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的主要常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1-12
儿童弱视是较多家长朋友非常关注的眼病了,在儿童的身边发病率特别的高,而且对于孩子的眼部健康带来了相当多的伤害,我们要重视儿童弱视的出现,必须要清楚的了解一些此病的知识,在这里带大家认识一下儿童弱视的常识是什么。
传统治疗弱视以戴镜和眼罩遮盖为主,实践证明这两种治疗方法有一个难以突破的障碍,那就是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孩子和家长往往付出极大的财力精力和物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许多孩子甚至因此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难以挽救的终身视力残障。为什么戴镜和眼罩遮盖治疗效果这么慢呢?这是因为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的,传统认为弱视仅仅是一种单纯眼部疾病,并在此认知基础上进行简单视能矫正,相当于治标而非治本,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现代医学证实,由于先天及后天因素影响,弱视是一种“眼、心、脑”系统的综合病理变化,弱视儿童的症状(眼球震颤、斜视、对眼、看东西歪头眯眼、没有立体感、眼手协调差、眼睛不随人或物体转动等)是一组综合症候群,除眼部本身伴有远视、散光外,更有心-脑系统的综合病理变化。这些综合病理变化,概括起来说就是发育迟滞,眼部细胞、脑部视皮层细胞等由于营养供给不足、电传导性不敏感等原因而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
先天因素:患高度近视的父母遗传给子女容易引起弱视;早产婴儿眼内组织发育不完善容易引起弱视;胎儿在母亲的妊娠期内由于严重妊娠反应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眼球发育,造成弱视;另外,胎儿出生时被产钳所伤,也可能引起弱视。后天因素:如果幼儿的眼球在发育期间,眼底黄斑部中心凹的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聚集清晰的影像的刺激,影响其正常发育,就会失去对精细空间分辨的能力,引起视觉紊乱,从而形成弱视。另外,近视、远视、斜视、散光等都可能引发弱视。
从症状上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但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两者交互影响,最终形成眼位与视力双异常。人们都知道,“聪明”是指耳聪目明,而弱视、斜视一旦发生,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且不能矫正,还会丧失双眼单视功能,导致患儿出现学龄期间接受教育障碍(看不清教学板书和远景)而影响智力发育,可谓是聪明的杀手。同时由于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弱视还会导致小儿多动症,引起或加重近视,导致低视力,甚至眼盲,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