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代奠定了科举制度的基础
唐代初年即已开科取士,并逐渐制度化。其特点是:
第一,考试科目由杂乱而逐渐突出了重点。唐代所开科目,先后有常科、制科两大类九十多科。制科是皇帝因特种需要而临时设定的,对象是少数著名人物,科目、时间均临时确定。因对象特殊,又属非常措施,所以被视为“非正途”,吸引力不大。常科有数十种,有些科因条件特殊,生源有限,或很快停止(如秀才科),或只偶尔举行(如童子科)。举行得最经常、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明经、进士两科,几乎年年开设。这两科中,进士科最难考,录取比例只有百分之一,但以诗、赋、应用文写作为主的考试方式,比明经的考帖经、墨义(类似填充和默写)更能显示应试者的才能,所以进士科出人才最多,特别受推重,以至“缙绅虽位极入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进士科的这一特点,为后世进士科独盛奠定了基础。
第二,确立分级考试制度。一级是乡贡,即州或府对属下所送人才进行考试,合格者称举子或举人,贡于尚书省。国子监等中央学校或地方学校的生徒,学校考试合格可以直接贡送。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基本上是在每年二月,考场内用插棘的席子分隔,日夜进行。每次录取以二、三十人为多。
第三,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另一类是不在校的自愿应试者。考生没有年龄限制,一次考不取,可以一直考下去。但有资格限制,工商子弟、衙门杂吏、三代内有重大罪犯及守孝者不能应试。
第四,授官。进士及第分甲乙等,明经分四等,这都只是取得做官资格,并可免除徭役。正式当官还要经吏部铨选,初授官只是自从八品下至从九品下的最低官阶(唐代官阶分九品三十阶)。进士初授官阶虽低,但因是。正途”出身,以后升迁相对容易。到唐代后期,科举出身的官员虽在总体上仍占少数,却是影响很大的一支文官队伍。
第五,唐代科举,实际上是考试与荐举相结合,荐举人的作用很大。所以举子在考试前,先要向权责显要“投刺”(类似名片)、。行卷”(成卷状的自作诗文),请求推荐。因此,权势者对科考的干扰极大,科场弊端多半由此而起。新进士与知贡举(主考官)之间自然形成。门生”座主”的特殊师生关系,这又是唐代竞争迭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科考在宋代的发展
宋初基本沿袭唐制。陆续进行了许多重要改革,使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第一,宋太祖开宝六年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因而形成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时又将及第进士分为三甲(等)。自宋英宗时起,乡试、会试都定为三年一次。殿试制度确立,新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唐代的门生座主及推荐制均被废止,这有利于平等竞争。
第二,陆续建立和完善了糊名、誊录、锁院,隔帘等保密规则,严格了勘磨(复查)制度。考试只在白天进行,考场管理走向严格。省试考官的官阶提高,分工也更细。
第三,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录取数量大增。白中期后每科都录取三、四百人,最多时超过九百。新进士立即分甲授官,初授官阶比唐代明显提高,由此形成宋代的文官政体。
(三) 元代科举的民族歧视
元代科考只举行十六次。录取人数比宋代少得多。但最大特点是把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为右左两榜,前者要求低,后者难考,具有明显的民族歧视性质。
(四) 明清两代的新变化
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的方式基本相同,进士科成了唯一的常科。和前几代相比,明清两代又有以下主要变化。
第一,参加科举必从入学开始。学校有两类,一类是中央的国子监,只有贡生才能入学。
一类是县、府州的地方学校,在科考中达到一、二等,才能参加乡试。各类学校都有定额。朱熹注《四书》、《五经》是钦定的学校教材。所以,入学必读孔盂之书始,科考必从学校开始。
第二,考试增为县、院、乡、会、殿试五级。在县试中考取了秀才才能参加院考。秀才在三年一次的院考中取得六等中的前二等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及格称举人,方能参加会试。县、乡试均有名额限制。会试一般取三百名左右,称贡士,这就取得殿试资格。殿试一般不再淘汰。
第三,八股文是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八股文题目必然出自《四书》、《五经》。所以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按照八股文的固定格式和字数答卷,才有考取的希望。这使得应试者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戕害人才,莫此为甚。
第四,科考与授官。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为十七名,称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称赐进士出身。殿试后多半立即授官,一甲正六品与从六品,一般入翰林院;其余七品,有京官地方官之别。
此外,清代在三年一次的正科以外,还增加了不少恩科。考试方式、录取数量均与常科相同。清代还规定,多次会试落第的举人,经过吏部特选,也可授予类似知县或稍低一些的官职,但数量极少。秀才只能当幕僚,不能当官。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明清已经形成教育、科举、做官的一条龙体系。
在一千三百年问,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一种极为完备而又严密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
十多万进士的文化奇观
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是我国这段历史上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
径,由此选拔出来的作为官员队伍和文化队伍主体的进士,数量就非常惊人。下面是分别录自《登科记》、《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和《清代续文献通考》(同时参考了历代正史及《资治通鉴》等史籍)的统计资料。
唐代:270科,共录取进士6606人。
五代:48科,共录取进士503人。
两宋:118科,共录取进士36804人。(缺1 2科数字)
辽代:52科,共录取进士2486人。(缺一科数字)
金代:21科,只存三科数字,共为130人。
元代:1 6科,共录取进士1105人。(左右榜合计)
明代:88科,共录取进士24618人。
清代:112科,共录取进士26391人。
以上共为725科,进士总数为98749人。如果按宋、辽各自的平均数加上所缺数目,总数则必超过10万。这还远不是全部。要推算总数,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宋及以后各代,
都曾特赐过一批进士。宋代常对累举不第者。特奏名”赐进士出身。明代仅顺天考场大火及崇祯十五年未能会试二次,就特赐进士353人之多。其二,五代时的南唐、前蜀,北宋亡后中原的刘豫傀儡政权,还有张献忠大西国和太平天国等农民政权,都曾开设进士科。南唐至少开科十次,太平天国也开科十次,还独创过女科。这样,历代开设的进士科将近800科,进士总数至少11万。平均每年近1 OO人。
举入的数目,即使以最保守的十与一之比估算,那么科举制度造就的举人就是上百万了,平均每年达一千!
十多万进士大军,是我国一千三百年历史上官员队伍中平均文化素养最高的基干、主体,也是官员队伍中最活跃的成分。民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国家的治乱,都和他们密切相关。
十万进士和上百万举人一起,又构成一千多年间文化活动的主力,民族文化传统的承传与弘扬,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教育事业的兴革,学术思想的演变,也都与他们的活动密不可分。
他们作为前承后继的群体,立下了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功勋。民族发展的日趋停滞,又可以
从这个群体的历史局限性上找到许多重要原因。因此,不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科举制度及其造就的进士大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四、状元——进士大军的桂冠
唐代的周匡物,中进士后赠给同年一首诗,“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中了进士就如同成仙上天,中了状元更有无上荣耀。
状元这名称是怎么来的?原来,唐代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应试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出身履历等亲状,称为投状。录取后,礼部又要将新进士的身分材料及成绩一起呈报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状头。不过。最初只有甲乙等之分,无状元之名。武则天在天授元年(690年)首创殿试之例,对礼部的考试再复试一次,这才开始把按成绩排在最前的称状头或状元,两名通用。卢储诗“第一仙人许状头”,温庭筠诗“耳边忽闻状元声”,就是一事二名。在唐代,其他科的第一名也可称状头或状元,张又新,武翊黄在进士科中状元之后,又在其他二科夺冠,因此被称为“张三头”、“武三头”。
北宋初年,曾以状元高居榜首而称榜首,建立殿试制度后才称状元。太平兴国后因录取进士名额大增,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均赐进士及第,因而这三人曾经都可称状元。以后第一名被突出,才专称为状元。有头(元即头)必有眼,二。三名改称榜眼。至少到南宋时,榜眼已专指第二名,第三人专称探花。探花的名称起于唐代探花宴,新进士及第,正值春暖花开,为了表示庆贺,新进士中间挑选两名最年轻的充当探花使,带领大家遍游名园。孟郊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就是写的这种习俗。北宋初仍然如此,直到状元、榜眼专指一、二名,第三名才称探花。不过这都是世俗称呼,在金榜和题名碑上,只是分别称“第一甲第一名”……
明清时期,除一甲三名外,其他第一也有了专称,如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第三甲第一名也称传胪。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县、府、院试第一名均称案首。另外,明清科考必从《五经》各命一题,每经照例有第一名,称经魁、魁首或魁元,合称五魁。后来往往只以乡试前五名为五魁,而不一定是每经第一名。
历史上并非每一科都恰好一个状元。唐代和辽代一些科,只取了一名进士,就无所谓状元。还有些科复试后一个未取,当然也没有状元。也有的科会试后没有殿试,虽有名次。却无状元。还有个别科的状元,事后因各种原因取消了。又有相反的情况,元代十六科都是两榜,因而每科有两个状元。清初也开过两科两榜,各有二名状元。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历史上的状元大约是七百五十名左右。如果按唐代习俗,其他科第一也称状元,历史上获得状元称号的人就有一千上下了。
状元大魁天下。就有了殊荣。宋代已有特赐状元袍笏、七名宫廷卫士护送回府及在他家乡建状元坊等优待。不过,殊荣主要是表现在授官上。唐至北宋初,状元授官都不高。但从北宋前期起授官就明显高于众进士,而且多半进入翰林院这一重要机构。明清两代,除特殊情况,新状元照例授正六品的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从六品的翰林编修。因为翰林院接近皇帝,以后升迁至尚书、宰相者不乏其入,所以翰林有“储相”之称。但实际上,嗣后的升官受着多种因素影响,厉史上的状元宰相,在状元中只是少数,而且一般要经过十几年、几十年地爬台阶。旧小说中的状元马上当大官,几年后就当宰相,那是艺术夸张。
历史上的七百多进士科状元,都是进士队伍的“排头兵”。他们当中,有许多成为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政治家,军事家、工业家,更有大批文学艺术家。唐代的郭元振、贺知章、张九龄、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吕泉正、王曾、张孝祥、陈亮、文天祥,明代的商辂、杨慎、康海,清代的翁同和、张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有不少品格很坏的,留梦炎就是一例。更有许多昙花一现就默默无闻,历史作用远远不如一些进士、非进士。这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又有社会政治的和科考本身的原因。本书是从状元跳龙门的千姿万态、科场的种种情形及状元的不同心态生活等三个方面,对部分状元进行了介绍。所选材料,大多较为奇特,(如果平淡无奇,早已默默无闻。许多状元根本没有留下生平资料,这又何尝不奇!)因而许多为人们熟知的状元就不谈或少谈。但目的不是猎奇,而是希望奇中见正,通过一系列奇人奇事,对作为进士代表的状元,进而对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一历史奇观,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这该有助于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也可以从中引出一些于现实有益的启示。
五、科举制度的广泛国际影响
我国的科举制度,早已引起国际上的注目,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空前繁荣的唐代文化艺术,无疑和开科取士有极大关系。这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文化艺术,对近邻远邦都有极大吸引力。当时的长安,有许多外国留学生,他们带来了域外文化,又帮助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有许多人还曾特地参加中国的科考,唐代如此,宋及明、清仍然不断。不少人登上了我国的科举金榜,可见对中华文化仰慕之深。
高丽(今朝鲜)、越南等邻国,还曾把我国的科举制度引了进去,也照中国的方法考秀才、
举人、进士,点状元,选拔他们的官员和文化骨干。
鲜为人道的是,我国的科举制度虽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有过重要影响。十七、十八世纪来华的许多欧洲传教士。对我国的科举制度大为惊叹,称羡不已。因为他们虽已文化复兴,有新起的科学,却没有像样的官吏选拔制度。传教士们纷纷向国内介绍推荐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首先引起启蒙派思想家和重农学派思想家的注意,经过他们的宣传,又引起英国的亚当•斯密和边沁等著名学者的关注。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启示下,法国首先于1 791年开始了文官考试制度(十年后一度停顿,1 840年恢复)。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由于其在广州人员的建议,参考中国的科举考试方法,在英国设立学校,训练行政人员,经考试后派出任职。十九世纪前期来华的英国译员梅笃士,曾写下专著,宣传以中国考试制度为范例,在英国实行类似科举的分级公开竞争考试,改善英国的行政机构。连英国人也承认。英国于1855年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参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出版)。此后,英法的文官考试制度又为其他西方国家借鉴采用,以至于今。同样一种制度,西方人能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突出其自由平等公开竞争的特点,发展成适合自己国情的新制度。在科举制度的故乡,这个制度却积弊日益深重,终于走向灭亡。这种现象,同样是很值得深思的文化奇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