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学好基本笔画?

如题所述

1、横画的写法。

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5、6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

(1)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

(2)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

2、竖画的写法。

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

3、撇画的写法。

在学习撇画的写法之前,还是要认真地复习一下竖画的写法,特别是要有目的地重点复习悬针竖的写法。如果小朋友们真正会写悬针竖了,写撇画时就相当容易。

4、捺画的写法。

三个要点:(1)一波三折。(2)逆锋起笔铺开锋。(3)平拽侧出。

5、点画的写法。

已经学会了横、竖、撇、捺,再学点画容易多了。书法中任何一个笔画,都不是随便一下子写成的,而是要通过几个过程才能写成,点画也是这样。

写点画也要逆锋入笔,也要按笔、行笔、顿笔、回锋。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能饱满、圆润,富有变化,才是活的笔画,而不是一块死疙瘩。

一、笔画的概念

1、笔画是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它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可分为横(一)、竖(丨)、 撇(丿)、点(丶)、 捺(乀)、折(ㄱ、∠)等几类。

2、横、竖、的种类较少;撇可分为横撇、竖撇;点又有竖点、撇点等叫法;捺有平捺等小区分;提有竖提;折分得多,有横折、又撇、横钩、折钩、横折钩、言挑、风钩(横斜钩)、横弯(横折弯)、凹折(横折折)、九钩(横折弯钩)、乙钩、耳钩、走之、建折、乃钩、凸折、易钩、竖折、竖弯、竖钩、儿钩、马钩、专折、鼎折、撇折、斜钩、心钩、弯钩等。

3、认识笔画的形状,会计算笔画的数目,有助于指导书写和查检字典。

二、书法基本笔画书写

1、点画是长笔画的浓缩,是字的精神所在。短小的点画书写要轻捷,轻入重收,不可粘滞太久,迅疾转入下一个笔画,这样点画才能写出神采;长点运笔相对要慢一点,这样才显得沉稳一些。

2、横画是汉字使用率最高的笔画。横画是一个字的大梁,一般略有点左低右高,起笔可轻可重,行笔较快,收笔较重;几个横画在同一个字里出现,不能写得一样,可以在长短、方向上做点变化。

3、竖画常常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特别是中竖、长竖应该挺直有力,长竖又有垂露竖、悬针竖之分,垂露竖的起笔较重,行笔向下,收笔较重;悬针竖则顺势而下,出锋收笔,收笔宜尖,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4、撇画的写法和悬针竖是一样的,只是在练习时,多注意观察笔画的长短、方向的不同。

5、捺画又称作波画,顾名思义是有起伏的笔画,分为斜捺和平捺两种。斜捺,下笔较轻,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出顿笔再向右水平方向提笔出锋,收笔要尖;平捺,写法同上,起笔时先写一短横,然后向右下行笔。

6、折画是组合型笔画。关键在折处,要放慢书写的速度,先顿再折,如同汽车转弯,不能太快,也没有必要刻意描摹,要一气呵成。

7、提画的起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出锋收笔,写得要有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摘要:基本笔画到底有多少,说法很多。根据历来的传说,基本笔画只有八个。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要小朋友们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基本笔画,所有的汉字也就能够按书法的要求写出来。我们的学习是按照历来的老规矩进行的,但是多...相关:◇ 学书法的步骤应怎样安排 >>详细◇ 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详细◇ 书写基本笔画应注意哪些 >>详细◇ 书写基本笔画时注意哪些 >>详细 学好基本笔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工程,应该多下功夫。 汉字的基本笔画到底有多少,说法很多。根据历来的传说,基本笔画只有八个。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要小朋友们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基本笔画,所有的汉字也就能够按书法的要求写出来。 我们的学习是按照历来的老规矩进行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有些改动。历来学习八个基本笔画,都是先从点画开始,我们发现点画比较难写,于是就改为先从横画开始。这样从易到难,效果较好。同时还将八个基本笔画制成较大的挂图,使用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表示本课节要学的笔画,并在要学的基本笔画中用虚线标出运笔路线,再一点就是根据孩子们心理特点,学基本笔画时不要学横就单写横,学竖就单写竖,而是带着字学。 1.横画的写法。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5、6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 ①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横画的模样是什么样子呢?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 ②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 为了让小朋友便于掌握横画的写法我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 方头圆尾要记清,逆锋下笔要回锋。 在学习横画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花一些功夫,反复练,反复指导。为了避免单调,不使孩子们觉得枯燥,不要让他们一味地写横,应该把要讲的笔画放到完整的字里去练习。例如让孩子们去写:一、二、三、王、土等等,虽然开始写得很不像样子,凭着孩子们的新鲜感,出于他们的好奇心,个个都能写得很起劲。 在这里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大人对孩子们第一次写出来的字,必须是满腔热情的加以鼓励:“好!好!真好!”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作业都愿意亲自送到老师手里,想听听老师的夸奖。这时,老师必须亲手把作业接过来,必须表示很喜欢,多多表扬,尽量给他悬挂起来,让孩子感到高兴,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决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打击情绪等表现,千万不要当着孩子们的面 ,把他们交来的作业撕掉。 2.竖画的写法。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 有人认为教小孩主要是让他们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不应强调什么理解能力。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学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低,就更应该从这方面启发他们,因为理解能力也是培养出来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当我们教孩子们学写竖画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复习横画,同时在复习横画的时候,要不断地启发孩子们多想想:竖画和横画的写法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启发引导的结果是孩子们很快就会做出明确的回答:横画是横的,竖画竖的,竖画有一个是带尖尾巴的,横画没有。再问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他们说:横画、竖画写的时候都要逆笔回锋。他们还会说垂露竖的样子差不多就像是把横画竖了过来,也是方头圆尾。这就是联想,这就是孩子们在运用想象力,这也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十分重要,时间长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增加了孩子们的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这一节的歌谣是: 写竖画,要记住,有悬针,有垂露。 悬针的尾巴尖又尖,垂露的尾巴圆又圆。 写竖向下先往上,逆笔回锋不能忘。 在记熟歌谣的基础上,教师要领着小朋友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义,认真地弄清竖画的行笔路线,耐心地讲清哪里该逆锋,哪里该按笔,哪里该正锋,哪里该行笔,哪里该提笔,哪里该顿笔,哪里该回锋(收笔)。老师用教棍指点挂图,让小朋友们伸直右手,指着挂图上的笔画,师生一起唱读几遍。等大多数小朋友都听清了、看懂了再让他们动手书写。 学习竖画的时候,可让孩子们练写:十、丰、干、下、行等字,既复习了上节的横画,又带出下一节要学的撇画,做到承上启下,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巩固学习成果。 为了调节学习气氛,教师可给小朋友讲一讲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最后扣到题上,不要像黑瞎子掰一个丢一个,掰了大半天最后只剩一个。我们学书法,学习基本笔画也一样,不要学了竖画忘了横画。学过的东西,都应该反复练习,记住不忘。 3.撇画的写法。在学习撇画的写法之前,还是要认真地复习一下竖画的写法,特别是要有目的地重点复习悬针竖的写法。如果小朋友们真正会写悬针竖了,写撇画时就相当容 易。正像这一节的歌谣那样: 写撇画,并不难,悬针竖,转个弯,样子像个战刀尖。 说写撇画不难是指学会悬针竖之后,再写撇画就不太难了。只要把悬针竖写成弯弯就行了。但是,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要想把撇画的样子写得像个战刀尖,就必须像写悬针竖那样,逆锋起笔,按笔转锋,保持中锋,逆锋行笔,运用腕子的力量,把笔锋送到地方。不能甩笔,也不能中途停顿。在行笔将近末端时逐渐逐渐地提笔,用笔锋慢慢地送出尖来,然后空收回笔。 4.捺画的写法。 捺画的样子非常美,像只小鹅在喝水。 大肚长脖尖尾巴,一波三折是骨架。 逆锋起笔铺开锋,平拽侧出自然成。 这是学习捺画的歌谣。捺画是八个基本笔画中比较难写的一种,写好了非常好看。 为了让孩子们写这捺画,除了充分运用前三笔的知识以外,一定要多下功夫认真地、反复地讲解,并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多加具体指导,个别进步慢的孩子,要手把手地辅导几遍。这里要重点讲明三个要点: 第一,一波三折。什么叫波?什么叫折?所说的波实际就是指的捺画,为什么叫波呢?因为捺画的形态有点像波浪。这是古人对捺画的形象比喻。仔细想一下,捺画也的确像是从高坡上下来的一段流水。所说的三折,就是一个捺画要有三道变化。对孩子们不要讲得太复杂,就说:一波三折就是一个捺画有三道弯的意思,就可以了。这三道弯,第一道弯最短,第二道弯最长,第三道弯是平的。 书法对捺的要求,必须是三折,多一折少一折就算病笔。 第二,逆锋起笔铺开锋。懂得了一波三折的道理之后,明白了捺画的总的行笔路线,看清了捺画的骨架,可是写毛笔字光有骨架不行,还得要有血有肉。说到的逆锋下笔铺开锋,就是讲的运笔方法。就是按照一波三折的路线,逆锋下笔之后稍稍行笔,就算完成了第一折;接着就沿着从左上到右下的斜度逐渐地把笔锋铺开,也就是说笔锋由轻到重逐渐铺开,写出来的笔画由细到粗,到最粗的时候,也就完成了第二折的任务。 第三,平拽侧出。这是写捺画特有的笔法。平拽就是第二折结束;第三折开始以后,笔锋稍稍停顿一下,然后沿着水平拽出尖来。侧出就是说平拽的同时,笔锋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变成侧锋,让笔锋沿着第三折上侧出锋。 这里所用的拽字,是捺画的专用动作。为什么叫拽?因为书法要求,除捺画以外的任何一个笔画,在书写时不允许肘尖移动(悬肘例外)。只有写捺画时,才允许动一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1

练字的第一步就是练习笔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