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的永无岛是怎样的,永无岛里面住着什么?

如题所述

彼得·潘是永无岛上永远也长不大的调皮小孩,他和小仙子丁克铃,以及一群迷失的小男孩一起生活在这个岛上。这里有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还有野蛮的印第安人,以及横行附近海面的坏蛋海盗。

《彼得·潘》是一部幻想童话,故事主要发生的地点永无岛,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彼得·潘会飞,而且永远长不大,还有小仙女叮叮铃,这些都体现着这部童话的幻想性。当然这部童话也有真实的人,比如说温迪和她弟弟们,而温迪们是被彼得·潘描述的永无岛吸引。

而温迪是主动要求彼得·潘带他们进人永无岛的。就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教会他们飞翔,带他们去一个充满冒险的地方。温迪、约翰和米高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而且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岛—永无岛。

温迪有些关于成长的困惑,在永无岛上经历各种冒险的同时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友情和亲情,渐渐明白成长的意义。当然还有不愿长大的彼得·潘,虽然彼得最后没有长大,但是在经历了和温迪的种种冒险之后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其实已经有所成长。

但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不是一个孩子时,你就会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躯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

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每一个孩提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小说体现了成长的无奈和一种人生的必然。

《彼得·潘》这部作品事实上是成人怀恋美好童年的一个神话。一方面,它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至真至纯的儿童世界,让人看到了处于人生源头的童年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满怀遗憾和无奈地暗示: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堕落的成人世界。

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和人性被扭曲的过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彼得·潘

彼得·潘首先是活在儿童们的心里,也部分地残留在成人们的童年记忆里。作者在故事开始后不久就告诉读者:达林夫人在整理孩子们心事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心里到处都涂满“彼得”这个奇怪的名字,从字迹上不难感觉到这个彼得很有点儿淘气劲。

小仙人

美丽的小仙人。经常伴随着彼得·潘的丁零小铃儿就是其中一个。作者告诉我们:“仙女的寿命都是很短的。不过她们的身体很小,短短的生命在她们来说却感到很长很长。”这不是贝洛或格林童话中的传统的仙女形象,而是长得极其小巧的、充满世俗小女孩的孩子脾气的小精灵,说话有如叮叮咚咚的音乐,一刻也不停地满天乱飞。

胡克

胡克作为永无岛上的海盗头,是以面目可憎、残酷无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和彼得·潘及孩子们作对,对待孩子们和他的手下心狠手辣。但就是这样一个海盗头,却在举止上带着贵族气质,并且总是努力保持良好的风度。

“无论他有多么堕落,总是热衷于良好的风度”,“他有时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一心想着保持良好的风度,这不是有失风度吗?”而这样的反省让他肝肠寸断。他的这一行为来自于学校的良好传统与曾经的童年时代。

从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胡克的人生轨迹:小时候,他也曾是听话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的鞋子、背心、领带和袜子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对扬帆远航充满了期待。但长大之后,由于受到野心的蛊惑,一步步地堕落成了海盗。在他预感到自己的死期临近时,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要是胡克的野心小一点,就好了。”

这是一个迷失的成人的真心忏悔。而他对良好风度的执着也告诉读者:他的内心深处还存留着童年的美好,而这份美好所散发的光亮能够给他黑暗的海盗生活带来一丝希望和幻想。努力保持良好的风度,这是唯一能够唤起他人性中残存的善良,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0

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当然还有仙女和美人鱼,总之,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战争。

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彼得·潘》是一部水平很高的“意象小说”,其中铺满了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的意象,初看似觉不可能发生,细想想却都有它的心理依据。

成人在审美过程中,更侧重于这些意象的“意”,由此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儿童则专注于意象的“象”,他们用不到“意”的点拨和暗示,他们的心灵与作品中的奇妙形象是息息相通的。在审美中,儿童们的“激情的宣泄”与“心灵的补偿”,在性质上与读《爱丽丝梦游仙境》时相似,在程度上则要强烈得多了。因为这部作品毕竟带有了更多的现代感。

小孩子们的学飞。孩子很容易飞起来,只要彼得降临后,稍一指点就行了。他们先在家里团团转地学飞,不久就能飞出窗去,飞越大海和蓝天,谁也不能阻挡他们了。不仅达林先生家的三个孩子如此,据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温迪长大以后,温迪的女儿珍妮果然一遇到彼得·潘,很快就学会了飞翔。

作品中大部分故事所发生的所在地——梦幻岛。这是一个神秘的环境,是孩子们幻想成真的地方,就像当年卡洛尔笔下的“奇境”一样。对于岛上的一切,作者都是写得一本正经,言之凿凿,好像真的在发生一样;但这种一本正经又带着明显的儿童心态和口吻,因此就特别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5

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当然还有仙女和美人鱼,总之,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战争。

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

扩展资料

《彼得·潘》故事主要发生的地点永无岛,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彼得·潘会飞,而且永远长不大,还有小仙女叮叮铃,这些都体现着这部童话的幻想性。当然这部童话也有真实的人,比如说温迪和她弟弟们,而温迪们是被彼得·潘描述的永无岛吸引。

而温迪是主动要求彼得·潘带他们进人永无岛的。就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教会他们飞翔,带他们去一个充满冒险的地方。温迪、约翰和米高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而且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岛—永无岛。

温迪有些关于成长的困惑,在永无岛上经历各种冒险的同时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友情和亲情,渐渐明白成长的意义。当然还有不愿长大的彼得·潘,虽然彼得最后没有长大,但是在经历了和温迪的种种冒险之后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其实已经有所成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1、neverland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J.M.Barrle)的小说《彼得·潘》(Peter Pan)里的主人公彼得·潘长住的一个远离英国本土的海岛。彼得·潘是永无岛上永远也长不大的调皮小孩,他和小仙子丁克铃,以及一群迷失的小男孩一起生活在这个岛上。这里有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还有野蛮的印第安人,以及横行附近海面的坏蛋海盗。
  2、原著简介
  《彼得·潘》这部童话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闪光,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会飞的、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形象一彼得·潘。他生活在奇妙的虚无岛上,那里有仙女、美人鱼、野兽和梦幻鸟,还有永无止尽的游乐和永恒的童年。这部作品简直是一支狂想曲,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乐章。
  3、作者简介
  詹姆斯·巴里(James M. Barrie,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在诺丁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此时他已25岁),他移居伦敦,当自由投稿的新闻记者,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1897年将自己创作的畅销作品、长篇小说《小牧师》改编成剧本上演并成功。此后,他的大部分创作作品都是戏剧。1919-1922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1937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他的小说属于“菜园派”,擅长以幽默和温情的笔调描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儿童剧《彼得·潘》(1904),另外尚有社会喜剧和熔幻想剧与社会喜剧于一炉的剧作多种。
第4个回答  2013-05-28
小飞侠彼得潘里那个虚幻的梦境世界,在这里人们永远长不大。所以Never Land的隐喻意思就永远的童年,不朽以及避世。 NEVER LAND也同样被翻译成梦幻岛和虚无岛。

米豆小剧场,好看的动画小剧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