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老人都喜欢听京剧或戏剧,而年轻人听的少?

如题所述

老人喜欢听京剧,与其成长的环境、个人爱好是分不开的。

01成长环境:

大多数喜欢听戏剧的老人,至少年纪在五六十岁以上。处于这个年龄层里的人,当时娱乐项目匮乏,除了戏剧,似乎也没有太多其他娱乐项目。有人会说有电影可以看。电影最早在京沪两地盛行,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奢侈的娱乐项目。我们常常在民国剧中看到,只有那些富太太福小姐们,才会在闲暇之余去看电影。电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电影在当时的普及率并不高。

这正如我们这一代人对电视的喜爱。小的时候看《哪吒》,大了以后看《情定爱情海》,现在看《怦然心动》。电视剧已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今人们在闲暇之余,更多的选择看电视。

02爱好: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流传了几千年的戏剧文化,在电视电影的冲击之下,现在是一个小众化节目。民国时期涌现出不少戏剧大师,比如梅兰芳。也因此产生了不少戏剧爱好者,正是他们,将戏曲文化一代代流传。

戏剧戏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戏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说唱时用的都是文言文,要想看明白,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而电视剧更直白,都用白话文来演绎。相比较之下,电视剧显得简单直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1

人是一个习惯动物,老年人,年轻的时候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多的娱乐项目就是京剧,就像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喜爱电影,电视剧一样,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量,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就像你每次外食都爱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现在也会去看,所以他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习惯,而年青人从小缺乏喜剧这个环境,并且现在的年轻一代可以选择的精神活动非常丰富,即使接触到京剧,也不会停留太久马上会被新鲜的其他信息转移注意力。

京剧唱腔和念白无法直接听懂语言,即便听懂了还有古文一道门槛,剧情脱离当代生活。 无论是昆曲还是汉剧演化而来的念白,都和现代人打小儿学起来的普通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白话教育的结果是古文在印象中是一种要去“背诵”的东西,而不是去理解它,你能说出“海岛冰轮初转腾”指的是什么吗?

不过国家对于宣传京剧、昆曲这门艺术一直是不余遗力,而且现在宣传的形式广,流行音乐也会编入戏曲,让这门艺术能渐渐被年青人欣赏,还有偶像的力量,霍尊上台唱昆曲;京剧老生王佩瑜上综艺节目圈粉无数,也让这门艺术开始被年青人喜爱。


答主:米立,邀你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第2个回答  2017-10-23

京剧或戏剧,是咱们国家的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从前,看剧听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小时候,常常见到唱小戏的外乡人,背着一架锣鼓,到村里唱戏。他们唱完戏,会到各家各户里要些饭菜、馒头之类的。他们比叫花子多些手艺,因为他们能给村里人带来快乐,所以,大家还是很欢迎他们的。

虽然是这样,但唱戏的人社会地位并不高。1949年以后,从事曲艺活动的人,翻身奴隶得了解放,也成了国家的主人,有的还成了人民艺术家。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京剧和戏剧的地位,京剧成了高雅艺术,戏剧则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新样式。

国家的倡导,使得各种各样的戏曲样式,都有了机会得以展演。有了国家的支持,京剧和戏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像我们那个地方的地方戏,越调呀,豫剧呀,都整理出了许多剧目。也涌现了许多有名望的演员,比如常香玉、申凤梅、牛得草,还有那个唱小苍娃的那个男演员,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

这一茬演员生逢其时,在他们的艺术生命璀璨的时候,刚好赶上国家的扶持,又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和他们争宠。当他们老去,戏剧或京剧演员青黄不接的时候,咱们国家也开始了改革开放。电视上的综艺节目,港台的流行歌曲,来自日本的游戏,风靡全国。

在八十年代出生,在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辈人,自小接触的娱乐样式和上一辈截然不同。现在30岁左右的年青人,不正是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吗?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戏剧或京剧,想让他们在成年后,去喜欢京剧或戏剧,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3个回答  2017-10-23

大部分老人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戏剧、书法、杂技等传统艺术比较感兴趣,就算他们没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他们也能去戏班子听戏,去大街上看杂技表演。这样接触下来想不对戏剧感兴趣都难。

相对来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娱乐活动并不多,形式也不丰富。电视机在他们那个年代都很少见,一个村可能就一台电视机,而且还是黑白的那种。所以对他们来说,听戏剧或京剧就成了一种娱乐,一旦他们的长辈带他们去听戏剧,他们就能开心好久,甚至回来之后还能很骄傲的跟小伙伴们炫耀说:“嘿,我今天跟我阿爸一起去听戏剧了,听的……”。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静下心来去听戏剧,他们宁愿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全国各地的旅游,去逛街都不愿意听戏剧。甚至他们会认为听戏剧是一件很掉份儿的事情。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年轻人娱乐活动比较多,而戏剧的枯燥乏味会使他们失去继续听下去的乐趣。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手机看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或者说是用手机打游戏。就算你逼着他们去听戏剧他们也不会听的,除非是从小经过戏剧熏陶的人才会去听戏剧。

大家都知道豫剧是河南的戏种,但是我们身为河南人很少去听豫剧,除非是每年的三月三,村里才会搭戏台子,唱戏,就那样去听的也没有多少,大部分都是老人,年轻人就算去也是去凑个热闹,不是专门去听戏剧。

第4个回答  2017-10-23

我奶奶就特别喜欢听戏,各种戏都特别喜欢听。好像老年人都比较喜欢听戏,因为在她们小的时候,能够听一场戏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娱乐了,那个时候由于社会的原因还有政治的原因。可能各种娱乐项目都比较少。所以,戏曲对于她们来说就像我们现在去看演唱会一样的感觉。

我的朋友说她的爷爷和奶奶只要闲下来没事儿的时候就会一起到集上去听戏,因为那有一个戏班子,定期会表演各种各样的戏,不管刮风下雨她们都会特别开心的去听戏。

对于老年人来说她们接受不了我们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听不惯我们听的歌。他们觉得这些歌都听不懂,就像我们觉得戏听不懂一样。

我就不喜欢听戏因为一句五个字的话,在戏里能唱十分钟,听的让人特别的着急。

我问奶奶为什么喜欢听戏,奶奶说因为每一出戏,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听戏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是有情节的。不像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我们听歌曲听的是一个旋律。经常会看到老奶奶们听戏的时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但很少看到我们听歌的时候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可能这就是国粹的力量,我们这一些年轻人被西方的文化同化的太严重了,已经快要忘记去欣赏一些国粹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受到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思想观念也不一样,所以接触到的东西也就是不一样的。但我觉得年轻人还是有必要去接触一下国粹,毕竟它是很有内涵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