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输入输出怎么定义

如题所述

定义中所说的活动一般以会议形式展开,输出一般指会议所必须辩论和提到的材料,输入则是会议所产生的结论或共识、措施等。

管理评审的输出至少应还包括以下评估结果信息:

1、对申请人、程序和样品拒绝适宜性的定期评审

2、用户对系统的评审

3、员工建议

4、内部审查

5、风险管理

6、质量指标

7、外部机构的评审

评审输入应记录管理评审的输入,还包括特例涉及管理评审决议和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良

2、用户服务的改良

3、资源市场需求。 注: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 12 个月。然而,质量体系始建期间,评审间隔宜缩短。应记录管理评审的找到和措施,并告诉实验室员工。实验室管理层应保证管理评审要求的措施在规定时限内已完成。

扩展资料:

质量管理体系注意事项:

1、只在意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企业中80%的最高管理层,只在意有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在意、不理解、不投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甚至把质量体系管理实际作为附属部门对待,使领导和广大员工对质量体系规范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大家还是随心所欲地工作。

这样长期发展必然会出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两张皮”现象,建立的体系与实际运行不符,做质量体系管理纯粹是为了取证装点门面,实际的工厂运行管理还是土“皇帝式的”,从领导的骨子里根本没有把质量管理放正位置。

2、只是企业内部之间自卫的武器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总结,是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但是程序文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在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中,以正确的质量意识和思想按照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解决质量问题,经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今后指导的程序文件。

很多企业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质成了企业管理实线中各部门自卫的武器,讨论问题的部门各执一辞,都有文件作为辩解的依据,推卸责任,内耗严重,常常议而难决,决而难行。

日常管理中先讲条件后干事,讨价还价。有利的事抢着干,无利的事不愿干,都能光明堂皇、振振有词地拿文件规定来“说事”。实在推缷不了的事,就强调客观因素,就拿“程序”来缓冲,或者谈妥条件才接受。

3、认为质量体系包揽一切、包治百病

质量体系文件讲的是基本的程序化的要求,我们就是要在这个框架下,用质量体系的八大管理原则,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与产品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把企业经营中的任何问题,都拿质量体系管理来兴师问罪。

其实,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质量体系管理、有人事制度管理、有财务体系管理、有经营决策管理等等,质量体系管理只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内容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输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输入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开始,输出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结果。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在质量管理体系模型中,输入为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输出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管理体系评审输入包括:顾客信息反馈、上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审核结果、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变化;输出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及资源的需要等方面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2个回答  2013-07-20
通常在质量体系中是用于研发产品上,输入包括,客户的要求,安全要求,安装要求,客户样品图纸等符合客户需求产品的一切资料,而输出为公司的生产检验标准,公司的生产标准,模具确认等。
第3个回答  2013-07-20
记简明点:输入:要求你怎么做;输出:你做到要求的多少。 其实就像电脑一样,我在键盘上敲个“C”这是输入,输出就是看显示屏上是不是显示的“C“或是显示对的程度有多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