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水处理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百度搜索这方面是个空白,请问那位仁兄可以指教一下.

吸池:通过专用的游泳池吸污机,将沉在游泳池池底的沉淀物除去。

消毒:加入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

循环过滤:将处理过的水,通过泵流经装有石英沙、活性碳或其他特殊过滤材料的装置,截留水中残留杂物,使水质进一步净化。

一般对泳池的水处理及施药方法为:

1) 制止与防止青苔生长

投放硫酸铜,用量每1000m3水2~3Kg,每月投放1~2次(或发现小虫或青苔时使用)。

硫酸铜也称明矾,属杀藻药,为蓝色不对称三斜晶系结晶或粉末、易融与水,可杀、抗微生物生长,可使池水调节为海水样蓝色。

投放硫酸铜2小时以后,进行以下操作:

2) 调节PH值(酸碱度),PH值调节药有两种:

碳酸钠(苏打),白色粉末或细粒,易溶于水,呈碱性,PH值偏低时使用此药,PH值约升高1度,1m3水15g。

盐酸,强酸性,在PH值达到8.2以上时,可按每1000m3投放5~10Kg。

当池水的PH值在7.5.~8.0时即为合适.

3)杀菌、消毒(见详细介绍)。

4)沉淀

使用聚合氯化铝(PAC)按1000m35~10Kg的剂量投放。投放后开放循环系统半小时,使水中出现雪花状后,,静止6~8小时,在进行吸尘。

5)吸尘

以上程序完成后,进行吸尘。

注意:在进行1~3步骤时,应打开循环系统,使药剂均匀地分散于水中,若没有循环系统,应想方设法使其均匀。

3、什么是混凝、混凝过程和混凝处理?

水中的微粒大多都带有负电荷,由于同性相斥,它们很难粘合起来成为较大的颗粒,只有向水中投入大量带有正电荷的混凝剂使得胶体之间相互聚结,这个过程叫凝聚。

向水中投入具有线性结构的混凝物(如聚合氯化铝),线的一段拉着一个胶体颗粒,另一个胶体颗粒在相距较远的两个微粒之间起着粘结架桥的作用,使得颗粒逐步变大,变成大颗粒的絮凝体(俗称矾花)这一过程称之为絮凝。

凝聚与絮凝合称为混凝。

所谓混凝过程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向水中投放药剂,进行水与药剂的混合,从而使水中其它胶体物质产生凝聚与絮凝的这一综合过程。

混凝处理是指在水中加入药剂后,产生电离子和水解作用,形成了胶体并与水中其它胶体颗粒进行吸附作用,使其絮凝成大的颗粒,最后产生沉降等的水处理过程。

4、什么是混凝剂?常用的有哪些混凝剂?

在水处理中,能够使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合聚结的物质称为混凝剂。

1)、明矾:呈白色固体状,又称钾、铝矾,实际是硫酸铝、硫酸钾的复盐,主要成分AL2O3含量10%,呈块状,溶于水起水解作用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其用量20~25Kg/1000m3水,适应于PH值6~8,因效果差又有酸涩味,已很少用于水处理。

2)、聚合氯化铝(PAC):是无机高分子物。主要成分AL2O3含量30%+1为无色或黄色树脂颗粒状固体,其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有时因含杂质而呈黑色。固体产品中氯化铝含量为20%~40%,碱式氯化铝含量为20%左右,黄色聚合氯化铝含量>30%。液体产品含氯化铝

8%左右。

聚合氯化铝适应PH值7~8。聚合氯化铝在水解过程中拌有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可以除去水中悬浮物、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除漂浮物等。其效果是明矾的5倍以上。目前使用此药最为普遍,一般用量为每m3水5~10克。

3)硫酸铝:主要成分AL2O3含量15%,呈块状、粒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3
根据规定,泳池水应当24h 连续循环,成人泳池循环周期为6h。
1、正规的泳池水净化通常会上专用的设备,处理工艺为:泳池回水--毛发聚集器--絮凝剂投加--多介质过滤器(深度除杂质)--杀菌系统--加热系统(调节水温)--泳池进水。
也有小的泳池,直接在池中倒入消毒水处理的。
2、3 泳池水的杀菌一般涉及三种:次氯酸钠(药剂);二氧化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
前两种都是靠有效氯灭菌,水中的有效氯含量达到2~5ppm即可,灭菌效果持续时间长,但是会产生异味(想象一下消毒水的味道)。
臭氧设备较前两种昂贵,强氧化性使得对细菌杀灭速度快。同时分解也快,大约15min后即会变为氧气,对水体有好处,对人体无影响,但也无持续的灭菌效果。
目前国内较高档的泳池水处理都是用臭氧杀菌,国际比赛的泳池也都是采用臭氧杀菌。
4、水处理药剂毕竟是药剂,对人体没什么好处。如果投加后经过设备处理尚好一些,如果直接投加在泳池里那就更要掌握好用量。
第2个回答  2013-07-23
不好意思,不是我的答案,是我帮你找的,字数太多,不能一次复制完,分开复制。
10、什么叫余氯,为什么泳池要控制余氯?

所谓余氯指游泳池施放含氯消毒剂后,剩余在水中的游离氯,它代表施药量足以杀死细菌及病毒且尚有剩余,这就可以保证水体的消毒效果,国家规定泳池水要达0.4~0.6mg/L,

余氯指标就是要求水体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且又不致于有臭味.

11、哪些因素会影响泳池的消毒效果?

影响泳池消毒效果的因素有:消毒剂的选用、用量、使用方法、消毒剂与水的接触时间等。

12、为什么有时泳池投入消毒剂后水会变颜色?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初次处理或下雨以后,主要原因是水源水存在的有机物太多,因为这些有机物遇消毒剂后被氧化变性而产生颜色,这些颜色通过混凝便可除去。
第3个回答  2013-07-23
9、目前应用于游泳池的消毒剂有哪几种?

目前应用于游泳池的消毒剂有漂白粉、漂水(次氯酸纳)、液氯、三氯异氰尿酸(TCCA)。

1)漂白粉:它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性质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水分、光热的作用而分解,亦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释放出有效氯成分,有氧化、杀菌、漂白作用,但有沉渣,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对胃肠粘膜、呼吸道、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用量:每1000m3约20~30Kg。

2)漂水(次氯酸纳):为烧碱溶液通过氯气而制得。其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10%(国家标准),其余90%为盐水,。是无色或淡绿黄色液体。它可与水无限比例混溶,一般来说,商品漂水有效氯含量参差不等都低于国家标准。

漂水呈碱性,当遇热、遇光、遇还原性物质、遇有机物易爆炸分解,属于强氧化剂类危险品,在光合作用下迅速分解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气,次氯酸钠在水中PH值大于6.5时就开始电离分解成大量Na+(钠离子)和CIO_(次氯酸根),在碱性环境下,次氯酸根杀生效果很差,只有次氯酸的1%,显然如果能稳定次氯酸,使其不能离解为次氯酸根,则杀菌效果可以增加99倍。

因此,近年来,开发出的三氯异氰尿酸(TCCA)逐步取代了漂水。

3)三氯异氰尿酸(TCCA)

三氯异氰尿酸(TCCA),别名强氯酸,白色结晶粉末,亦有加工成粒状、片状,是有机氯类消毒剂,不易分解,在干燥环境里保存1年,其有效氯含量仅降低1%,三氯异氰尿酸(TCCA)水解过程中几乎全部以次氯酸形式存在,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病源菌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致死,因次氯酸分子小,穿透能力强,因此,其杀菌效果就高,据测定,在同样浓度下,

杀菌力比漂水强80~100倍。

另外,TCCA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氧气的消毒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水后沉淀速溶等优点。

加药量每m32~3克。

4)液氯

液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巨毒气体,储存、运输、使用均需要专用设备和专业人员,使用该药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且氯气易泻出液面、有臭味、污染环境,游泳池已很少使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