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名的由来?

如题所述

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命名为兰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在皋兰山脚下将金城郡改命为兰州,置总管府,历史上从此有了兰州这个名称。后来虽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兰州的皋兰山,名称则是来源于2000多年前游牧在黄河岸边的匈奴人。皋兰山匈奴语译为河边的大山。大山西起龙尾山,东至老狼沟,形若蟠龙,高厚蜿蜒,如张两翼,东西环拱州城(兰州城),延袤二十余里。兰州因这座高大的皋兰山而得名,皋兰山也成了兰州沧桑岁月的见证。

扩展资料:

兰州的曾用地名及其由来

1、最早的地名是榆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榆中,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沿黄河筑城所建之县四十四县之一,属陇西郡。这是兰州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地名。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上,居黄河上游,山大沟深,地形结构复杂多样,历史上是一座边关城市。早在二、三十万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从秦朝到明清,一直处于民族大融合的漫长过程,特别是汉朝、明朝的军屯耕和元朝。

2、金城

关于金城的来历大概有三种:其一,掘地得金之说,传说当初人们筑城时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说;其二,地势险要之说,金城自古为战略要地,是通河西走廊和青海的咽喉,人们由地势险要固若金汤之意取名“金城”;其三,兰州在长安西面,从五行方位来说,西方属金,所以命名金城。

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兰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皋兰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

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

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

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

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兰州市人政府-历史沿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兰州地名的由来: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

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扩展资料:

兰州最早的地名是“榆中”。兰州的地名的起源于《史记》、《汉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西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城,城河上塞。”这个榆中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沿黄河筑城所建之县四十四县之一,属陇西郡。

这是兰州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地名。兰州地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上,居黄河上游,山大沟深,地形结构复杂多样,历史上是一座边关城市。早在二、三十万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从秦朝到明清,一直处于民族大融合的漫长过程,特别是汉朝、明朝的军屯耕和元朝。

明朝的大移民,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使兰州的地名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加之地域辽阔,气候多变,有半荒漠气候、高山气候、二阴气候、半干旱半荒漠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等,其中以半干旱半荒漠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高山大河、荒滩荒漠、草地森林。

黄土高原的荒山沟壑等多种地形并存,植被种类繁多,动物较丰富,使兰州的地名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城南有皋兰山,所以命名兰州。

兰州,由于皋兰山得名,取兰,由于黄河流经,沙州富饶,得名兰州,另蒙古语中皋兰也有河边的意思。

吐谷浑时置兰州都督府,隋唐时改金城为兰州。公元前86年因挖出金子得名金城,也取金城汤池之意。“古戌依重险,楼房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昨捕鱼郎。”岑参诗中的重险指的即是金城关。

扩展资料

兰州最早的地名是“榆中”。兰州的地名的起源于《史记》、《汉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西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城,城河上塞。”这个榆中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沿黄河筑城所建之县四十四县之一,属陇西郡。

这是兰州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地名。兰州地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上,居黄河上游,山大沟深,地形结构复杂多样,历史上是一座边关城市。早在二、三十万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从秦朝到明清,一直处于民族大融合的漫长过程,特别是汉朝、明朝的军屯耕和元朝。

明朝的大移民,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使兰州的地名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加之地域辽阔,气候多变,有半荒漠气候、高山气候、二阴气候、半干旱半荒漠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等,其中以半干旱半荒漠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高山大河、荒滩荒漠、草地森林。

黄土高原的荒山沟壑等多种地形并存,植被种类繁多,动物较丰富,使兰州的地名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2

兰州地名来历是因为兰州城一带的南面有皋兰山,故取名兰州。

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今兰州一带南面有皋兰山,取中间一字“兰”,置总管府,故改金城郡为兰州。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08月,兰州解放。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1985年又将白银区及皋兰县之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