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论金庸的小说?

如题所述

曾有学者指出,判断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大众影响力,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所创造的人物、语言有没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像林黛玉,意思就是指她多愁善感,而不需特别注释说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据说,金庸的《笑傲江湖》在许多东南亚国家连载时,甚至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议会竞选,议员争辩时直接就说你这个人是岳不群,或者是左冷禅。不少人平时也说,你这人像韦小宝,或者某某人和某某人“华山论剑”,说这话时,既不需要解释韦小宝、岳不群是谁,也不用解释“华山论剑”是什么意思,这表明金庸小说所创造的人物和语言,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金庸小说还称得上在另外一种路径上创造了中国文学某种不凡的高度和影响力。比较金庸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你就会发现,金庸在当时的武侠小说中所显露出来的自由主义精神,是多么难得。
金庸的小说创作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欧阳锋的蛤蟆功所伤,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面呆了七天七夜,每时每刻都惊心动魄。金庸说,这种写法是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影响。戏剧的特点就是在非常有限的舞台上,要把人生的各种冲突、各样的人安排上来,这种叙事方法,是中国传统小说所匮乏的。
同时,金庸还传承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金庸小说在语言上颇具古白话小说的神韵。他不仅长于讲故事,在构造情节、塑造人物,并追索生命的价值方面,他都是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不能因为他的小说通俗,就否认他写作中把通俗小说雅化的努力。金庸的雅俗共赏不该成为他的弱点,他是真正走通了一条创造性与大众性相融合的写作路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5

很多人看金庸武侠剧记不住剧情,一般我只看一遍,几乎能把至少60-70%的剧情记住。

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般武侠剧都会有明线和暗线,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间接呈现人物活动或事件的线索叫“暗线”。
还有就是主线和副线,主线是小说故事发展的主要大纲,主线一般贯穿全文,副线是小说故事主线的分支情节,副线只是插曲。
这些都属于基本常识,无论你想干什么,都要尽可能做到专业,专业的优势往往是业余望尘莫及的,也是一个人唯一而持久的优势。

如果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金庸小说是最好的通道,《射雕英雄传》主要传递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里侠客为大,郭靖、杨过、张无忌都是大侠,大侠在现实中存在吗?
人的共性是趋利避害,谁也无法对抗人性,人性只能满足,无法征服,这些舍身取义的侠客只能作为一个雕塑矗在那里,供人们瞻仰,同时让我们的侠客精神有地方寄托,这就是武侠剧经久不衰的原因。
侠客的归宿大同小异,说的残酷点就两条:要么死,比如郭靖、乔峰等;要么归隐,比如张无忌、杨过,江湖上只留下他们的传奇。
他们都是英雄,英雄大多都以悲剧收场,历史上还有一个典型,就是岳飞,这是一个人神共敬的人,从小到大,他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2个回答  2017-10-25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金庸的武侠小说,一般小说重在故事的情节和趣味性,可金庸的却不容,他写的不是武侠小说,小说只是载体,他用这个载体在“传道”,很多人只看到武侠这个载体,没看到他通过载体传递的价值。
  也就是说,无数人只是把金庸的小说当武侠剧看了,实在有些可惜,金庸的小说是把人的一生都给写明白了,不同的人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现实中的结局和武侠中的结局差别并不大,只是武侠小说中用了略微夸张的写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