”即今天人们常说的葫芦。因此,就有葫芦能避洪救人而演化出葫芦多子再生人类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伏羲,便将陇水河改名为葫芦河。从大地弯出土的许多文物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葫芦对当时文化的影响。有很多球腹壶、深腹罐,其外形很象葫芦瓶更成为最常见最典型的器物。这些器物的形状必然同当时当地的葫芦观念有关,反映了大地弯先民对葫芦的特殊感情与心理状态。
妇娲是上古女帝,是母系族社会的首领,在关女娲的传说在秦安县境内更多更具体。据《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山,山上有的出生地,陇城镇位于大地弯遗址东5公里的陇城镇,此地有用“风”姓命名的风沟,风台,风茔等地名,有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风沟至今在一深风底的洞穴,人称“女娲洞”。据明《秦安志》记载:“陇城镇之北山。有建于汉代以前的女娲祠,”镇之北街有一座构造精美的“娲皇故里”牌坊(已毁)。镇城之北门外,有一口水势旺盛的大泉,世称龙泉,传说是女娲捏土造人,讨伐共工时的用水之泉。女娲祠在陇城镇至今已搬迁重建了5次,1988年陇城镇的群众自愿捐资7万余元,在城南门被毁的原女娲庙址处,又重建起了一座气势雄伟的仿古式女娲大殿。
古往今来。秦安人民不断地为伏羲,女娲建祠修庙,把两皇一直当作自己的始祖神祭祀,说明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秦安这块土地上,大地弯遗址在发掘,更证实了伏羲,女娲的传说和秦安是“两皇故里”的真实性。
第2个回答  2015-06-08
你好,你可以查查甘肃,静宁的县志,里面有介绍成纪城多次搬迁的来由,收于在政区上,静宁与天水争的不可休语。
这就好比有人争,成纪是在中国还是在地球一样。
那这争地球的就是天水,而争中国的就是静宁。
无非就是,利益原因。
而我们国家为了利益,什么做不出,烟可以不禁,环境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历史是权力书写的,当有人为了利益,而丢下大局真实的本质去做事时,无非就是一种悲哀。
作为中国人,你是不是正直,无非就是先要求真。
至于纪念伏羲所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的这种仪式,在哪里就无所谓。
但是,如果说,因此在利益上面,歪曲真实与本质,那不如请追本求源,当归故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