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样变成的?

人是远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猿,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从灵长类进化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人和猿有一些血缘关系和共同的祖先。大约6500万年前,一块宽约16公里的大陨石今天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造成了一场灾难,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包括恐龙,都灭绝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尚不确定,这只占了它们)和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原始哺乳动物在灾难中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迅速进化形成人类。



扩展资料:

人类祖先的诞生: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约16公里的陨石袭击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当时,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已经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原始哺乳动物生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它迅速进化。

大约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以放射状方式迅速进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如狐猴、眼镜猴)分化出来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进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进化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人的形体也是演化而成,如四肢,由于常用前肢携物、劳动,后肢就承担了行走的任务,逐渐就进化到直立行走。有人根据这个学说,甚至推测人的祖先是一只断了前肢的“病猴”。前肢既断只好用后肢行走,进而将这个特点遗传给后代,逐渐演化成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中国人从小就受着这样的熏陶:大量科学事实证明,人起源于动物界,人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但是,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已经超出了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改造者。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甚至哲学家,他们根据化石的发现,为人类描绘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阶段。 众说纷纭的新假说 加拿大博物馆洛索博士认为:“在地球上,首先发展智慧的生物应是爬虫类动物,恐龙就是其中最重要者。”7800万年前,有一种身高约1.5米的长尾肉食恐龙,有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类人猿”所拥有的许多特性。洛索博士还把他推想中的这种高级智慧生物称为“类人恐龙”。 有人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事实,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说。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一书中,作者更大胆提出:人是基因重组的产物,人是其他高级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件产品,人是“上帝”的实验品。他认为,太空人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将这些基因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后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又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6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 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人与猿同祖理论首次被赫胥黎提出来了,这比拉马克的猿变人论又前进了一大步,是对人类起源认识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871年,达尔文指出:人类是在新生代第三世纪末由冰河时期高度发展的类人猿进化来的,由于它们也向另一方向发展,即进化为现代的类人猿。以此来证明,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关共同的祖先。 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恩格斯在1896年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人不仅仅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而且是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转变过来的。由猿转变为人与一 般动物的进化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劳动影响了人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语言器官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完善的现代人。由于人类能够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生物学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范围,进入人类的社会及其历史的领域。 然而这个逐代积累的力量 来自获得性遗传。可以说,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恩格斯叙述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解释劳动创造人的生物学机制上都沿用着获得性遗传说。 而分子进化论则认为:类人猿是一个物种,人类也是一个物种,两者的转变过程应当符合于生物学的基本规律,即突变中选择、隔离等,劳动只是一种选择因素。还有的人认为劳动不是决定人的主要因素,决定因素是类人猿的遗传物质改变。 人类可以为自己设计出更高级、更合理和更完善的性状,并按照遗传物质的运动规律来改造人类的遗传本质。
第3个回答  2014-04-26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 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人与猿同祖理论首次被赫胥黎提出来了,这比拉马克的猿变人论又前进了一大步,是对人类起源认识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871年,达尔文指出:人类是在新生代第三世纪末由冰河时期高度发展的类人猿进化来的,由于它们也向另一方向发展,即进化为现代的类人猿。以此来证明,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关共同的祖先。

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恩格斯在1896年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人不仅仅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而且是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转变过来的。由猿转变为人与一 般动物的进化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劳动影响了人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语言器官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完善的现代人。由于人类能够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生物学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范围,进入人类的社会及其历史的领域。 然而这个逐代积累的力量 来自获得性遗传。可以说,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恩格斯叙述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解释劳动创造人的生物学机制上都沿用着获得性遗传说。

而分子进化论则认为:类人猿是一个物种,人类也是一个物种,两者的转变过程应当符合于生物学的基本规律,即突变中选择、隔离等,劳动只是一种选择因素。还有的人认为劳动不是决定人的主要因素,决定因素是类人猿的遗传物质改变。

人类可以为自己设计出更高级、更合理和更完善的性状,并按照遗传物质的运动规律来改造人类的遗传本质。
第4个回答  2014-04-26
人的老祖宗是古猿,由于森林逐渐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下树在陆地上活动,经过几万年的进化,形成了人。而另一部分古猿就进化成了今天的猴子、狒狒、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