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高考怎么考?

如题所述

高考小语种考试包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

就高考难度而言,高考日语需掌握2000个单词,而高考英语则需掌握3000~4000个单词,且英语的题库数量远远超过日语。但选择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相对比较少,这些语种都比较难,且很多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

选择小语种作为外语科目参加高考,在报考高校专业时所受限制并不多,“除了语言类专业、2+2等国际合作项目、部分对英语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以及部分国防专业外,其他都可选择。”

小语种面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语音模仿

语音模仿是面试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考官会放几个你所报考的语种的词汇或者小段简单对话,让你模仿或者跟读。例如,你报考的是法语,考官一般会放几个法语单词或者很简单的对话让你模仿。

2、英语口试

和高考的英语口试差不多,考生分批次进考场,1个小时换个题目。首先给你一篇文章,用10分钟阅读完指定的英语短文,然后进考场在考官面前朗读指定段落,并且根据全文内容用英语回答3~4个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21
考试方式各高校有所不同

因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及使用的特殊性,北京各高校小语种的招生录取方式各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北京生源和京外生源两种情况。无论北京地区还是京外地区的考生都需要参加提前面试,有的学校还规定,京外地区考生还要参加笔试。

考试方法每个学校不尽相同,大多由朗读、对话和知识面测试等组成,个别学校还要求考生对所报小语种进行语音模仿,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考查点主要是语音、语调以及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对考生的身高和形体有一定的要求。

考试结束后,顺利通过面试的学生将收到报考学校的合格证,具备高考提档资格。学校录取时既要看考生高考总成绩和面试、口试成绩,还会注重外语、语文的单科成绩。

小语种专业提档在所有批次之前,各有关招生院校将按合格学生的成绩顺序提档。由于提档时间相同,所以考生不能同时报考两所学校。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小语种专业并不影响其他志愿的选报,考生还可以正常选报其他高校的志愿。但是,考生被学校正式录取后,按照教育部规定,不得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有的学校同时规定,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京外生源除面试还需笔试

京外地区考生提前面试情况和北京学生的面试要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考生在面试时还要参加笔试,考试科目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录取时,在三门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线,一般按专业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果某个省(市、区)出现生源不足或考试成绩偏低情况,各招生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招生计划。

招生学校一般在当地设有考点,面试和笔试一般在当地进行,考生应及时关注招生高校网站发布的信息并与学校招办取得联系。一般每年的1月、2月份报名,3月份考试,4月底确定录取名单,5月份寄送录取通知书。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对于京外生源,招生高校将根据面试情况直接录取考生。被录取的考生,经所在省招生办公室审核同意后,不需要再参加当年的全国普通高考,但需按照本省市有关高考报名规定办理高考报名手续;而北京生源面试合格者,仍需参加高考。

社会需要小语种报考成热点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以往一些欧美之外的非英语国家,也正在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语言作为交流沟通工具,小语种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从小语种专业来看,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在国际上影响较大,毕业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同时也应该看到,中日、中韩关系快速发展,从经贸为主扩展到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教育、艺术和体育等各个领域,因此日语和韩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都将使小语种专业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报考热点。
第2个回答  2020-07-17
高考后选专业才是真正的分水岭。选专业要看这几点。
以自身感兴趣的,有前景发展的,好就业的。如果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再通过自身的努力就没什么问题的。
第3个回答  2013-07-26
小语种一般是提前自主招生比较多(录取后可以不用参加高考) 不过像北外上外等语言类学校还是会在高考的招生计划上有招小语种的 不过名额很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5-21
1.2.报考方式
  首先,考生可以通过保送的方式学习小语种。其中,全国17所外国语学校可向部分高校推荐外语类保送生,属于保送范围。
  自2010年,19所高校不再实行小语种单招,改为提前批次或本科批次录取。除了保送生外,所有考生要报考小语种专业,均须通过高考。
  目前,小语种的招生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单独加试,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前录取;二是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第三种是在除本科提前批次外的本科其他批次录取。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单独加试,参加高考。考生要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考试,同时还要参加高考。这些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次之前录取。这种方式一般是北京地区的高校招收北京生源时采用。截止到去年,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小语种专业在北京招生实行单独加试、单独录取的方式。
  第二种是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其报考方式与其他提前批次录取的专业没有区别。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的小语种专业,在京招生时一般放在提前批次录取。北京语言大学个别小语种专业,如翻译(法语)专业也在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只需填报提前批次的相应志愿即可。
  第三种是在除本科提前批次外的本科其他批次录取,如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在本科一批招收小语种专业;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济南大学等院校小语种专业在本科二批招生;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等在本科三批招生。这些院校招收的小语种专业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以上所列院校是往年招生情况。2013年小语种招生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1.3.报考误区
  误区一 报考小语种专业不用参加高考。
  小语种专业招生方式大致分3种:第1种是提前单独招生。学校自行命题、考试,已被小语种提前单独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这种方式以往曾在京外一些省市实行过,目前已取消。第2种是在提前批次前录取。考生除了要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考试外,还要参加高考。目前,北外、北语、北二外等高校小语种招生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第3种,考生只参加高考,学校不再组织考试,录取是在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等进行。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的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次录取,北京考生只需填报提前批次的相应志愿即可。
  误区二 任何人都可报考小语种专业。
  不同学校对考生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北外2011年招生的小语种专业中,除俄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专业可招收英语语种和与上述专业相对应语种考生外,其他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北语小语种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北二外小语种专业不限考生高考应试外语语种。同时,并非英语学得好就能学好小语种,学习小语种专业的考生,还需要具备语言学习天赋。
  误区三 小语种专业好就业。
  总体上来说,小语种专业就业与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小语种人才紧缺,一些热门小语种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专业就业都好。个别语种就业情况并不如想象中好,专业对口度也相对较低。
  1.4.适合考生
  有学生认为既然小语种考试内容主要是英语,那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肯定适合学习小语种了。其实,那可不一定。小语种名目繁多,千差万别,有的语种发音很特殊,你英语学得好,不一定小语种就能学好。因为英语你从小学开始学起,高考时是以笔试成绩为主,而小语种是进大学才开始学,口语在学习课程中占很大比例。这时候,你已经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因此说学习小语种需要具有一定的天赋,如口齿伶俐,模仿力较强,对语言反应敏感等,光靠死记硬背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总让人觉得生硬。
  在学习小语种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此话未必科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小语种的难度。
  总之,学习小语种,首先要对小语种有浓厚兴趣。不要因为小语种专业热门或者就业好就盲目报考。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特别是小语种,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诵、练习,阅读大量文章。考生如果对学习语言没有兴趣,就算被录取了,入校后的学习也会比较枯燥。如果缺乏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坚持,会学得很痛苦。其次,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比较强。语言是用来交流和运用的,有的考生文字功底不错,但性格比较内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就不太适合报考小语种专业了。并且我们建议考生最好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感兴趣。
  因此,在此特别提醒考生,如果你唱歌跑调,五音不全,口齿不清,模仿力不强等,很有可能就不适合学习小语种,即使侥幸进入该专业,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深造,甚至还有留级和退学的可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