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当代文学史的感想,要现成的,至少800字,谢谢、

要现成的,急需,重谢!!最迟明天早上要,谢谢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可以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包括文学资料的考证、文学发展历史过程的梳理、基本理论的探讨等;应用研究重在直面当下现实,旨在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传统上较为看重基础研究,认为基础研究更能体现学科的真理性与实在性,而应用研究被认为是根基较浅的、少有学术含金量的。各种形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著作就有几十种,但是直面现实、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著作就显得很少。一直以来的状况是,现代文学研究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研究在面上铺得很开,在点上也开掘得很深,而当代文学则要薄弱一些,实际上,越是接近当下的部分,越是薄弱。当然,就文学史的研究来说,只有成为历史,才能加以线索的清理,而当下的进程还没有形成历史的距离,所以是难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接近的,这是实情。但是这种看法仅就文学史的研究而言是正确的,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并不等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从来就是直面现实的,不论其题材如何。从“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是直面现实的文学。而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却有一种极力向历史远处靠拢的倾向,越是遥远的,越被认为具有学术上的重要性,越是离当下近,越被认为在学术上分量很轻。这样的结果是,在文学本来就边缘化了的今天,比起文学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更是边缘的边缘。当然,不能指望学术研究在大众中构成注目的焦点。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就其学科性质而言,直面当下文学现实,致力于现实问题的探讨与解决,这是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就倾注的力量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把过多的力量投入到了过去,在很大程度上,面对当下现实的文学研究就在比例上很缺少分量与力度。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例的失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为学术而学术。很多学者从前人踩过的密密麻麻的脚印中寻找空隙,看哪些小小的空隙间还可以供自己写出一篇文章。写出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就是做学术的目的。这让我们怀念起“五四”时期那些大师们做学问的精神来,鲁迅、周作人、胡适等,他们的学问是直面现实的,大都旨在解决当下现实中的紧迫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现实的进程,可以说是为现实而学术。现在,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围来说,直面现实的批评与研究被普遍认为是缺少坚实性与稳妥性的,是缺少学术的恒久价值的,是没有现代文学研究那样厚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书中当代文学的学科内容所占比例就很说明问题,书中更缺少一种直面现实的意向,当下中国文学现实中有许许多多问题需要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去面对与解决,而书中对此提得很少,对那些致力于解决当代文学现实问题的学者与批评家几乎没有介绍。本书更像是一本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学科概要,史的研究被突出地强调,当下现实的紧迫问题重视得很不够。(这里需要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一书内容厚实,材料充足,信息量密实,学术思路严谨,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过程作了细致的梳理,在后半部分对各体裁以及重要作家的研究都专门加以详细陈述,书中最后对这一学科存在的重要问题做了简要阐释,本书的写作水准与学术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指出的问题是,书中的当代部分在比例上过少,且缺少建立学科与当下文学现实精神联结的意识。)
现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一种漠视现实的倾向,这还是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风气。面对远去的现代文学历史去寻找一些问题来研究,可以把学术做得很像学术的样子,可以显得很扎实。而如果是面对现实问题,学术就不那么容易做得像个学术的样子,似乎会显得缺少根基与坚实性。结果是,当下文学的现实问题在学术上显得缺少价值,似乎要等到这些当下文学现实在走入尘封的历史后才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与古代文学不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天然地与当下现实建立起血肉般的精神联系。有很多学者很不屑于面对文学的现实,认为直面现实做不出像样的学术。而那些成千上万的所谓像样的学术文章,却又与现实缺少联结,一经产生出来就进了故纸堆,少有人问津,只有极少数圈子里依然是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去看一看。现实中的有些问题是很具有紧迫性的,比如,80后作者的一些文学作品,表现出人生态度的偏激与责任感的缺失,而一本书却能成百万册地印刷与流行,成为一代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群体的热衷的读物,这个问题无疑是很严峻的,但是,却很少在核心学术刊物上看到研究这一现实问题的文章。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批评家白烨写了一篇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韩寒在回应文章中百般侮辱与谩骂,文章题目是《文坛是个屁》,文中说:“文坛算个屁,茅盾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也就是一百人手淫,一百人看。”从中可以看出有些(不是全部)所谓80后作家的精神的空乏与社会良知的缺少,有个别差不多就是只会一味利用码字的匠人手艺挣钱的流氓恶棍。这样的问题缺少关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面现实的研究不容易做得像学术的样子。
既然学术的关注点不在当下,有很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就都很少或基本上不再阅读当下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有一部分学者已经没有了对当下文学作品的发自内心的、直接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阅读只是成了学术写作的手段,阅读的选择,有时成了间接的兴趣,只是从能不能为学术写作提供点什么的角度上来考虑。那些怀着正义和良知默默地关注着现实的作家被漠视。李肇正直到死后才被有些学者吃惊地发现,竟然有这样一个作家多年来如此勤奋地创作了许多深刻地反映底层人们生活的作品。
学术研究中不能一味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但是,中国当下文学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太多紧迫的问题,事关一个民族文学的健康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无疑有着直面现实的天然使命,较为远离现实的基础研究固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当代文学研究更应牢固地建立起与文学现实的精神联系,积极参与当下文学发展与文学精神建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