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 急问

简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发展模式的关系
简述传统哲学中“人性论”、“原精神”和“元观点”的含义及其意义
简述中国哲学中“阴阳”、“和同”、“天人”、“知行”、“情景”的含义及其意义
简述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演变历史
简述宗教和艺术的本质及其与哲学的相通性
简答,考试题,请速度
不要复杂的答案,就同说的精髓即可
一两百字就差不多了
谢谢

1.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判断新旧事物应以此为依据,而不能以时间前后为依据。新出现的事物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新事物,一种是旧事物的再现或“复辟”。
区分两者的根本出路在于标志是看其是否符合发展的必然性,是否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不能把一切新出现的事物统称为新事物。

2.真理的价值性与真理的客观性的关系
①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②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
③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④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人掌握得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3.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4.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7.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它们的区别是:
哲学以世界的整体及其与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个领域为研究对象,揭示该领域的特殊规律。
它们的联系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8.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
9.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感性认识,指的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对象的接触获得的对象的外部现象关系的认识。所谓理性认识,指的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把握关于对象的内部本质关系的认识。
1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简析: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从哲学角度分析: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是对我国面临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国企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我国“三农”的实际问题作出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必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正确意识的推动作用原理。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体现了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作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因此我们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社会乃至联系全球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国企改革,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孤立地进行都是难以成功的。

同时改革更是荡涤社会及人们思想深处的革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立足于制度、体制、管理、技术的全方位创新,也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辨证统一的原理以及发展的观点。

主、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的确立说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体制的创新、形成有效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也要恰当地处理好。

体现了内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外因,我们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4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身心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第一性问题;首先,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哲学的起源,心身冲突推动着人类不停的向自己发问。其次,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思考者的基本倾向,是唯心还是唯物。再次,唯心唯物的不断对峙冲突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也决定了哲学的发展模式。
2、“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中外哲学中都有这样的讨论,是脱离人类的社会性、阶级性等性质来谈论人的本质的观点。“元”有“第一”、“最初”、“本质”等意思,在逻辑、语言哲学中指无法(也无需)在解释的基本东西,如元命题(元观点)、元语言等等;人类关于意识的探索中,对第一直观的东西可称为“原精神”,指未经反思的“我思”,对其的考察有时决定了哲学的悲观或者乐观气质。
3、“阴阳”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且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下发展变化;对中国文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产生了古代医学、天文及阴阳五行学说等。
“和同”是中国儒家思想,《礼记?月令》:“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从这天地的和同统一和谐发展的景象推导出天人、人人之间关系学说,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之说;是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精华。
“天人”是中国哲学最根本范畴,“天人合一”也是中国哲学最精华的部分,“天”指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主张天人一致、天人相通;天人关系决定了中国文人(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知行”:人的思想追求及其生活方式,知行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身心关系的反映,由知行哪个第一性的讨论得出不同的哲学主张,但知行必须统一来形成统一的人格;这一关系范畴指导着中国人的知行实践。“情景”是禅对中国哲学重大影响的体现,是物质对意识设定影响在中国哲学中的体现。
4、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是纠缠推动人类思考的又一动因,因为其表达了人类意识对自然限制的不懈挑战,也就是说人类不满足于自己的“有限性”,需要凭借“某一”信仰完成超越走向无限;在古希腊是理性至上的,中世纪哲学从属于神学实际上埋没了理性趋同于统一的基督教信仰,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将人给予放大理性和信仰同样旺盛,科学的复兴是人类一度坚持理性至上理性万能,当代人类注意到科学的局限性在坚持科学工具理性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人类诉求;我自己的观点是:在信仰的指导下以理性来统筹生活!
5、宗教、艺术本质:是人类面对无法调和的身心冲突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所发展出的对世界的超验的、直观的体验等等,强调人类个体的体验性,本质上是每个个体面对世界的单独体验;宗教与艺术同哲学一样都是人类苦苦思索、探求为达“平和”而产生的文化,是相通的,哲学主张对宗教和艺术体验具有指导意义。

好累啊,敲这么多;楼上的回答那么多抱怨,只能说明某种程度的浅薄,哲学是思考的问题,当然,对信仰理性的关系我们都是有正确态度的;考试必须做答,如果你真的想透了这些东西还是不错的;楼主要真的忍心再将分数给予别人,那我真的要“身心冲突”、“吐血而亡”了,呵呵,慈悲啊……
第2个回答  2008-07-06
先从最后一个开始。。。
宗教和艺术的本质及其与哲学的相通性:宗教的本质是人对一种内在的超验的思索和一种超越理性的信任作用之后的产物;艺术的本质则是人类对于世界的一种原初性的热爱在外物上的表达,但是前者由于难以产生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移情作用,因此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相同的问题,引用尼采在查拉斯图拉特中的一句话,你如同生活在海中一样生活在寂寞中。

简述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演变历史:从西哲发展史来看最初似乎不存在矛盾关系,在一开始人类对世界的探求还未与那方面发生冲突,但是到了经院时期人的理性却被极大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对无条件的信仰,之后文艺复兴时期主体性意识的复苏,又将人的理性提升到极高的程度回到人本去,这时人们才又开始从人自己出发来思考。总的来说 因为荒谬,我才相信。可以说是对这一问题最完美的总结了。

至于前面两个问题是在没有什么意义,忽略了
第3个回答  2008-06-18
“兵卒”发了一堆答非所问的垃圾,楼主要是闭着眼睛把它们贴上去,考试也就结束了。
不过你们的考试题也太偏了,暴露了哲学界的形而上学问题,中国哲学总是在让学生们记住那些毫无意义的经典思想,而不是培养学生自己的思想。我想这就是第一题:即所谓“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发展模式的关系”问题,你不妨把我的话炒上去,看老师们怎么说。
有了对第一题的解答,你就不必去解释“传统哲学中“人性论”、“原精神”和“元观点”的含义及其意义”和中国哲学中“阴阳”、“和同”、“天人”、“知行”、“情景”的含义及其意义了。
至于“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演变历史”你可以告诉老师们:信仰本应当是理性的归宿,但如果信仰经不起理性的推敲,那么信仰的大厦就会倒塌,然后重新构建新的信仰。讲述这种演变历史是太长的故事了,还是看看现在吧!你能告诉我在当前我应当坚持的信仰是什么呢?
再说说“简述宗教和艺术的本质及其与哲学的相通性”:宗教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经验的升华,因此都是对人所感知的物质或人类社会的深度思考,在这一点上与哲学是相通的。
第4个回答  2008-06-18
哲学基本问题 探索宇宙的真实来创造价值体系或人性和物质的本质根源追溯
哲学发展模式 用更多的客观事实来辨证证明真理 建立更完美的价值体系

“人性论”、“原精神”是一样的 都是人对自我的考问
“元观点”等于错误观点

第3点来自 易经 看不懂 江郎才尽请其他高人告诉你

信仰是一种执著的心灵追求 他不可以用理性来分析对与错

宗教带有艺术的气质和哲思的寓意 艺术必需在哲思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很多古典艺术都渲染了宗教色彩

补充:

刚才没注意看其他人回答 楼上说的很对“哲学学”
但我喜欢把它称为 打造出又一个哲学家学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