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的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689—740)是一位长于写五言诗的盛唐诗人,其诗风与王维相近,并称“王孟”。下面是他的一首题作《宿建德江》的五绝: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写于暮色降临、客愁转深之际。全诗四句,二十个字,句句相承,字字相扣,以多种因果关系暗中钩连,暗中承接,针线极其绵密。

就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中,“泊烟渚”紧承“移舟”,是为“泊”而“移”;次句中,“客愁新”紧承“日暮”,是因“暮”添“愁”;第三句中,“天低树”紧承“野旷”,是因原野之“旷”而感到天宇之“低”;末句中,“月近人”紧承“江清”,是因江水之“清”而感到月影之“近”。就整首诗贯串来看:它以“日暮客愁新”句为中心,照应上下,联结全篇。对于上句所写的移舟泊岸之事、洲渚笼烟之景,这句中以“日暮”两字承接,以“客愁新”三字承转,一合一开。一方面,其事、其景收结为日色已暮;另方面,此事、此景又引出客愁添新。至于下两句所写的野旷天低、江清月近,则既由这一句宕开,又从这一句生发,是因“日暮”才有这样的景色,因“客愁”才有这样的感受。

不过,对这首诗作这样的剖析,并不是说: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融,进而运思谋篇、遣词造语时,曾苦心推求事物的前因后果,精心安排字句的上呼下应。他只是具有如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所说的既能“观我”又能“观物”的本领,以善感的诗心、敏锐的诗笔,如实写出了当时之事、当时之景、当时之情,而其事、其景、其情自有其内在的联系。而且,还须指出,诗人之“如实写出”,不一定是对外界景物作客观上的忠实描述。以这首诗的警策——后两句来说,它们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如实”,而是诗歌这一特定文学形式所要求的“如实”。

“野旷天低树”句中的“天低树”,乍看似违反理性、背离真实。因为,天空本无边无际,一片青冥,并无可见的形体,不可能与有形之体比高低,既无所谓高于树,更无所谓低于树。至于依照惯常的说法,天是至高无上的,是高于万象万物的。在诗人的夸张的笔下,至多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而这句诗竟说天比树低,岂非既无理又不真?但它在艺术效果上却给人以更真切之感。这说明,诗人的写景状物,往往并不只要求其进行理性的观察、从事客观的表述,还要求其写出自我的感受、摄取当时的直觉,甚至容许包括刹那间的错觉。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心情下,诗笔可以偏离客观的真实,径写其主观的真实;超越生活的真实,升化为艺术的真实。这一“天低树”

的描写,在客观上、理性上确不合乎一般人心目中的真实,其中有视觉上的错误。但在诗人说来,这是他在泊舟烟渚后、极目远眺时,所见到的瞑色和野景。天低于树,正是他当时的实感、直觉;写为诗句,只有用一个“低”字才能把他当时的感觉传达给读者,做到艺术上的忠实。这一感觉,近似戴叔伦《泛舟》诗所说的“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以及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杳杳天低鹘没处”,都是在一个旷阔的空间里一直望到地平线时产生的印象。这里自有其主观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按照诗歌的要求,也许可以说,有的时候如果只作客观的、理性的描写,不成其为诗,或不可能成为好诗。孟浩然的这句诗,如果不说天低于树而说天高于树,就反而没有捕捉住诗人当时的感受,也无艺术感染力可言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贯休曰‘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无趣。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味。”应当说,“雪花大如席”,是在大雪纷飞、漫天盖地时可能产生的感觉,除了艺术夸张外,虚中也有实在。

“江清月近人”句中的“月近人”,似乎也不是合乎理性、合乎现实的描述。因为,运行在天上的月亮固然远离人间,反映在水中的月影则本非实体,也无所谓远人或近人。这个“近”,当然不是客观上的“近”,而是主观上的“近”,是诗人独立船头,在暝色四合中把视线从远方回到近处、由天边移到水上,面对那夜月初上、倒影入江的景色时所形成的距离感,其中,显然有错觉成分。但杜甫在《漫成一绝》中也说“江月去人只数尺”;这因为:就当时诗人之所见而言,眼前的月影却明明是近在咫尺的。前面曾提到,在旷阔的空间里产生的“天低”之感,戴叔伦、苏轼与孟浩然初无二致;这里又看到,在夜泊水上时产生的“月近”之感,杜甫与孟浩然亦复相同。足以说明,这个“低”与“近”的描写,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共同性,尽管是客观事理所无,却正是人人心中所有,因而其所写之景能引起读者的共感,使读者不但不感到其有失真实,反而感到其倍加真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5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
第3个回答  2021-09-0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11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