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一诗,记录了艾青乘坐渡船渡黄河到潼关去的心境。诗一开始就以四个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图。“风吹着黄土层上黄色的泥沙,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风吹着无数的古旧的渡船,风吹着渡船上古旧的布帆。”此刻的风陵渡口,处在一个风的世界里。
读这四句诗,我们仿佛置身河面,渡船在水上出没,耳边是船工号子,壮阔、悲凉。而它更深的层次,是以民族战争为背景的,有着战乱的潜质。接下来,诗人写了他在渡船上的心情。渡船在险恶的浪上颠簸,风一刻也不停地撕扯着布帆,生命被风浪掌控着,或许,即刻就会被鲸吞。
这感受是真切的,心理活动也是真实的。此刻,一切存在于侥幸中。然而,深藏在艾青心底的,是对光明永不妥协的追求。潼关,就在对岸,那就是他的目标,他就是冲着它渡河的。因为,潼关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风陵渡》
艾青
风吹着黄土层上的黄色的泥沙
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
风吹着无数古旧的渡船
风吹着无数渡船上的古旧的布帆
黄色的泥沙
使我们看不见远方
黄河的水
激起险恶的浪
古旧的渡船
载着我们的命运
古旧的布帆
突破了风,要把我们
待到彼岸
风陵渡是险恶的
黄河的浪是险恶的
听呵
那野性的叫喊
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
和鲸吞我们的生命
而那潼关啊
潼关在黄河的彼岸
它庄严的
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一九三八年初 风陵渡

扩展资料: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风陵渡》中诗人对现实充满信心。面对着苦难和斗争,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命运都赋予这时代,这祖国的土地。他向着“中国的农夫”、“土地垦植者”、“少妇”和“母亲”,诉说起自己这“农人的后裔”的“流浪与监禁”的身世和“憔悴”的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