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方言?

如题所述

方言不应该被废除,每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都不一样,而且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魅力、特色。

为了避免有些人偷换概念,所以强调一下:普通话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母语是方言。官方说法,全国还有很多人不会普通话。如果普通话是“方言区”人的母语,不会母语的人难道都是哑巴不成。

承认加泰罗尼亚语是门独立的语言,并非否认加泰罗尼亚语是法国奥克语的分支,也不是否认拉丁语族的内部关系。承认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是独立的两门语言,并非否认两者可以互同,也不是否认突厥语族的内部关系。

承认南非语是门独立的语言,并非是否认南非语源自荷兰语,也不是否认日尔曼语族内部关系。等等。认为吴语、粤语、北方话是汉语族内独立语言,也扯不上否认汉语族内部关系。

承认藏语、维吾尔语不是汉语,并不是拿那些语言当作外国话。所以吴语、粤语是独立语言并非出卖主权。

至于方言和语言的区别,我最近也做了阐述。语言就是有政治地位的方言。'方言'就其自然属性当然是门语言。之所以有些语言被歧视为低一等的“方言”,正是因为这些语言没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方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人们的方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汉语各方言还可以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小片和方言点。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教育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 [2]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个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4

不应该。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还是一种文化载体,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密码”,不少方言更承载着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例如地方戏、地方曲艺文化,多为方言演唱表达。

这是方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文化、历史的保护传承。留住方言,也就是留住文化和历史。



发展历史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教育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个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8
保留方言只能在学术范围内
1. 与推行普通话,推广全民族共同语的大趋势相悖,近些年来,不时听到一些方言爱好者,包括语言学家,在那里呼吁“保护方言”了。其理由也很堂皇。譬如,方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物,方言本身就是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该尊重文化的多元并存格局。但是同样,文物能研究,观赏,而使用价值极低。古代的服饰,是一种文化,一种文物。你现在愿意天天穿吗?甲骨文是文化遗产,研究价值不是方言可比的,但是使用甲骨文方便吗?所以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只有留给出历史学家、语言专家去研究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只能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言只是其中一个鸡肋,弃之可惜,用之则弊端丛生。对于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是发展,不能背着旧文化的沉重包袱。对待方言,放进博物馆保存(用录像带保存)就是文物,运用发展就是包袱。背着旧文化的沉重包袱只让我们活得真累。语言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用于人际交流的工具价值,而不在文化价值。人们创造和使用语言,原本只是为了交流思想情感,传递信息经验。其文化意义则是衍生的,附属的。无视方言作为现代交际工具之所短,一味强调其文化价值之所长,不免有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之嫌。须知,方言本是地理阻隔、交通不便以及地方割据造成人们活动半径狭小、生活闭塞的古代社会的产物。以中国之大,方言之多,交流之困难,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例如福建,就怎一个闽字了得!闽方言之中,至少还有五种次方言,次方言之间分歧之大,彼此犹如外语。一个福州人,与一个厦门人、建瓯人、三明人、莆田人,以其各自的方言对话,相互间竟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如果一个闽北男人娶了闽南女人,在家里也只好以普通话或别的什么双方通晓的语言交谈。而随着现代车船飞机、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远距离交通、传播、通讯工具的兴盛,人们的交往圈已大为拓展,方言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今人的交际需要,方言被普通话——一种法定的民族共同语所取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方言毕竟只是一个历史范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应该进历史博物馆了。
2. 使用普通话是开放精神的体现。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现代中国还有许多西部式的地区,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来自全国各地,聚到一起以后,全都说通用的普通话,成为所在省的风景线,在这些地方没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样以合理为准则,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赞叹当地的美国西部式的开放文化。中国许多地区曾经是新生地,例如上海,但是时间一长,这种开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们又开始封闭起来。于是种种排外方式出现了,自我优越感膨胀,称谓全国其他地方人民为乡下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各地区相对比较封闭,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很少;方言得以长期存在。而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大量的商品流通、人员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在国家内部采用通用的语音。
4. 还有人说中国太大,方言众多,普通话难于推广。但是这么多年了,几乎90%人至少可以听懂了。持之以恒,加强推广,辅之以新政策、新技术;强制加引导,定能成功。 有人说少数民族,无法让他们讲普通话。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允许他们保留少数民族语言,这和反对方言并不矛盾。方言的问题主要是汉族的问题,统一使用国语,可以更好的与少数民族进行沟通,更好的让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试想,用上海话、广东话、闽南话(当然还有更多)各写同一部教科书,你让少数民族同胞们学哪个?实际上,他们做得比好多汉人强得多。已经讲汉语的,引导他们讲普通话,如回、满、壮等。有自己语言的,在保留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讲普通话。
第3个回答  2013-07-28
当然不应该了。方言具有民族特色啊!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第4个回答  2013-07-28
1、方言看似没什么,却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
2、不许要禁止,近年来普通话普及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或许不久之后就要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3、听者方言总有一种亲切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