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粽子的所有种类.以及做法!!详细的哦

如题所述

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具体做法,详细介绍以下:

1、肉棕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2、红枣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枣粽子并不是很难啦。最大差别:枣子温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颗粒,然后与滤干的糯米混匀,至于调料方面,喜欢甜的可放些糖

3、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4、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5、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6、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7、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
(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4
一般市面上粽子大致可以分为广东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台湾口味的肉粽、粿粽及碱粽,其中裹蒸粽的热量可以高达1000大卡,因此,她提出三多一少的建议,也就是少油、少咸、少糖、多纤维,才能在端午佳节过得快乐又健康。

广东口味的裹蒸粽体积庞大,内容丰富,每个约有3斤重,材料包括有糯米、金华火腿、叉烧、五花肉、碱蛋黄、栗子、香菇、虾米、绿豆仁等,所以一个裹蒸粽约有1000大卡以上的热量,所以一定要数人分食才不会过量。

浙江口味的湖州粽,多半成长条型,有甜咸两种口味,咸的是鲜肉粽,以糯米与五花肉所制成,一个约有400大卡热量,但是由於肥肉比例比较高,对於应忌食肥肉、高油脂的慢性病患都比较不适合;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枣泥甜粽,一个大约有600~800大卡热量,由於甜馅内含糖与油脂比例偏高,对於糖尿病人较不适合。

1. 粿粽 (二十个)
材料: 糯米粉一斤、细白砂糖半杯、沙拉油四大匙、温水一杯半、粽叶四十片、棉绳一束。
馅料: 萝卜乾半斤、素碎肉二两、香菇六朵。
调味料: 酱油一大匙、盐半匙、胡椒粉 1/4小匙。
作法: 1. 取四大匙糯米粉、加四大匙清水拌揉成团,放入沸水中,煮至浮出水面,捞起即为粉团。
2. 将其馀糯米粉放入容器中,加砂糖、沙拉油,温水,粉团,揉成团状,再分成二十小块。
3. 萝卜乾洗净、沥乾、切碎。素碎肉泡胀、挤乾水份。香菇泡软、切丁。
4. 起油锅,烧热六大匙油,放入香菇炒香,续入素碎肉拌炒,加酱油调味再入萝卜乾炒透,盐、胡椒粉拌匀,即为馅料。
5. 将糯米粉团揉圆再压扁,包入适量馅料,揉成圆球,表面沾少许沙拉油,再以两张粽叶包裹成小三角形,并以棉绳系绑固定。
6. 将粿粽移入蒸笼内,以中火蒸二十分钟即可。

2. 素粽 (二十个)
材料: 圆糯米二斤、花生半斤、粽叶四十片、棉绳一束。
沾料: 酱油膏 1/2杯、细白砂糖 1.5大匙、番茄酱二大匙、胡椒粉 1/2小匙、在来米粉二大匙、水一杯。
调味料: 盐一大匙、胡椒粉一大匙、花生粉适量。
作法: 1. 花生洗净,放入加盐清水中浸泡一夜,沥乾。
2. 圆糯米洗净,泡水四小时,沥乾。将花生、圆糯米、盐、胡椒粉充分拌匀,即为馅料。
3. 取两张粽叶相对叠合,从三分之一处摺成斗状,填入适当馅料,包成三角形粽,用棉绳系绑固定,放入沸水中煮二小时。
4. 将沾料中的水煮沸,缓缓放入在来米并搅拌,再加酱油膏、糖、番茄酱、胡椒粉调匀,即成沾酱。
5. 食用时淋撒些花生粉、沾酱即可。
3. 豆沙粽 (二十个)
材料: 圆糯米二斤、炒油乌豆沙十两、粽叶四十片、棉绳一束。
作法: 1. 圆糯米洗净,泡水四小时,沥乾。
2. 乌豆沙分为二十等份,分别搓成粗长条。
3. 取两张粽叶相对叠合,从三分之一处摺成长方形状,依序放入一大匙圆糯米、一份乌豆沙,再覆盖一大匙圆糯米,包成长方形粽,以棉绳困绕固定,入沸水中煮三小时即可。

4. 碱粽 (二十个)
材料: 圆糯米一斤、碱油二大匙、粽叶四十片、棉绳一束、沙拉油二大匙。
作法: 1. 圆糯米洗净,泡水四小时,沥乾加碱油沙拉油拌匀。
2. 粽叶洗净,入沸水烫软,拭乾。
3. 取两张粽叶相对叠合,从三分之一处摺成斗状,填入一大匙圆糯米,包成三角形粽,用棉绳系绑固定。
4. 煮沸一大锅水,滴入少许沙拉油,放入碱粽,以小火煮三至四小时,捞起放凉,再放入冰箱冷藏至冰凉即可。
吃法: 1. 食用时可沾些蜂蜜、果糖、枫糖、或细白糖。
2. 包碱粽时,不可放入太多糯米,棉绳不可绑得太紧,否则煮时易胀破。而在糯米中及沸水中加点沙拉油,可避免粽叶沾黏。
3. 添加碱油的目的在於糊化糯米,并增添独特之碱味,请勿添加有害的硼砂。
第2个回答  2013-07-24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由于月、日都逢“五”,而“五”与中午的“午”相通,午时为阳,故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五月节、午日节、女儿节、天中节、浴兰节、诗人节、地腊、龙日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说法甚多。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伍子胥说,有纪念曹娥说,有起源于三代夏至节说,有恶月恶日避邪说,还有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再加上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经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主流地位。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如:挂钟馗像、写符念咒、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躲午、佩戴香囊、悬挂陈艾、菖蒲、游百病、女儿回娘家、赛龙舟、击球、比武、荡秋千、给小孩子涂雄黄酒、饮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等。

据《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外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在过去也只是人们祭祖时的祭祀品,后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给端午节的粽子赋予了新的含义。粽子在晋朝成为正式的端午节食,并且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人们最受欢迎的端午节食。
按照民间习俗,每年端午节这天,许多人家都会包粽子,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粽子,使这个节日也弥漫着粽香。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做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外,基本不添加其它馅料。在晋朝,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为“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品种增多,米中常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在当时,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物。到了唐朝,做粽子的米已经“白莹如玉”,其形状也出现锥形、菱形等。日本文献中就有记载“大唐粽子”的章节。宋朝时,已经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东坡作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当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等用来做广告。说明,在宋朝吃粽子已经相当时尚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经用箬叶替代了菰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已经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我们所能看到的粽子,无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形、锥形、小宝塔形、枕头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得天独厚,就地取材,以新鲜竹叶缚粽,熟了以后还留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用苇叶来包粽子。由于苇叶窄而细长,故需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的馅料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北方的粽子则以甜味为主。而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出各地方特色的部分。

四川的椒盐豆粽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沥去水分,加入花椒面、川盐以及少许的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用大火煮约两个小时,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考黄,吃
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是圆棒形的,粗如手臂,分咸、甜两种。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冬菇、烧叉等,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咸、甜两种。咸的是将新鲜猪肉用上等酱油浸泡后,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为馅心。甜粽以枣泥或者豆沙为馅,上面附加一块猪板油,煮熟以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北京的粽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纯糯米制成的白粽子,煮熟以后蘸白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糕,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已经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今天,端午节以经演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的美食节。端午节食除了粽子以外,还有盐蛋、皮蛋、汉菜、卤鸭等。每到端午节,粽子、陈艾、菖蒲和面带微笑的人们,就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