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营销学中,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的内容有

五个内容

人们的消费行为、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一)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付款,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由技术和经济构成,它影响需求水平、产品的质量、种类、款式,也影响着这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一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对市场营销具有多种意义。例如,电动剃须刀、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等小电器,在发达国家已经完全被接受,而在某些贫困国家不仅看不到或没人要,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奢移与浪费。(三)审美标准审美标准通常指人们对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的评价标准。由于审美标准对理解某一特定文化中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色彩和美好标准等象征意义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尤其要把握和重视审美标准。如果对一个社会的审美标准缺乏文化上的正确理解,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就很难取得成功,如果对审美标准感觉迟纯,不但产品的款式与包装不能发挥效力,而且还会冒犯潜在的消费者,或者造成不良印象。(四)亚文化群每种文化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在同一种文化的内部,也会因民族、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标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亚文化通常按民族、宗教、种族、地理、职业、性别、年龄、语言、文化与教育水平等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亚文化群中人们必然有某些相似的特点,以区别其他的亚文化群。熟悉目标市场的亚文化特点,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因为文化渗透于产品的设计、定价、质量、款式、种类、包装等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营销人员的活动,实际上成了文化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他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文化需求。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渗透、借用乃至文化变革,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应具有理解和鉴别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并对消费行为进行跨文化分析,从而真正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及行为发展趋势。二、社会因素消费者行为亦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包括消费者的家庭、参考群体和社会阶层等。(一)家庭家庭是消费者个人所归属的最基本团体。一个人从父母亲那学习到许多日常的消费的行为。即使在长大离家后,父母亲的教导仍然有明显的影响。·夫妻的购买角色·家庭生命周期消费者行为深受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有不同的购买或行为型态,销售者有时可以生命周期阶段来界定其目标市场,并针对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发展不同的行销策略。(二)参考群体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有些产品和品牌深受参考群体的影响,有些产品和品牌则鲜少受到参考群体的影响。对那些深受参考群体影响的产品和品牌,消费者必须设法去接触相关参考的意见领袖,设法把相关的讯息传递给他们。(三)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如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地位及名望等,将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社会等级。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目标,并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和社会学家华纳(W·L. Warner)从商品营销的角度,将美国社会分成六个阶层。既然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阶层,其需求也具有相应的层次。即使收入水平相同的人,其所属阶层不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购买动机和消费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见表1)。因此,企业和营销人员,可以根据社会阶层进行市场细分,进而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三、消费者个人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首先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即消费者的收入、存款与资产、借贷能力等。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会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范围,并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购买能力。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好,就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购买较高档次的商品,享受较为高级的消费。相反,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差,通常只能优先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二)是消费者的职业和地位。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与爱好往往不尽一致。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消费者,一般会较多地购买书报杂志等文化商品;而对于时装模特儿来说,漂亮的服饰和高雅的化妆品则更为需要。消费者的地位不同也影响着其对商品的购买。身在高位的消费者,将会购买能够显示其身份与地位的较高级的商品。(三)是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应需要各种不同的商品。如在幼年期,需要婴儿食品、玩具等;而在老年期,则更多需要保健和延年益寿产品。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其购买行为也有很大差异。烟酒类产品较多为男性消费者购买,而女性消费者则喜欢购买时装、首饰和化妆品等。(四)是消费者的性格与自我观念。性格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素质,通常用刚强或懦弱、热情或孤僻、外向或内向、创意或保守等去描述。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行为。刚强的消费者在购买中表现出大胆自信,而懦弱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中往往缩手缩脚。四、心理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会受到动机、知觉、学习、态度与信念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一)动机与需要1、动机是推动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驱策力。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促使个人采取某种行动,规定行为的方向。2、动机由需要而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消费者解决他的需要问题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们在生理上、精神上的需要也就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需要问题轻重缓急的顺序自然各异,也就存在一个“需要层次”。急需满足的需要,会激发起强烈的购买动机,需要一旦满足,则失去了对行为的激励作用,即不会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二)知觉消费者被激发起动机后,随时准备行动。然而,如何许多则受他对相关情况的知觉程度的影响。1、知觉是指个人选择、组织并解释投入的信息,以便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个人世界图像的过程。知觉不但取决于刺激物的特征,而且还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2、知觉的特点――选择性(1)选择性注意--人们感觉到的刺激,只有少数引起注意、形成知觉,多数会被有选择地忽略。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容易引起注意并形成知觉:a·与最近的需要有关的事物;b·正在等待的信息;c·大于正常、出乎预料的变动。(2)选择性曲解--人们对注意到的事物,往往喜欢按自己的经历、偏好、当时的情绪、情境等因素做出解释。这种解释可能与企业的想法、意图一致,也可能相差很大。(3)选择性记忆--人们容易忘掉大多数信息,却总是能记住与自己态度、信念一致的东西。企业的信息是否能留存于顾客记忆中,对其购买决策影响甚大。(三)学习1、 学习也称“习得”,指人会自觉、不自觉从很多渠道、经过各种方式获得后天经验。消费者的学习过程中,以下几点特别需要关注:(1)加强:购后非常满意,会加强信念,以至重复购买。(2)保留:称心如意或非常不满,会念念不忘。(3)概括:感到满意会爱屋及乌,对有关的一切也产生好感;反之,则会殃及池鱼。(4)辨别:一旦形成偏好,需要时会百般寻求。2、 学习会引起个人行为的改变。(四)态度和信念通过实践和学习,人们获得了自己的信念和态度,他们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1、态度是人对事物所持有的持久的、一致的评价、反应,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信念,情感与倾向。2、态度的形成是逐渐的,产生于与产品、企业的接触,其他消费者的影响,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熏陶。态度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3、信念是被一个人所认定的可以确信的看法。信念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如:“吸烟有容健康”,以“知识”为基础的信念;“汽车越小越省油”,可能是建立在“见解”之上;某种偏好,很可能由于“信任”而来。消费者更易于依据“见解”和“信任”行事。拓展资料:
消费类型一是计划型,按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和夫妻生活目标制定计划,消费时大致按计划进行,非常理智,很少出现盲目和突击性消费。二是随意型,这种类型的人完全按个人喜好和临时兴趣进行消费,较少考虑整体消费效益,所谓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是这部分人的突出特点,较易出现盲目和浪费性消费。三是节俭型,消费时精打细算,能省即省,并且善于利用再生性消费。这一类型的消费方式能够使家庭逐渐殷实,然而过于节俭的意识有时可能因过量购买便宜货而造成积压性消费。这三种消费方式都各有利弊,过分按计划消费,遇到临时性的消费时有可能错过好产品;年轻的夫妻大多喜欢随意型消费,但没有计划的随意消费有可能导致入不敷出,影响夫妻关系;节俭型的消费大多是老年人的选择,但同样适用于年轻的家庭,适当的节俭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8
个人因素也会影响购买者的行为,比如购买者的年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职业、经济情况、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意念等。

⑴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人们对食品、服装、家具与休闲活动的兴趣与年龄关系很大,购买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家庭在成熟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阶段(表4—1)。营销人员按家庭生活周期的阶段定义目标市场,为各阶段开发合适的产品,制定适当的营销计划。

表4—1 家庭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

青年
中年
老年

单身

结婚没孩子

结婚有孩子

离婚与孩子没有在一起

离婚与孩子在一起
单身

结婚没孩子

结婚有孩子

结婚孩子已独立

离婚没孩子

离婚有孩子

离婚孩子已独立
结婚孩子已独立

结婚孩子没独立

离婚孩子已独立

离婚孩子没独立

未婚

⑵职业。一个人的职业会影响他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蓝领工人一般购买较多的工作服,而白领工人则购买西装和领带。营销人员试图确认那些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相当兴趣的职业群体,甚至专门制造既定职业群体所需的产品。例如,计算机软件公司为品牌经理、会计、工程师、律师和医生设计了不同的产品。

⑶经济状况。一个人的经济状况要影响他对产品的选择。公司在经营与收入水平相关的产品时,会很注意个人收入、储蓄和利率的变化趋势。如果经济指标预示着衰退,营销者就需要重新设计产品并定价。

⑷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由人的心理图案反映的生活形式,包括消费者活动(工作、嗜好、购买活动、运动和社会活动)、兴趣(食品、服装、家庭、休闲)和观念(关于自己、社会事物、商业和产品等)。生活方式表现的内容远比人的社会阶层或个性要多,它勾画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和兴趣的形式。如果认真研究生活方式,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了解变化中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并弄清它们是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

⑸个性和自我意念。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将影响其购买行为。个性是单一的心理图案,它相对稳定。个性常用形象言辞来描绘,比如自信、权威、爱社交、自主、自我保护、适应性和野心等。个性能被用于分析消费者对某些产品或品牌的选择。例如,咖啡制造商发现喝浓咖啡的人社交能力很强,因此麦氏公司(Maxwell House)的广告表现了冒热气的咖啡和人们轻松交流的样子。

许多营销者使用与个性有关的概念,比如人们所说的“意念”(也称“自我观念”)。基本的意念前提是人们所拥有的东西决定他们的身分,也就是人们说的,“我们有什么就是什么”。因此,营销者需要了解消费者“意念”和“所有”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最大的图书销售公司——B&N公司(Barnes&Noble)的创建人和首席执行官说,人们买书是支持他们的“自我观念”,“人们有个错误观点,认为买书是为了读书。错啦,……人们买书是因为购买能带来的那些东西,如兴趣、进步和潮流。人们的目标……是把他们自己或是接受他们送书的那些人,与爱德加·爱伦·堡系列(Edgar Allen Poe)的认真的读者和弗吉尼亚·沃尔夫系列(Viginia Woolf)的敏感读者联系在一起。……(结果是)你能通过有诱惑的书市布置、发光广告,强调书的魅力、畅销、时髦和作者的新潮,把作为消费产品的书卖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01
  1 产品因素包括:产品特性 产品价格 购物的便捷性 安全可靠性等。
  2 心理影响因素:消费者的个性心里包括消费者的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倾向以及能力 气质 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
  3 收入影响因素: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具体来说,主要是指社会购买力。通常影响购买水平的因素有有以下3方面:消费者支出 居民储蓄及消费信贷等。
  4 社会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指消费者周围的人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其中以参考群体 家庭以及角色地位最为重要。
  5 文化因素:文化指 人类从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 道德 理想和其他有意义的象征的综合体。文化是决定人类欲望和行为的基本因素。
第3个回答  2013-07-28
有生理因素、个性、生活方式
生理因素指的是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嗜好等生理特征
个性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生活方式指的是一个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的观念、兴趣和态度的综合模式。
第4个回答  2013-07-28
年龄 、家庭生命周期 、文化水平和职业 、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 、性别 个性与爱好

就这五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