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游子思乡的诗句

请大家尽快告诉我答案~~!谢谢~!

1、《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2、《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3、《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4、《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5、《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1、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 宋朝《回乡偶书二首》

白话释义;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 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2、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 高适 唐朝《别董大二首》

白话释义: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翮:鸟的羽翼。飘飖: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李白 唐朝《关山月》

白话释义: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 唐朝 《次北固山下》

白话释义: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 唐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话释义: 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 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思乡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中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思乡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6-02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便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至除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思乡

窗外是绵绵的细雨;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漂泊了许多日子的梦就模糊地爬上了村中那条弯弯的小路。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而我的灵魂早已游离出去,透过千山万水,回归了故里,正和憨厚的乡亲们一起品尝那纯纯的米酒。

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060688.html?si=1

第4个回答  2008-06-15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公元725年,时年廿五的李白辞亲远游,初离蜀地,写下了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峨眉月”。峨眉是蜀中名山,而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他出蜀前的大部分时光就在四川隐居或漫游。可见,四川是诗人的故乡,初次离乡的李白难免心生离愁别绪,挂念家乡之事。因此,李白在借峨眉月抒写离愁时,不自觉地融进了丝丝乡情。
2. 玉台咏
南望故乡,
云海中:
景色如画。
叹游子,
千里万里,
空劳牵挂。
岁月多少忧和喜?
人生几许苦与辣?
向慈母,
梦中再诉说,
我不怕。

男子汉,
大丈夫。
拿得起,
放得下。
纵无人和我,
齐驱并驾。
风里依旧敢逞雄,
雨中何妨再称霸?
古人云:
一笑乾坤大,
任叱咤。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便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至除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思乡

窗外是绵绵的细雨;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漂泊了许多日子的梦就模糊地爬上了村中那条弯弯的小路。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而我的灵魂早已游离出去,透过千山万水,回归了故里,正和憨厚的乡亲们一起品尝那纯纯的米酒。

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参考资料:百度搜出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