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如题所述

(一)铺垫阶段(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一段时期内,“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情况连同其他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再有系统地向新中国介绍的条件与机会。”[6](P183-184)恰在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有了迅猛发展,出现了汉斯・摩根所、乔治・凯南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们创立的学说和推进的学科建设积极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拓展的需求。欧洲为获得安全保障而联合自强,一体化进程成为这一时期欧洲的主导研究议题,而政治关系决定经济关系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题内之义。与此相对照,中国大规模学习和引进苏联模式,忽视了政治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术界积累西方政治知识的进程被延缓。期间,中国领导人注重国际形势的分析和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研究国际政治的系所,但这种探索相比西方国际关系发展而言却是零星的、落后于时代脚步的。由此,北京大学袁明教授把1949—1978年的30年间称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断层”,认为这一阶段总体上不利于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
(二)制度化阶段(1991———2003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入新阶段。其发展历程表明,从社科院系统的研究探索转入大学课堂传授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因为注重学科建设本身就是大学的专职和特长所在,而且在大学课堂里讲授成熟的学科体系性知识是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1991年,袁明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国际研讨会,罗伯特・吉尔平、迈尔斯・凯勒等知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与会,就经济地区主义和国际体系变革等发表了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宋新宁在《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挑战・困境・出路》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尚无国际政治经济学”,但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教学科研需要,开办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全国教师暑期进修课程,并会同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讨论制定一项“八・五规划”的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从199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政治系和国际经济系全面开设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其中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跨国组织与跨国政治、东西南北关系的政治经济、亚太政治经济等。而北京大学也于1994年起为本科生开设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1999年该课程被列为北京大学骨干基础课。
(三)中国意识崛起阶段(2003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学术界研究的深入。原苏东国家加入西方市场经济体系,改变了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劳动力成分;90年代后期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1999年欧元正式发行、2008年底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震动了世界货币管理体系,使得世界政治经济进入新的大变动时期。21世纪的互联网革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化极大地拓宽了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的问题领域。受此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充分重视信息、价值、共识等等的内涵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环境、技术标准、互联网、转型经济体等新议题。西方学者积极推广冷战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分析工具,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复合的过程,同时随着复杂的社会效应。其间,经济渗透的扩展极大地影响着政治权力的分配,国内经济变革与国际经济变革交互影响,使得政治权力分配更趋复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