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好心人帮忙整理高中历史的土地变革的知识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如题所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单元主要记叙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中主要的是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演变的历程。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秦朝开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从汉至元历代王朝都围绕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对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运行机制逐渐合理成熟。但是,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其弊端也日趋明显,极大的妨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
⒈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⒉地位: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⒊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
⒈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⒉制度:⑴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控制支配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①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②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
⑵神权: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⒊特点:⑴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⑵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三、西周
⒈时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⒉分封制
⑴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⑵目的:巩固统治。
⑶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
③周王的亲族、姻亲和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⑷作用: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②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⒊宗法制
⑴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⑶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⑷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⑸工具: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
⒋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⑴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⑵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
总结
宗法制的特点: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⑵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⑶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⑷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⒈背景:⑴春秋时期①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②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⑵战国时期①大国国君改号,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②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⒉统一:⑴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氏族联系加强;②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④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且措施得当。
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⒊意义:⑴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⑵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央集权的确立
⒈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⑴皇帝制: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三公九卿:①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②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⑶评价: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⒉废分封,置郡县
⑴目的:吸取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⑵地方机构:分郡、县两级。⑶选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⒊秦法:法律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⒋影响:⑴积极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
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⑵消极影响——秦法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汉朝
(一)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⒈七国之乱
⑴原因:①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②汉景帝削夺诸侯国土地
⑵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叛乱
⒉汉武帝集权:
⑴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⑵措施:①实行推恩令②设置刺史
(3)结果: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中央:
1、措施:武帝时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参与军国大事期形成“中朝”(“内朝”)决策机构,制约了相权
2、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外戚、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二、唐朝
(一)地方:在地方设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⒈形成:唐玄宗时设立,“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刺史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使唐后期政局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⒉延续:①表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②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中央:三省六部制
1、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 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3、 作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沿袭。
二、 宋朝
(一) 地方:
1、军事:“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3、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二)中央:
1、措施:
①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做副相
②军政归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
③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
2、影响:分割相权,强化皇权
(三)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2、消极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三、元朝
1、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部归入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
四、总结:
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国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五、选官制度
1、汉:察举制,孝廉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门第族望
3、隋朝: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清加强皇权
⒈明朝废除丞相:
⑴原因: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左右皇位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②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⑵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⑶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⒉明朝设立内阁:
⑴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⑵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
⑶职权:①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②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和署官,帮助皇帝批复意见
⒊清朝设立军机处:
⑴清承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康熙: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⑵军机处:
① 时间:雍正年间
② 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 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④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1)得名: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2)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
(3)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但其实质是:周王私有制
(4)发展过程: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5)作用:是奴隶制国家经济基础,巩固了奴隶制度,它是分封制的经济前提
(6)瓦解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大量增加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
④直接原因: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为增加收入,实行税制改革
3、封建土地所有制
(1)形成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②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
(2)内容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②小农土地私有制③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3)特点:土地兼并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
明朝制定鱼鳞图册,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追问

土地变革呢

追答

古今中外的农业和土地政策
一、我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 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1
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阶段
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秦朝
①皇帝制:天下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总揽全国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官员;②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掌奏章,监察百官;太尉管军事;互相配合牵制,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对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两汉
时期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的相权。
汉初郡国并行制,后出现“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解除王国军政大权。

完善

魏晋
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隋唐时期
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执行政令,提高行政效率;互相牵制与配合。
唐朝中后期,设置节度使,后权力膨胀,导致安史之乱,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北宋
中书门下省(长官为宰相,后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行政权与财权)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是最高军政机构。
派文臣做地方官,派转运使管理财政。通判管监察
新发展

元朝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相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促进民族融合。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度。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清朝
清初承袭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在宫内设置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参与机务。雍正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