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一支镍铬-铜镍热电偶测某换热器内的温度,其冷端温度为30℃,显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时,

现用一支镍铬-铜镍热电偶测某换热器内的温度,其冷端温度为30℃,显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时,这时指示值为400℃,则认为换热器内的温度为430℃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为多少度?
求步骤

错误的。

知道镍铬-铜镍热电偶(E型)的电势不是恒定的。分度值不是随温度升高直线上升的。如0℃到30℃之间它的分度值在0.06毫伏左右,400℃到430℃之间它的分度值在0.08毫伏左右。0℃时电动势为0毫伏,30℃时电动势为1.801毫伏。

400℃时电动势为28.943毫伏,1.801+28.943=30.744。查(E型)的电势表应在422.5℃左右。由于E热电偶的线性度比较好,在没有冷端补偿的情况下,将读出的温度值直接加上环境温度,产生的误差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

含义

铜镍之间彼此可无限固溶,从而形成连续固溶体,即不论彼此的比例多少,而恒为α--单相合金。当把镍熔入红铜里D200,含量超过16%以上时,产生的合金色泽就变得相对近白如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但是,毕竟与铜融合,只要镍含量比例不超过70%,肉眼都会看到铜的黄色。何况通常白铜中镍的含量一般为25%。白铜是铜镍合金的雅称,密度在铜和镍之间8.9-8.8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8
这样简单的做加法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知道镍铬-铜镍热电偶(E型)的电势不是恒定的。分度值不是随温度升高直线上升的。如0℃到30℃之间它的分度值在0.06毫伏左右,400℃到430℃之间它的分度值在0.08毫伏左右。0℃时电动势为0毫伏,30℃时电动势为1.801毫伏。400℃时电动势为28.943毫伏,1.801+28.943=30.744。查(E型)的电势表应在422.5℃左右。仅供参考,有问题可来询问,我是搞这方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采纳。追问

怎么算的,能不能把算法写上

追答

你当时的冷端温度为30℃,显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时。因此它的起点温度低了30℃,此时30℃的对应毫伏值为1.801。你当时测得的温度是400℃,它的对应毫伏值为28.943毫伏。因此你必须把测得400℃时的对应毫伏值为28.943加上30℃时(起点低的温度)的对应毫伏值为1.801等于30.744毫伏。(1.801+28.943=30.744)根据E型分度表的对照表查得30.744毫伏对应的温度在422℃~423℃之间,就可认定为422.5℃左右。希望对你有帮助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2
不对哦,仔细分析一下
因为仪表机械零位在0℃与冷端30℃:温度不一致,而仪表刻度是以冷端为0℃刻度的,故此时指示值不是换热器真实温度T。必须经过计算、查表、修正,方可得到真实温度T值。由题意首先查热电势表得:
E(400,0)=16.397mV, E(30,0)=1.203mV
实际热电势为实际温度丁与冷端30℃产生的热电势,即:
E(T,30)=E(400,0)=16.397mV
而E(T,0)=E(T,30)+E(30,0)=16.397+1.203=17.6(mV)
查热电势表得:T=428.6℃
以上结果说明,不能用指示温度与冷端温度之和表示实际温度,而应采用热电势之和计算、查表得到真实温度。解fu摘自网络
第3个回答  2013-05-29
  在没有冷端补偿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认为。
  热电偶有一条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T、Tn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Tn、T0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Tn称中间温度。所以准确的做法是:将测得的热电势,加上查表求得的30℃的电势,再根据电势查得温度。
  由于E热电偶的线性度比较好,在没有冷端补偿的情况下,将读出的温度值直接加上环境温度,产生的误差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E型热电偶在这种做法下产生的误差,以热电势计大概小于0.005mV,即通过查表看不出误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