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备考:简介综合分析现象题

如题所述

结构化面试主要包括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组织管理、综合分析、自我认知等五大题型,其中综合分析题中包括两个小题型,分别为综合分析现象题和综合分析观点题。在这近几年的考试中,从考频的角度可以看出综合分析题现象类考频非常高,而且近两年吉林省考中,综合分析现象题在每天所考的四个题目中,会占两个,显而易见综合分析现象类的题目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题目。

一、题型判断

当题目中出现某个社会现象,让考生对这个现象谈谈看法的时候,这样的题目就是综合分析现象题。也就是说综合分析现象题的题型判断有两个标配:第一,给定某个社会现象;第二,在问法上会问怎么看;一旦出现这两方面就可以确定题型。

二、作答思路

综合分析题的思路包括四个步骤:扣题——分析——对策——升华。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各个环节的作答方法。

(一)扣题

作答的时候首先需要阐述这个现象产生的背景,在点明这个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对本质的定位,决定我们作答这个题的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必须确定好这个现象的实质说的是什么,最后需要说出考生对这个现象及所反映本质的态度、看法、观点。

(二)分析

分析的环节主要是分析这个社会现象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原因,为了保障作答的逻辑性,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主体法或者维度法来分析,以保障答案清晰,表达过程中能更加顺畅。分析的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过多回答原因。

(三)对策

对策这个部分在整个题目回答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回答的时候不要回答的过于空洞、宏观,必须把宏观对策和微观对策相结合,以此来扩充答案,并且能使答案更加充分,答案呈现状态更加丰富。

(四)升华

升华部分作为结尾是题目的一部分,对题目的结构完整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收尾升华的时候为了体现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价值观,通常结尾都要结合自身的公职岗位谈践行。

三、例题印证

游客在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区旅游,突遇暴雨而后与外界失联,之后政府耗资几十万将他们救出,而后只对每位游客收取一千元的费用。对于谁来买单你怎么看?

【题型判断】通读题干给了游客旅游遇险,政府花费巨额拯救的现象,问法为怎么肯,所以,可以判断这是一道综合分析之现象类题目。

【答题思路】

按照我们对于综合分析现象类的解题思路:扣题----分析----对策----升华。

首先,可以指出事件的相关背景。

其次,谈谈这种现象的危害。

再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给予具体的操作措施。

最后,呼吁号召,总结提升。

【参考解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提升,人们的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同时,各地经常出现驴友探险被困事件10月5日,17名驴友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长滩河自然保护区露营遇险获救。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17名“任性”驴友每人处以1000元罚款。并且救援费由探险者出。

对于该事件,我们应理性看待。一方面首先,无论驴友是否违法,政府和警方都有救助的义务。另一方面,驴友闯入核心区探险,已违反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规定。罚款并非没有法律依据。罚款未必能彻底遏制类似违法行为,但至少能起到警示作用。

驴友被困,政府组织救援,这样的事件不但影响游客的生命安全,也浪费了相关资源,近年来,各地驴友被困、遇难事件多有发生,除了不可抗力原因,多数与驴友装备不齐全、准备不充分、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同时我国有关户外探险活动的法律条款几乎空白,事故发生后的问责机制还有待完善,所以导致相应救援费用谁买单出现争议。

解决好此类事件,应从如下几点出发:

第一、加强旅客和探险者安全意识,出游时装备和准备一定要充分,同时出游地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对于救援费用,把救助费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公共资源支出,也就是社会法定义务范围内的救助,另一个则是非公共资源支出,

在救助过程中,医院、专业救助机构,甚至政府非救助相关部门、热心群众投入了人力与物力。对于相关救援费用,非公共资源支出部分应当由获救驴友全部承担,即使政府为之垫付,也有权力与义务向驴友追偿。按照国际惯例,在民间探险活动中,这些由搜救产生的费用应当由搜救活动的提出者及被搜救者家属负担。

第三、对于合法探险的驴友,公共救援后应有必要的买单规则和机制;而对于非法违规者,公共救援除了应有的成本支付之外,还应当增加“罚单”,以惩戒这种突破底线享用公共资源的行为。这样才能体现出法律的权威和公共道义的约束力,也符合大家公认的社会规则和市场规则。

当然,“救援罚单”的目的不是为了有此一罚,也不是一罚了之。事后再怎么严厉的处罚,也只能是管住那些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或者知错就改的人,只能是对目前尚不完善的野外探险与救援机制形成一定的倒逼效应,还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紧迫现实问题。为今之计,关键在于从源头出发综合施策,及时出台对于野外探险与公共救援领域的相应规范,以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让越来越多的驴友三思而后行,从而促进真正合法专业、有效管理的野外探险活动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0
其实,对于现象类的综合分析,我们在作答的时候,除了要能够鲜明、准确的表达自己观点之外。更需要的是考生的分析能力,紧紧抓住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影响等要素,并能根据这些要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对策,就会在面试中综合分析的版块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
【题目】小峰的爸妈很支持他考公务员,让她连续考了6年,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中公参考答案】小峰在爸妈的支持下连考6年公务员的行为,只是我国当前公考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逐年递增,公考热也成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全面的看待。【破题表态】
首先,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传统,而如今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是意味着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一方面,公务员拥有国家赋予的权利,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直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参与国家的管理,处理和社会公共权力相联系的事务,在全社会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公务员也因在经济建设中通过参与政府决策获得较高的人生价值的体现,因其职业的崇高性而获得大众的爱戴和尊敬;另一方面,公务员的稳定性优于其他行业,有“铁饭碗”之称。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流动风险”基本消失,工作稳定性好是公务员被追捧的原因之一,加之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养老和医疗医疗虽已采取政府和个人分别负担的积累与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公务员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仍要要比其他参加社会保险相同人员的养老金高很多,这使得综合而言公务员具有比其他行业更优越的待遇和保障。有相当多的年轻人把报考公务员作为择业的第一选择和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原因分析】
其次,近几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从2001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由115万增加到727万,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就业市场存在着供需矛盾等因素,全社会的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在日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甚至作为通向就业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被很多人向往和追求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公务员考试费用不高,也存在在很多盲目跟风者,他们在就业不考虑个人兴趣,只是不放过任何可能就业的机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人因把考上公务员作为唯一的就业途径,出现了屡考屡败,屡败屡战的不正常现象,历时数年损失巨大。丢掉了专业,错过了其他就业机会,损失了大量精力。【影响分析】
为了更好的给公考热降温,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应该加大就业指导的投入和力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对广大毕业生和求职者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考生在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过程中应消除对公务员这一职位的认识误区,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要考虑自身素质与公务员要求是否匹配,进而理性报考。【宏观对策阐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