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书目

如题所述


宁波走书,这一传统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韵味。其主要传统书目,如《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古老智慧的光芒。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道德与社会风貌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宁波走书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解放前夕,宁波走书虽然艺人仅有二、三十人,但这一传统艺术并未因此而衰落。相反,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坚韧不拔,历经风雨,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1950年,宁波戏曲改进协会的成立,为宁波走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一举措不仅对曲调、书目、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组织艺人参加政治文化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与专业水平。




1958年,宁波走书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在市戏曲训练班的培养下,一批新生力量脱颖而出,为宁波走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著名艺人如应兰芳、许斌章、朱桂英等,他们的传承与演绎,使得宁波走书艺术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光彩。其中,乐师刘仁福以其精湛的二胡技艺,被誉为“活胡琴”,为宁波走书的音乐部分增添了更多独特的韵味。




在这一时期,宁波走书的艺术创作与表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如应毅执笔、许斌章和朱桂英双档演唱的《四明红霞一一李敏》,不仅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奖项,更是为宁波走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后,又涌现出一批创作和改编的新长篇书目,如陈白枫执笔、朱桂英演唱的《三斗六老虎》,唐小毛整理、许斌章演唱的《白鹤图》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宁波走书的表演内容,也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价值与影响力。




宁波走书,这一承载着宁波地方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宁波走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扩展资料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