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的图书信息2

如题所述

书名:高等学校教材--金属材料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定价:33
条形码:9787502572419
ISBN:ISBN 7-5025-7241-4
作者:戴起勋
印刷日期:2005-8-1
出版日期:2005-8-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16开,295页
中图法:
中图法一级分类:
中图法二级分类:
书号:
简介:前 言
金属材料是所有材料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理论和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新型金属材料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微合金非调质钢等。就是传统材料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另外由于资源和环境的严峻问题,也提出了适应环境设计的简单合金与通用合金等新概念。国家在1998年调整了专业目录,对材料类专业的内涵有了新的叙述。近几年来,尽管专业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缺少相应的配套教材。
金属材料学是金属材料工程等材料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在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使用知识最多最直接的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经验性的特点。综合性是内容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涉及所有以前学过的专业知识;应用性是指课程的内容是生产或科研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经验性是指某些内容是长期的经验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可变性还比较大。
本书编写者在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已有近20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整改内容和凝练思路,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特点,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编写该书的基础是:在借鉴原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新的内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调整书的体系和框架。编写思路是:抓住材料服役条件-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环境的主线,围绕合金化基本理论,尽可能地凸现材料科学发展中的思想,使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新颖性的特点。该教材更适合于工程机械应用型金属材料工程等材料类专业使用。
本书内容包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合金和新型金属材料三大部分。以合金化原理为核心,着重阐明了材料成分与处理工艺的特点,强调了材料组织与性能及应用之间的关系,力图使学生掌握各类材料成分设计和制定工艺的依据。对各类新材料的发展也作了一定介绍。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及重点,领会材料发展的主线、核心和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章最后都精写了小结,并安排了一定量的习题与思考题。
本书是江苏省金属材料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江苏大学重点精品课程建设所组织编写的教材。本书第1、3、4、5、6章和绪论由戴起勋教授编写,第2、7章由李忠华副教授编写,第8、9、10、11章由邵红红教授编写,第12、13、14章由王树奇教授编写,全书由戴起勋教授统稿主编,程晓农教授主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主要文献列于书后,在此谨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诚致谢意。吴晶等老师提供了有关的金相组织图片,化学工业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不但是材料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教材,而且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从事材料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谬误,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今后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编 者
2005年4月
目录:绪论--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
0.1 金属材料发展简史 1
0.1.1 第一阶段--原始钢铁生产 1
0.1.2 第二阶段--金属材料学科的基础 1
0.1.3 第三阶段--微观组织理论大发展 2
0.1.4 第四阶段--微观理论的深入研究 2
0.2 现代金属材料 2
0.3 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 4
习题与思考题 6
第1篇 钢铁材料
第1章 钢的合金化概论 7
1.1 合金元素和铁的作用 7
1.1.1 钢中的元素 7
1.1.2 铁基二元相图 8
1.1.3 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 9
1.2 合金钢中的相组成 10
1.2.1 置换固溶体 10
1.2.2 间隙固溶体 11
1.2.3 碳化物与氮化物 11
1.2.4 金属间化合物 15
1.3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及偏聚 15
1.3.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 15
1.3.2 合金元素的偏聚 16
1.4 合金钢中的相变 17
1.4.1 合金钢的加热奥氏体化 17
1.4.2 过冷合金奥氏体的分解 19
1.4.3 合金钢的回火转变 21
1.5 合金元素对钢强韧化的影响 24
1.5.1 钢强化的形式及其机理 24
1.5.2 合金钢强化的有效性 26
1.5.3 合金元素对钢韧度的影响 27
1.6 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的影响 28
1.6.1 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性 28
1.6.2 材料的成形加工性 35
1.7 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35
1.7.1 微量元素的作用 35
1.7.2 微合金钢中的合金元素 36
1.8 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 38
1.8.1 通用合金与简单合金 38
1.8.2 环境协调性合金的成分设计 40
1.9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 42
1.9.1 钢的分类 42
1.9.2 合金钢的编号方法 42
本章小结 45
习题与思考题 48
第2章 工程结构钢 49
2.1 工程结构钢的基本要求 49
2.1.1 足够的强度与韧性 49
2.1.2 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形工艺性 49
2.1.3 良好的耐腐蚀性 50
2.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合金化 50
2.2.1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50
2.2.2 合金元素对焊接性和耐大气腐蚀性的影响 52
2.3 铁素体-珠光体钢 53
2.4 微珠光体低合金高强度钢 55
2.4.1 强化机理 55
2.4.2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55
2.4.3 微合金元素的作用 56
2.5 针状铁素体钢 57
2.6 低碳贝氏体和马氏体钢 58
2.7 双相钢 59
2.8 低合金高强度钢发展趋势 60
本章小结 61
习题与思考题 61
第3章 机器零件用钢 62
3.1 概述 62
3.1.1 机器零件用结构钢的特点与合金化 62
3.1.2 机器零件用结构钢的强度与脆性 63
3.2 整体强化态钢 64
3.2.1 调质钢 64
3.2.2 微合金非调质钢 67
3.2.3 弹簧钢 71
3.2.4 滚动轴承钢 73
3.2.5 低碳马氏体钢 77
3.2.6 超高强度钢 78
3.3 表面强化态钢 82
3.3.1 合金渗碳钢 83
3.3.2 氮化钢 87
3.3.3 低淬透性钢 88
3.4 耐磨钢 89
3.4.1 钢的耐磨性及其影响因素 89
3.4.2 高锰铸钢 90
3.4.3 低合金耐磨钢及石墨钢 91
3.5 零件材料选择基本原则与思路 91
3.5.1 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 92
3.5.2 选择材料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93
本章小结 95
习题与思考题 97
第4章 工模具钢 99
4.1 概述 99
4.1.1 工具钢成分与性能特点 99
4.1.2 工具钢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 100
4.2 碳素钢及低合金工具钢 101
4.2.1 碳素工具钢 101
4.2.2 低合金工具钢 101
4.3 高速钢 103
4.3.1 高速钢的分类 103
4.3.2 高速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105
4.3.3 高速钢中的碳化物 106
4.3.4 高速钢的热处理 108
4.4 冷作模具钢 113
4.4.1 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 114
4.4.2 高铬和中铬模具钢 114
4.4.3 基体钢 117
4.5 热作模具钢 117
4.5.1 热锤锻模钢 118
4.5.2 热挤压模钢 120
4.5.3 压铸模钢 122
4.6 其他类型工具用钢 122
4.6.1 耐冲击用钢 122
4.6.2 冷轧辊用钢 123
4.6.3 量具用钢 124
4.6.4 塑料模具用钢 125
4.6.5 硬质合金 128
本章小结 129
习题与思考题 130
第5章 不锈钢 131
5.1 概述 131
5.1.1 金属腐蚀类型与提高耐腐蚀性的途径 131
5.1.2 不锈钢的组织与分类 132
5.2 影响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因素 134
5.2.1 合金元素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34
5.2.2 腐蚀介质对钢耐蚀性的影响 138
5.3 铁素体不锈钢 138
5.3.1 常用铁素体不锈钢及特点 139
5.3.2 铁素体不锈钢的脆性 139
5.3.3 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139
5.4 马氏体不锈钢 140
5.4.1 马氏体不锈钢的成分和组织特点 141
5.4.2 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特点 142
5.5 奥氏体不锈钢 142
5.5.1 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特点 143
5.5.2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144
5.5.3 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145
5.5.4 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 146
5.6 双相不锈钢 147
5.6.1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147
5.6.2 奥氏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 148
本章小结 148
习题与思考题 149
第6章 耐热钢 150
6.1 基本概念 150
6.1.1 金属的抗氧化性 150
6.1.2 钢的热强性 152
6.1.3 耐热钢的合金化 155
6.2 热强钢 155
6.2.1 珠光体热强钢 155
6.2.2 马氏体热强钢 158
6.2.3 奥氏体型高温合金 160
6.3 抗氧化钢 161
本章小结 163
习题与思考题 163
第7章 铸铁 164
7.1 铸铁的石墨化及影响因素 164
7.1.1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164
7.1.2 影响铸态组织的因素 166
7.2 石墨的形成及生长机理 168
7.2.1 灰口铸铁中片状石墨的生长方式 168
7.2.2 球状石墨的形成过程 169
7.2.3 蠕状石墨的形成过程 170
7.3 灰铸铁 171
7.3.1 灰铸铁组织特点 171
7.3.2 灰铸铁性能及热处理 173
7.4 球墨铸铁 174
7.4.1 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 174
7.4.2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176
7.5 蠕墨铸铁 178
7.5.1 蠕墨铸铁的金相组织 178
7.5.2 蠕墨铸铁性能特点及应用 179
7.6 可锻铸铁 181
7.7 特种性能铸铁 182
7.7.1 耐热铸铁 182
7.7.2 耐磨铸铁 183
7.7.3 耐蚀铸铁 184
本章小结 185
习题与思考题 185
第2篇 有色金属合金
第8章 铝合金 186
8.1 铝合金的热处理及时效强化 186
8.1.1 铝合金的分类 186
8.1.2 铝合金热处理强化特点 187
8.1.3 影响时效强化的主要因素 188
8.2 变形铝合金 189
8.2.1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和表示方法 189
8.2.2 防锈铝合金 191
8.2.3 硬铝合金 192
8.2.4 超硬铝合金 193
8.2.5 锻铝合金 194
8.2.6 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及金相检验 194
8.3 铸造铝合金 195
8.3.1 铝硅及铝硅镁铸造合金 195
8.3.2 其他铸造铝合金 197
8.3.3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 199
本章小结 199
习题与思考题 200
第9章 铜合金 201
9.1 黄铜 201
9.1.1 黄铜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201
9.1.2 普通黄铜 202
9.1.3 特殊黄铜 204
9.1.4 黄铜的热处理 206
9.2 青铜 207
9.2.1 青铜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207
9.2.2 锡青铜 208
9.2.3 铝青铜 211
9.2.4 铍青铜 213
本章小结 214
习题与思考题 214
第10章 钛合金 215
10.1 钛合金的合金化原理 215
10.1.1 钛的基本性质与合金化 215
10.1.2 钛合金的相变特点 216
10.1.3 钛合金的分类 218
10.2 α钛合金 219
10.3 α+β钛合金 220
10.3.1 α+β钛合金合金化特点 220
10.3.2 Ti-Al-V系合金(TC3、TC4、TC10) 221
10.3.3 其他α+β钛合金 222
10.4 β钛合金 222
10.5 钛及钛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223
10.5.1 钛合金生产工艺的改善 223
10.5.2 钛及钛合金的新发展和新应用 223
本章小结 225
习题与思考题 225
第11章 其他有色金属合金 226
11.1 镁合金 226
11.1.1 镁及镁合金的特性 226
11.1.2 镁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227
11.1.3 变形镁合金组织和性能 230
11.1,4 铸造镁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232
11.1.5 镁合金的热处理 234
11.1.6 镁合金的应用 235
11.2 锌合金 236
11.2.1 锌及锌合金的特性 236
11.2.2 锌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237
本章小结 238
习题与思考题 239
第3篇 新型金属材料
第12章 金属功能材料 240
12.1 磁性合金 240
12.1.1 软磁合金 240
12.1.2 硬磁合金 243
12.2 电性合金 245
12.2.1 电热合金 245
12.2.2 超导材料 247
12.3 形状记忆合金 248
12.3.1 形状记忆原理 248
12.3.2 常用形状记忆合金 250
12.4 其他功能材料 253
12.4.1 热膨胀合金 253
12.4.2 减振合金 254
12.4.3 储氢合金 256
本章小结 258
习题与思考题 258
第13章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259
13.1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概述 259
13.1.1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性能特点 259
13.1.2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发展历史 260
13.2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261
13.2.1 面心立方有序衍生结构 261
13.2.2 体心立方有序衍生结构 261
13.2.3 密排六方有序衍生结构 262
13.2.4 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 263
13.3 常用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及应用 263
13.3.1 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263
13.3.2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266
13.3.3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267
本章小结 270
习题与思考题 270
第14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 271
14.1 概述 271
14.1.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 271
14.1.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273
14.1.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274
1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体系选择 275
14.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度 275
14.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体系选择 277
14.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与控制 279
14.3.1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与界面类型 280
14.3.2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稳定性 281
14.3.3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浸润与界面反应控制 282
14.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284
14.4.1 固态法 284
14.4.2 液态法 285
14.4.3 喷涂与喷射沉积法 286
14.4.4 原位自生复合法 287
14.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288
14.5.1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88
14.5.2 短纤维及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90
本章小结 291
习题与思考题 292
符号说明 293
参考文献 29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