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和什么一起吃最有营养?

如题所述

一、不能和鸡蛋同吃的食物:

1、柿子:首先,鸡蛋不能和柿子一起吃,柿子也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如果这两种食物一起吃了,就会引起腹痛腹泻,严重者还会引发“柿结石”。

2、豆浆:鸡蛋不能和豆浆一起吃,有人误认为这两种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一起吃会很好,但其实这两种食物会互相抑制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3、茶:茶也不能和鸡蛋一起吃,同样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率。

4、糖精:鸡蛋千万不能和糖精一起吃,会引发食物中毒的,重则直接死亡!

5、兔肉:鸡蛋还不能和兔肉一起吃,兔肉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常见的,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这两种食物一起吃了,就会拉肚子,如果是小孩子拉肚子的话,严重者会引发脱肛!

6、鹅肉:鸡蛋不能和鹅肉一起吃,会伤元气。特别是在吃消炎片的时候,千万不能吃鸡蛋,否则加重病情不说,还会食物中毒!

二、鸡蛋搭配番茄、青椒吃最有营养。

缺乏维生素C是鸡蛋唯一的‘短处’,搭配番茄、青椒,就可以弥补。

拓展资料:

鸡蛋主要有四大优点:

1、增强记忆。蛋黄中的卵磷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作用。鸡蛋中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2、降低血糖。鸡蛋中的多种营养素能改善人体代谢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2015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东芬兰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吃4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8%。

3、控制体重。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能够增加餐后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有助减少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4、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消化吸收率也比较高。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鸡蛋不能和哪些食物同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鸡蛋搭配什么吃最有营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6
不能一起吃的:
1、鸡蛋与豆浆同食不宜:因为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粘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2、鸡蛋和糖精、味精同食不宜:会造成谷氨酸摄入过量,对消化及神经系统不好。
3、鸡蛋忌与柿子同食: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胃肠炎症状。
4、鸡蛋与白糖同煮不宜:因为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5、鸡蛋与兔肉同吃不宜:兔肉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6、吃完鸡蛋后不要立即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功能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营养搭配:
鸡蛋可与粥一起吃,粥熟后放二至三斤热开水进电饭锅里再煮二三分钟,粥会很清和胃。用生晒的萝卜干,没有防腐剂,切成薄细末放到有少量油的炒锅里,先大火后小火烘香吃粥。先大火后小火(不易裂)水煮一或二个小土鸡蛋。
饭后一或二小时后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最好是苹果,饭后即吃水果会滋生很多腐败质,对胃不好。
这样的早餐有碳水化合物(米面里有),蛋白质、矿物质(鸡蛋里有),维生素,是优质早餐。饮食要多样化。
第2个回答  2013-07-25
首先回答你不能与鸡蛋同食用的
1.鸡蛋不能与白糖同煮。

2.鸡蛋不能与豆浆同食。

3.鸡蛋不能与兔肉同吃。

4.鸡蛋与牛奶不能同食。

5.鸡蛋不能与土豆同食。
其次就是蜂蜜了,韭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容易引起腹泻
最重要的一个蜂蜜和鸡蛋可以一起吃聪明吃鸡蛋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一天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吃鸡蛋的误区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烹饪解密

摊鸡蛋: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因此,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对于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如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则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了。煮鸡蛋: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特别提示:炒鸡蛋忌加味精。鸡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钠,若加入味精,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反而被掩盖。
回答者:starlau123 - 助理 三级 1-7 16:04

--------------------------------------------------------------------------------

鸡蛋是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摄氏度-71摄氏度,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所以,煮鸡蛋也要得法。首先,鸡蛋要用冷水下锅,然后缓慢升温,水开后煮两分钟左右关火,保温五六分钟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6

鸡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第4个回答  2019-05-22

吃鸡蛋的三大饮食禁忌,和此物一起吃,对健康会产生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