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7,38回中诸葛亮的形象是怎么样的?与隆中对比较阅读,看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

么不同?做出一个500字左右的小结!快快快,感激不尽!

摘要:历史小说是在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文学作品的虚构,虚构的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以教育和娱乐大众为目的。

关键词:历史;小说;比较;虚构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文中有关“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国隆中对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也有相关描述。因为前者是史学志书所以就客观求真;后者因其是历史小说因此也就有了在前者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和创造。关于这个问题教材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留有一个研讨题,本文也想就这一问题通过两者的比较阅读来分析一下历史小说的艺术创造。

从大的方面来看,小说《三国演义》与课文《隆中对》比较有以下三处艺术加工:

一、《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去隆中拜谒诸葛亮时备下了厚礼。后来第三次在隆中见到诸葛亮时,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1],孔明方受。不仅如此,在最后一次去拜谒诸葛亮之前刘备更是“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2],这些细节都是表现了刘备求贤之诚心。《隆中对》中并无此情节。

二、《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去隆中之前,又遇司马徽再为刘备荐诸葛亮,说诸葛亮不当比管仲、乐毅二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3]。再次侧面突出了诸葛亮济世扶危的贤能之才,更加激起了刘备思贤若渴之情,为下文的三顾茅庐做足了铺垫,也更加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隆中对》中并无此情节。

三、《三国演义》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叙述的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详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刘备等人三顾茅庐,遇人共五位才得以最后见到了卧龙,时间也从头年深秋到第二年初春历半年,其中一波三折。为见诸葛亮,刘备等人算是费尽周折。小说就此情节有洋洋五千余字的描述极尽戏剧色彩。但在《隆中对》中,对这一我们后人耳熟能详倍加推崇的历史事件却只有“由是先主遂谒亮,凡三往,乃见”[4]寥寥十二字!可见小说的作者在这一情节上所做的艺术加工之大。为什么小说家要对这十二字的史实做如此见功夫的艺术加工呢?我们不妨看一下他主要的笔墨所至:

1.刘备等人每次到隆中所遇之人都较为傲慢。如童子,第一次见到他时刘备说明来意后,童子说“先生今早少出”,刘备问:“何处去了?”答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又问“几时归?”童子答“归期亦未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再如第二次去隆中见到的卧龙之弟诸葛均,当刘备问诸葛亮何处闲游去了,他回答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道僧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第三次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才正睡白日觉。刘备一直在其旁边拱立几个小时,等到其醒来时,他却又是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又是半天功夫入后堂更衣整冠,实在是耍足了架子,做足了大腕儿!这些描写一方面为充分表现诸葛亮这一传奇人物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从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现了刘备能礼贤下士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品质。

2.顶风雪冒严寒刘备一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造访,却屡屡扑空。这期间,随行的关羽、张飞都表现出过不满情绪,认为诸葛亮是一介村夫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张飞更是要只身一人去隆中,用麻绳把诸葛亮缚将来。在最后见到诸葛亮,亮长睡不醒时,张飞更是急得(大怒)要去屋后放把火看他起不起。这些情节更是从侧面为写刘备这个人物服务,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爱才惜才、思贤若渴。同时也不失时机地为张飞性格的火爆刚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又书了一笔。

总之,通过以上阅读比较可以看出:

一、 史家以务实求真为原则,不夸张、不妄言,是对历史忠实的记载与再现;而小说家则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努力让故事更生动引人为目标,对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化的虚构加工。

二、 “历史小说化”[5]的历史演义小说其创作的目的是“以史为本,并敷衍其大意,达到以史为鉴,教育和娱乐民众”[6]。因此,《隆中对》中“由是先主遂谒亮,凡三往,乃见”十二字的记载在罗贯中笔下便驰骋想象、渲染夸张“敷衍”出几千字的精彩,使“三顾茅庐”“成为《三国演义》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段文字”[7]而为妇孺皆知,可谓其“教育和娱乐”目的达到极致。

三、 历史演义小说是在以史为本基础上,真实再现历史的同时,根据文学创作的规律大胆地进行适当的艺术虚构,正所谓“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如《三国演义》中根据《隆中对》记载的刘备屯新野、徐庶荐孔明、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基本史实框架重点艺术化地虚构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对于“隆中对策”时刘备的问策和诸葛亮的对策,小说基本上引用了《隆中对》的史料,体现了历史小说创作忠于历史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历史小说实际上也普及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四、 历史小说中的虚构情节是为塑造典型人物服务的。小说中“三顾茅庐”这一经典故事经过罗贯中的想象铺陈可谓是情节曲折丰满,可以说既充分塑造了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特点,同时也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表现了关、张二人不同性格,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这或也是历史小说比史志资料更吸引大众的一点原因吧?

五、 《三国演义》的虚构也有过度夸张、主观虚构的问题。比如在写到刘备费劲周折第三次终于在草堂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昼寝未醒刘备拱立一旁几个小时,而诸葛亮醒来之后已经由童子口中得知“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的情况下,依旧招呼未打转入后堂更衣又是半晌才出来迎见刘备。在刘备几番恳请之下终于向诸葛亮问“策”之后,一再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而诸葛亮坚辞不往,最后刘备又是一番痛哭流涕最终才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小说家为了塑造人物而像如此夸张似乎有点儿过度而不近情理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至于因罗贯中在小说中所秉持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所以更是主观虚构极力美化刘备之忠义贤德而丑化曹操之奸诈狡猾。对于相当一部分习惯于通过历史小说来了解历史的读者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误导,这也是曹操一直有颇多骂名的原因。正像鲁迅先生所指出的“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8
问题似乎没写完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