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镍、半亮镍、珍珠镍有什么区别?怎么分析?

这三种镍都是电镀液里的成分,见过有人用硫酸根快速测定仪定量

亮镍是电镀的条件不同,如果镀后原子排列整齐,可以反射可见光,为亮镍。 半亮镍
  用途及特性:
  1、整平性极佳,柔韧性能良好。
  2、电流效率达94-95%。
  3、镀层不含硫,应力低。
  4、与多层镍组合抗蚀性能好。
珍珠镍
  用途及特性:
  1、有如珍珠般瑰丽的缎面电镀镍层。
  2、无须特别的冷却、加热装置。
  3、浴管理容易。
  4、有平滑的表面,不易留下指纹。
  5、可分3种不同的缎面色泽电镀,分别为A、B、C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珍珠镍也称沙丁镍、缎面镍、雾镍、水雾镍、沙雾镍、缎状镍等等美称。镀层呈乳白色、无光泽、似绸缎不炫目刺眼,没有镜面般光亮耀眼,柔和舒适,似半朦胧的消光状态。在珍珠镍上还可以电镀各种镀层,如铬、金、仿金、银、枪色等,形成沙铬、沙金、沙黄、沙银、沙灰,其装饰效果会更美。
  最早获得珍珠镍的方法为复合镀技术,即在镀镍液中加入以金属化合物形成的分散相(固态微粒),悬浮于镀液中,与镍离子共沉积而形成凹凸不平的镀层,即传统珍珠镍。现在一种新的理论是在硫酸盐镀镍液中加入一种或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增水基碳链或基环(简称R键),亲水基醚键(一O一)和聚氧乙烯键(CH2CH2O)三种基团组成,因它们有一共同特点是:这些物质具有反常的不溶解性能,随温度升高,它们的溶解度反而降低,在溶液温度升高时,与水有缔合作用,醚键会脱钩,便会析出使溶液浑浊,我们把能使溶液变浑浊时的温度临界值称为浊点。析出后便形成小液珠,当它们直径在5~30㎜时,处于通电状态,镍离子放电,沉积,而吸咐小液珠处无镍沉积;当液珠脱咐后,在原吸咐点上就会有微小凹坑,如此反复,便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珍珠镍层。
  在配制时,还可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设定镀液的浊点,和用实际使用,一般规则:分子碳链越长,其浊点越低;分子中聚氧分子数越多,其浊点越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