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玉石毛坯的简单方法 鉴定陨石的简单方法

如题所述

如何鉴定陨石
一.眼观
我们鉴定一块石头是否为陨石,首先是要用肉眼来目测.观察的主要方面是看其是否具有陨石应该有的特点,即外部的熔壳,气印,熔流线等;破损处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等;切面上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维氏相等等.此外,还要结合已知的"类陨地球岩石"来对比. 
二.测磁性
第一关"目测"通过后,我们可以用磁力仪或者吸铁石来进一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磁力仪检测,此处不做赘述)---用一根长约10厘米左右的细线的一端将一小块磁铁捆住,用手捏住细线的另一端,然后慢慢靠近待测物体,以检测其是否有磁性.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有些金属含量较少的石陨石,因为磁性不明显而被误判.

常见玉石及简易鉴定方法之软玉
1、岩石特征:软玉是一种变质岩,是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主要组成矿物为角闪石族的透闪石和少量的阳起石。化学成分为Ca2(Mg,Fe)5Si8O22(OH)2。状块构造,纤维交织结构,细腻者为隐晶质结构。
颜色以白色为主,可有绿色、褐色、黄色、黑色、灰色、青色等各种颜色。白玉中透闪石含量大于95%。绿色和青色的软玉中绿色的阳起石和绿帘石含量增高,总含量可大于10%。

软玉为油脂光泽,参差状断口;半透明至不透明。韧性好,硬度6-7,比重2.95。折射率1.61。

根据颜色不同可称为白玉、青玉。如图57为新疆产绿色软玉薰摆件,俗称碧玉。

由于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又可称和田玉。按国标规定“和田玉”的名称并不代表产于和田。

2、鉴定特征:硬度高,韧性强,比重大。油脂光泽,纤维交织结构。

3、常见白玉仿冒品及鉴别:白玉仿冒品常常有白色大理岩玉、石英岩玉和乳化玻璃。另外,独山玉和蛇纹石玉也有的近似白玉。大理岩玉硬度(3)低,比重小(2.7)。由于大理岩表面粗糙,没有白玉那种油脂光泽,常常在表面涂抹一层液体蜡,以迷惑视觉。这种涂了蜡的大理岩呈蜡状光泽,用手摸污手。搁置一段时间待蜡质蒸发,大理岩恢复为土状光泽。大理岩为粒状结构,有时可见深浅不一的条带。石英岩玉硬度高(7),比重小(2.65)。为粒状结构,光泽干涩,没有白玉的油脂光泽。乳化玻璃是玻璃质,没有岩石特有的结构。用肉眼可以看见内部有气泡。一般硬度小(5),比重小(2.4)。

4、软玉资源:中国软玉矿床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我国青海省、俄国和加拿大也有软玉产出。

和田玉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阿尔金山脉及昆仑山脉,东起且末县,西至塔什库尔干,东西矿带长1500公里。它是赋存于前寒武纪镁质大理岩和华力西期中酸性花岗岩接触带上的接触变质型矿床。和田玉又有籽玉、山流水玉(或称戈壁滩玉、新矿玉)和山料玉(原生矿)之分。籽玉中的羊脂白玉质地温润、光洁如脂,肉眼几乎看不见矿物晶体,呈隐晶质结构。颜色沉稳凝重,华贵而不空泛,光芒内敛,老诚厚重。和田籽玉常带有一点"桂花皮"、"枣红皮"、"秋梨皮"、"红糖皮"、"乌鸦皮"等。这也是和田玉的一大特征。制作玉器时,巧色巧雕,将大幅度提高其艺术价值。如图58为带黄皮的白玉童子手玩件。山料玉不及籽玉温润,色泽略带青灰,且较为干涩,有的还出现裂纹。

青海白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高原丘陵地带,以山料为主。青海白玉有比较好的透明度,色嫩而不老。常含较多的石花、絮状绵绺、斑点等。白中常带有黄灰色、烟灰色或淡绿色。带绿色者近似翡翠。

俄罗斯白玉产于贝加尔湖地区,其色泽与和田白玉相似,但欠温润,举灯观望,一般结构粗松,且有玻璃感。好的俄罗斯白玉,洁白度高,略带油脂,颇受收藏者的青睐。普通俄罗斯白玉颜色偏灰偏黄,有时见烟灰色侵染。

加拿大软玉为绿色,俗称碧玉。颜色从浅灰绿到深绿色,深绿色者常含有黑色斑点

三.做切面
待"目测","测磁性"两关都通过后,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做出一个切面以便近一步判断待鉴物品是否为陨石.具体方法是用电砂轮或水线锯将待测物体的一角切出一个平面并抛光.从而进一步观察其内部结构,看其是否符合陨石的内部特点.
四.电子探针检测
如果待测物品完全通过以上三关后,我们可以基本上肯定其为陨石了.这时候就需要用电子探针来具体确定它所包含的化学,岩石学成分,从而确定它的陨石分类,例如H5,CO3,IIB等等.
以上四个步骤看起来简单,要想真正掌握并非易事.第一步"眼观"最为重要.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块石头都做切面,或者用电子探针检测,98%以上的待鉴物品是在目测的过程中来确定其是否有必要继续检测的.因此,目测要求掌握陨石基本知识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长期多看陨石实物,这里强调的是上手看,仔细观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9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

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仿。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特将李老师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的六点鉴定方法推荐给大家,共同学习.

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玉砂、兽皮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虑。”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第2个回答  2013-07-19
按照传统老式的玉石分级总是以深色老坑,老坑,金丝...玻璃陨石不等于玻璃,在国家鉴定标准中,玻璃陨石和黑曜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