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眼中的鸟和淳于髡说的鸟各自寄托着他们怎样的想法

如题所述

庄子的三只鸟,人生三种大境界
1、第一只鸟:海鸟
庄子说:因为不把鸟当鸟。鸟儿应该吃虫子、吃鱼,活在大海或者森林。达官贵人喜欢的玩意他不喜欢,它喜欢的玩意,达官贵人们也不喜欢。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实际上,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别人的意志之上。这是鸟的自由,也是人的自由。
2、第二只鸟:凤凰鸟
庄子的朋友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有人传播谣言,说庄子要来梁国抢宰相之位。
惠子很害怕,于是下令整个梁国搜捕庄子。庄子亲自去见惠子。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
在庄子看来,人生于天地之间,摆弄金钱,汲汲于名位,实在是无聊。
自古以来,欲望太多的人,多半不能成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心是有限的,装得下功名利禄,就装不下志向和抱负。金钱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懂得知足,学会简单,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贵。
3、第三只鸟:大鹏鸟
北冥有条很大的鱼,能变成一只大鹏鸟,遨游千里。但是就这样的大的鸟,也需要凭借风才能飞行。
庄子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便在于此,只要“有待”,便不能自由。依靠的东西越多,想要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发不得自由。
这只大鹏鸟在后世被李白当做自由的图腾,而实际上,在庄子眼里,大鹏还远远没有自由。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人应该做物的主人,而非奴隶。控制自己的物欲,学会享受精神的富足。就是少一些欲望,少一些心机,多一些灵魂的自得其乐。
当然要想真正求得自由,人还需要放弃“我执”。人所有的痛苦,无非是因有“我”。
庄子在《逍遥游》的最后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人有自己的意志,自然有自然的意志。
舍弃个人的荣辱得失,舍掉自我的执念,尊重天道,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自由。
懂得尊重别人,不会因为理念的不同折腾别人;学着简单生活,不会因为名利折腾自己。学着顺其自然,不要因为执念而折磨自己。这样的人,内心丰饶富足,惬意安宁,自得其乐。
淳于髡所说的那只大鸟
齐威王当政初时,“好为淫乐长夜之饮”,国政荒乱,群臣莫敢谏。淳于髡针对齐威王好隐语的特点,对齐威王说:“国中有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齐威王明白他的用意极其惊讶,用隐语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振作起来,治理朝政,收复失地,使齐国又强大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