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也买不来的10大幸福秘籍

如题所述



其实幸福很简单,就像已故诗人海子在一首诗里描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学会爱家人,学会爱自己。记住以下十条人生真谛,开始做一个幸福的女人。

1.快乐是高度遗传的。

我们愿意相信,只要愿意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都是可以改善的,包括支撑幸福的乐观等积极情绪。只有这样,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才有信心翻盘。40多年前,当塞利格曼开始在心理学领域研究时,“人是可以被彻底改变的”这一观点一直笼罩着心理学领域。

但到了80年代,开始出现对双胞胎子女和领养子女人格的研究,上述说法被彻底击垮,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同卵双胞胎的心理特质比异卵双胞胎更相似,被收养的孩子的性格特质更像亲生父母而不是养父母。这样的研究报告有一百多份,都显示了同一个结论:大约50%的人格特质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高遗传力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一些基因特征(如性取向和体重)是不可改变的,而另一些,如悲观和恐惧,是可以改变的。

2.快乐跑步机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升职了,期望值越来越高。过去努力带来的名利,已经不能带来快乐。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这就是工作中的快乐跑步机。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誉,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我们不会感到幸福。

如果没有这台跑步机,好运来的人会比普通人幸福很多。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论证结果是,普通人比那些达官贵人更幸福。研究发现,幸运的事情和很高的成就并不能给人带来长久的快乐,只能带来短期的影响。

3.金钱买不到幸福。

事实上,我们对金钱的看法比金钱本身更影响我们的幸福。根据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在所有阶层中,人们越看重金钱,他们对自己的收入和生活越不满意。

塞利格曼教授的团队对40多个国家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这种相关性就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无法继续提高生活满意度。金钱买不到幸福。20世纪最后50年,富裕国家购买力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信息:美国、法国、日本的实际购买力翻了一番,但生活满意度却没有变化。

4.幸福不是短暂的快乐。

有人会问“我怎么才能快乐?”对于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区分快乐和满足,我们就会完全依靠捷径来寻求生活中容易得到的快乐。快乐是直接的,来自感官的,也是暂时的。外界的刺激一旦消失,很快就淡去了,我们会对这些感觉产生“习惯化”效应。未来,我们需要更强、更多的刺激来带来同等程度的快感。

我们都知道不是一时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一定来自于自己的努力。然而,人类发明了许多捷径来获得暂时的感官快感:毒品、巧克力、肉欲、购物和电视。

5.开心但不傻

许多证据表明,抑郁的人虽然悲伤,但更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正确判断自己有多少天赋;然而,拥有幸福的人通常会更多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别人对他们的评判。虽然很久以来就有“快乐却愚蠢”的指责。但事实证明这是站不住脚的。

快乐的人会记得更多快乐的事情。他们记得的比实际发生的还要多。他们经常忘记所有不好的经历。相反,抑郁的人对这两件事都有很好的记忆。有幸福感的人认为,成功了,当然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会相信失败很快就会过去,而且只是因为运气不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Aspinwall收集的许多证据表明,拥有幸福的人比没有幸福的人更能做出重要的决定。

6.幸福是得到满足。

区分快乐和满足的最大好处是,虽然有一半人无法获得积极的情感快乐,但他们仍然可以获得快乐,因为他们有满足感。满足感不能从身体的快感中获得,也不能从吸毒或任何捷径中获得。高尚的行为做了,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快感是感性的,感性的,而满足感来自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美德。

获得满足感其实很简单。就是做有挑战性和技术性的事情;注意;有明确的目标;获得即时反馈;你应该深入参与你所做的事情;有掌控的感觉;忘了自己,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7.快乐来自优点和美德。

快乐来自于自己的优点和美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快乐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感。做一些暂时取悦感官的事情,比如和朋友聊天,看电影,都被做好事的感觉盖过了。当我们自然而然地帮助别人时,我们就会有快乐的一天。

优点和美德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感。乐观的人倾向于把目前的困难解释为暂时的、自我控制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困难;相反,悲观主义者认为自己的困难一辈子都逃不掉,一个接一个,自己控制不了。

乐观只是让你更快乐的24种特质之一。哈佛大学的乔治韦兰特教授研究“成熟防御”,包括利他行为、延迟满足的能力、对未来的期望和幽默感。灾难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大风知草,乱世知忠臣”。

8.快乐的人更愿意利他

快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个不快乐的人更同情别人的痛苦,因为他自己也感受过,应该有更多的利他行为。结果显示,快乐的成年人和孩子更有同情心,更愿意捐钱给需要的人。也就是说,当快乐的人更有可能是利他主义者。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不关注自己,我们更喜欢别人,甚至想和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好运。当我们抑郁的时候,我们不信任别人,变得内向,专注于捍卫自己的需求。

9.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

婚姻与幸福的关系远比金钱重要。经验数据支持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美国国家舆论研究中心在过去30年间调查了3.5万名美国人,40%的已婚人士表示“非常幸福”,而未婚、离婚和分居人士中只有24%的人表示幸福。

塞利格曼教授并不真的相信婚姻和幸福之间的相关性,因为他认为幸福的人更容易交朋友和相处,所以他们更容易接近婚姻生活。不过,他也承认,在对非常幸福的人的调查中,最幸福的前10%的人几乎都有亲密的生活伴侣,但只有一个人没有。

另一个发现是,客观意义上的身体健康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刚刚达到显著水平(即相关性很小),更大的相关性是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认知。调查还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生活满意度更高,比无神论者更幸福。

10.幸福的真谛:忘记过去,抓住现在。

人为什么会执着于过去的仇恨?为什么改写不幸的历史不是我们的天性?事实上,宽恕可以将痛苦和仇恨转化为中性甚至积极的情绪,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记住,“如果你不原谅施暴者,你无法伤害他,但原谅可以让你自由。

把握当下的快乐有一个小窍门:制造惊喜。总是给自己惊喜,和身边的人一起创造惊喜更好。这个惊喜不一定是一打玫瑰,一杯意想不到的咖啡或许就能达到效果。每天花五分钟计划给你的配偶、孩子或同事一个惊喜是值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