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太子死后还要立孙子为继承人呢?

为何太子死后还要立孙子为继承人呢?

熟悉历史的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佛门,当过和尚,是一个从平民底层奋斗并成功创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目光是毋庸置疑的。在太子朱标死后立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很大的原因我认为是出于儿子的爱吧,也可以看看我的具体分析:

1.爱屋及乌。太子朱标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在朱标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当做继承人培养。身为嫡长子又身负厚望,为人忠厚又孝顺,对朱元璋来说朱标是继任皇位的最佳抉择。而朱标的意外早逝,使得朱元璋爱屋及乌地把太子之位传给了朱标唯一的儿子朱允炆。

2.仁治天下。明太祖朱元璋说是一个草莽皇帝一点也不过分,从一个底层平民摇身成天下至尊,淌过多少鲜血,掠过多少尸体,可以说是从刀山血海上走过来。如此残暴嗜血的太祖却有一个一个温文尔雅、老实本分的太子朱标,对于朱元璋来说他的继位者必须是仁君、明君,以仁爱治天下,然而太子朱标却不幸早逝,同样温顺有礼的朱允炆便立为了太子。

3.长幼有序。为了避免皇权不稳,稳固江山和政权,朱元璋吸取历朝历代皇子互相残杀、争权夺位的历史教训,希望建立一个有序的传承制度。在”立长“和”立贤“的继承制度选择中,朱元璋认为立贤过于主观容易造成皇子的争权夺利,坚持选择”立长“制度。但是嫡长子朱标早逝,而孙子中的长便是朱允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5
朱元璋的太子死后立孙子为继承人,是因为如果立次子,三子就会想加害于次子,以此类推,最后不堪设想,所以皇室一直有立长不立嫡的规矩。
第2个回答  2019-10-04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讲究的是世袭制,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正统,朱元璋也是采取的这种制度,但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是朱元璋的十几年努力白费,这就像是康熙暮年的局面一样,个个藩王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夺得皇位,再加上朱元璋已老,所以急需寻找一位继承人,所以就挑选了他的孙子!
第3个回答  2019-10-04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仁慈宽厚,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可惜英年早逝,朱元璋就培养孙子朱允玟做了皇位继承人。
第4个回答  2019-10-04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长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次子朱樉病死。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三子朱棡去世。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
只要朱标(嫡)有孩子,朱樉朱棡朱棣(庶)就没机会。
因此继承顺序并没无异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