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版红楼梦的影评,紧急啊,在线等

继续关于旧版红楼梦的影评,在线等

早在1979年,导演王扶林去英国访问的时候,看到莎士比亚剧作被大量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就产生了拍摄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念头。回国以后,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电视台领导和红学家们的支持。1983年2月成立了筹备组,5月成立编剧组,8月成立顾问委员会。1983年2月成立筹备组;12月完成剧本初稿。1984年春夏,剧组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的一百多名演员在此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才艺。经过几次录象,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了各自的角色,进入拍摄阶段。历时3年大功告成,于1987年在央视开播。此后,这部电视剧被称为87版《红楼梦》。 当时,《红楼梦》的拍摄不光是央视的任务,而成了整个红学界的大事。几乎所有的红学名家都参与其中,大师级的权威都成为这部电视剧的顾问。从开始做提纲,一直到剧本出稿以后,逐一征求专家意见。一直到后来选演员,办学习班,红学家们付出了辛勤的劳作。 导演王扶林头上始终顶着巨大压力,他回忆说,“我在电视圈工作了50年,从1958年5月1日投身电视事业,当时中央电视台还叫北京电视台,一直到现在。筹拍《红楼梦》时,央视既没拍过古典作品,也没拍过文学名著,大家怀疑能不能拍成、拍好。红学界有各种说法,争得面红耳赤,学术是非是多,投入到这个领域里头是自找麻烦。当时剧组的工作人员专业的少,东拼西凑,人家看不起。一看演员,十七八岁,十八九岁,有的专家问其中的演员说你看过《红楼梦》没有。他说我看过小人书,专家就说了,你看过小人书就来演《红楼梦》的十二钗,你这不是糟蹋《红楼梦》吗?但是我心里对这个问题是另有答案的,一件事情总是从无到有,他不是没看过吗,我办一个学习班,就教他读书,读一遍不懂,读两遍,读两遍还不懂,有专家辅导,给你讲人物,让你学习琴棋书画,让你选择接近你的角色,你做小品给我看。通过这个学习班,你了解了书里的人物,我们也了解了你这个演员怎么回事。如果这个《红楼梦》连80年代青年人都读不懂的话,它能成为名著吗?它早就失传了,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我虚心学跟着专家学,用他们研究成果武装自己,一方面战战兢兢,一方面又有一股志气,非得拍出来给你看看。当时没有那种我要通过《红楼梦》出名、得利的想法,我说把它拍完就不简单了,不挨骂就更不简单了。” 《红楼梦》的创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收尾。它本来是个大悲剧,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后40回不是这样写的,沐皇恩、延世泽,兰桂其芳,成了大团圆的结局。周岭认为,“这实际上把《红楼梦》的高度降低了。我们改编到80回以后就写不动了,因为人物变了,矛盾不见了,接不起来了,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还有一个疯癫的贾宝玉,怎么办?我们非常佩服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负责人戴临风和阮若琳,他们拍板同意我们的改变原则,就是根据人物发展、情节推进的自然逻辑,根据原著前80回正文的伏线,根据现在能看到的脂砚斋批点的版本,根据《红楼梦》学术界多年研究成果,尽可能合理地把80回以后部分构想出来。忠于原著,重视续作,凡是合理的内容一概保留,不合理的部分把它还原成素材,能用多少用多少,按照这个原则把剧本完成了,这个剧本是经过了全体专家的审阅。” 《红楼梦》于1984年9月正式开机,于1987年上半年制作完成。跟《西游记》相比《红楼梦》开机较晚,而完成较早。36集《红楼梦》播出以后引起巨大反响,但并非喝彩声一片。王扶林至今仍记得描述当时收视反应的两个词:毁誉参半,差强人意。有说好的,竟然把这个《红楼梦》拍出来了,不容易,但是一看呢不够深刻,味不够,叫毁誉参半。电影《红楼梦》出来以后,慢慢的舆论有点变了,觉得电视剧《红楼梦》不错,身价慢慢高一点了,到了中央电视台搞《红楼梦》剧组相聚20年再聚首,说已经播了700多遍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剧《红楼梦》的声望越来越高,被说成了“经典”,但谦虚的王扶林表示“不敢苟同”。他说,“我不是故意卖乖,你想我《红楼梦》也就是读了一年,研究它的学术成果,拍了两年半,后期制作一年,就这么一点时间,你说我对《红楼梦》能了解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再加上当时这些演员都十七八岁,他们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理解,要把人物的韵味演出来差距很大。欧阳奋强出了一本书叫《记忆红楼》,扉页有一个作者介绍,说他创作的贾宝玉不可超越,我准备给他提醒一下,再版的话把这几个字去掉,你只能说比较尽心尽力完成了角色,说不能超越就太过了。87版的《红楼梦》只能按照冯其庸先生的评价:这是《红楼梦》小说有史以来最大的普及。当时确实书店里的书抢购一空,这是对的。以前都是折子的、片断的表演,我们是全本搬演,第一次把《红楼梦》的人物在屏幕上定了位。” 编剧周岭也说,“大家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小说,实际上是全国人民在补古典文化课。周世昌先生在电视剧《红楼梦》播出之后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对这部剧最经典的评价,他说‘收尾全龙第一功’,说这是《红楼梦》改编以来唯一的完整作品。而且,《红楼梦》的意义超过了这部作品的本身,它给后边的一系列名著改编铺了一条道路,它是打头阵的,引发了一系列名著改编的现象。” 周岭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回忆起来,毕竟是20多年前的作品,是一个时代转换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有很多缺憾。那个时候‘文革’结束不久,左的思潮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比较保守。按照当时的一个要求,这个作品只能拍成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品,它的浪漫主义部分简直匪夷所思,这种新奇的想象力都没有表现,不可以表现,甚至连梦都不能写,绛珠仙草,神瑛使者,太虚幻境的故事都没有,更不要说所谓迷信色彩的东西,统统不许出现。这就使作破的完整性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87版《红楼梦》36集,国家出资350万,潍坊农民资助300万,总共650万把这个戏拍完了。那个时候物价便宜,好多地方都不要钱。剧组的一些老人曾说起,现在不比当年了,所到之处你别说是“中央电视台”的,就是把电视台去掉说你是“中央”的,也得交钱。如今,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已经关机,一共50集,总投资1.18亿元,每集平均200万元还多。 说起经济账,王扶林感慨地说:“如果《红楼梦》现在拍的话,我绝对是大富翁,但是那时我跟一般的国家干部没什么两样,除了一点补助,还有一点很低的稿费,大概一个月二、三百块钱。看着现在有些比我差的人都住在别墅里面了,我也有羡慕的感觉,但是我觉得他如果不努力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事业这个东西是不饶人的,一部戏20多年了还在那里播,这对我是最大的告慰。” (2)三个文学青年 87版《红楼梦》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首先是它在演员的选择上下足了功夫。当时,经过认真的研究,剧组确定了用无名新人而不用知名演员的原则。 编剧周岭回忆说,“刘晓庆演王熙凤就吃亏了,邓婕演王熙凤就占便宜了,刘晓庆要调用很多手段来说服观众这是王熙凤,这不是刘晓庆,邓婕不需要,她出来是个陌生的脸,大家只要根据自己的内心参照戏进行对比你接受不接受就行。《红楼梦》播出以后,大家虽然觉得很陌生但是耳目一新,虽然跟自己的印象不完全重合,看一段时间以后差不多就全接受了。根据周世昌先生的考证,从贾宝玉出生到故事结束,跨度是15年,书中人物多数是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年龄段,都是小儿女态。最早曾有这样的动议:从小学中学当中选演员,但由于各种困难没能实现。最后确定演员的时候,薛宝钗的演员争论比较激烈,张莉年龄感比其他人显得小,如果用她作为一个标准,其他人压成她的弟弟妹妹就好看了。” 王扶林更是为选角煞费苦心:“演员们当时都是中学毕业,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文化底子很薄,但是我选演员必须年龄小,因为宝黛钗她们在黛玉进府的时候,她们也就是十来岁左右,这个你不能违背。如果找一个20几岁的明星来演,很多戏没法演,它有很多打打闹闹,儿童嬉戏的那种东西,你要成人来演就变成调情了,味道就不对了。” 中央台要拍《红楼梦》的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们纷纷想办法争取角色,有毛遂自荐的,有找人推荐的,有写信求角的,有跑到北京的,种种不一。 陈晓旭是辽宁鞍山话剧团的演员,当时18岁,她能入选是因为她的别出心裁的自荐信。信里有两张登有她自己作品的剪报,一张画报封面,还有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照片上的姑娘摆了一个标准的“文静”POSE:手抚着胸前的辫梢,一只手支撑在背后,坐在一片绿草坪上,显得恬静、秀美、纤弱。姑娘在信里表明自己想演林妹妹,而且对这个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也谈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卑不亢,娓娓道来。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写的一首诗《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家住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虽然当时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但是看完之后觉得确实很经典。《红楼梦》真的是一部好看的书,值得观赏。我觉得87版本的红楼中的人物已经深入人心了,陈晓旭、欧阳奋强、东方闻樱一个个演员的面貌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特别是林妹妹的扮演者晓旭,她虽然已经芳魂长辞潇湘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晓旭,永远的黛玉。古典的面孔,齐腰的长发,瘦削得似乎弱不经风。当她默默的望着你时,那眸子里又分明满含忧郁,这就是林黛玉,也是陈晓旭。当她一遍遍的映入观众视线时,人们也分不清,那个满含忧郁的女孩是林黛玉还是陈晓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