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长高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长个的最佳时期。青春期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体重虽然都存在个体差异,但也有一定的预测方法和标准。影响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因素主要有性成熟早晚、营养摄入、睡眠、遗产因素、体育锻炼、精神情况等。青少年要想快速长高,需要掌握一些长高的科学方法,包括摄入充分的营养,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下面来了解一下长高的科学方法吧!一、身高标准预测方法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1、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
2、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二、影响青少年身高的因素
1、性成熟早晚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但是相对来说正常发育的人长的要比早发育或晚发育的人长的高;尤其是男性。
2、营养摄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
3、睡眠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遗传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体育锻炼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例如摸高练习、爬杆或爬绳梯锻炼、引体向上、交叉伸展、跳绳、跳皮筋、踢毽子、单杠悬垂、游泳等,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
6、精神因素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7、儿童发育情况
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每10年增长1厘米。人类的身材出现了一代更比一代高的趋势。据数据报告:近30年来,日本14岁的少年平均身高增加了8.2厘米,但2010年日本19岁青少年比中国19岁青少年要矮2厘米;瑞典从1851年到1931年的80年中,军人的身高从166.6厘米增加到174.1厘米,增加了7.5厘米,荷兰在1858年义务兵平均身高是163厘米,现在荷兰人身高增长最为显著;原苏联对18世纪军人的骨骼进行测量,发现在过去250年中,士兵的平均身高增加了20厘米,达到了175厘米。我国在经过社会动荡的文革后的近20年里,18~25岁的城市青年,男子平均身高增加了2.3厘米、女子增加了2.15厘米。
三、青少年长高的科学方法
1、补充营养
营养均衡是健康饮食的标准。良好的身体发育需要健康的饮食,没有什么东西吃了就能长高或者短时间内增高。从科学的角度去看,从各种食物中去交叉摄取营养才是最好的摄取方式。营养的七大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纤维素、矿物质,缺一不可。只有营养全面均衡了,身体状态达到一个好的循环,个子才会长得更高。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蛋白质80克,儿童需要相对更高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蛋白质的质量。
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其供给和需要。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花生、蔬菜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长补短,增强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有报道,赖氨酸和核酸与身高有着密切关系,上述食物富含赖氨酸和核酸,宜经常给小儿食用。
(2)供给丰富的钙质
学龄前儿童每天需钙600毫克,小学生需要800毫克,中学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钙供给不足,婴幼儿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会长不高。所以,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蔬菜等。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对增长身高有一定好处。要提倡孩子多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提倡少吃糖类
糖吃多了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使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过多时,体内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会增多,这就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势必增加,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另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食用时应注意方法。
2、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以及骨骼的锻炼,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育。比如爱打篮球的青少年会相对身高较高。运动本身能使人熟睡,这样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身体充分地运动后,食欲能够增加,营养吸收好,为长高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关调查显示,白天进行过运动的人,晚上睡眠所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没有进行过运动者要多。成人如此,儿童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需注意过度消耗体力的激烈运动,还能让身体停止增长。
3、良好的心态
青少年的心态问题也是家长们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健康正确的心态以及稳定的情绪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忧郁的则会影响健康,导致身高也受到影响。父母关爱不足以及情绪不稳定,都会使得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从而影响发育。另外,由于情绪不稳定,食欲会下降,睡眠的程度会变浅,生长自然也会受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6
长高是一天系统,排除遗传因素,疾病、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对青少年的长高都有影响,任何一个板块出现了短板,都会影响长高。
青少年长高的科学方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身高检测
青少年时期已经进入孩子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留给孩子长高的时间已经很有限。这个阶段,普通的身高测量已经不足以跟踪孩子的生长动态,建议每半年给孩子做一次骨龄测量,以准确了解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及时干预,争取更长的骨骼生长时间。当然,每月的身高测量也要保持哦!
2、疾病排查
青少年时期要重点关注孩子是否有青春期发育迟缓或者脊柱侧弯,一旦发现,孩子一定要及时就医。
3、饮食营养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体能和智力发育的全盛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旺盛。日常的饮食搭配应尽量保证营养均衡,尤其要注重钙、铁等矿物质的摄入。争取每天摄入300-500g奶制品,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每周适量进食鱼虾、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睡眠管理
青少年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初三中考备考和高中阶段,学习时间对于睡眠时间的挤压已是常态,但是建议孩子们还是要尽量提高学习效率,尽量争取10点以前入睡,保证每天最少8个小时的睡眠。睡得好才能精神好,长得高,学得棒!
5、运动管理
由于中考体育的加入,初中阶段的运动量根据学校的体育安排都是相对足够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促高,所以建议中学阶段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促高的运动,比如摸高起跳、跳绳等。在青春期,有一些孩子会出现“生长痛”,孩子和家长要注意关注是“生长痛”还是运动损失,如果没办法自行判断,建议就医或咨询专业的身高管理机构,以免延误。
6、关注孩子的青春期心态变化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阶段。从迈进中学的大门,集体的生疏、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压力,竞争的氛围,都促使孩子们在未走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了独自面对人生的体验,这些都会在他们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些因素在促其成长的同时,也会使有些孩子产生焦虑和不安。家长要关注孩子心态的变化,一旦孩子有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开启朋友模式,学会倾听孩子的开心和烦恼,接纳错误的可能,肯定每一次的进步,让孩子身心健康地迎接光明的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