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符的强弱符号的问题

在很多谱子上都能看到比如f或者ff的符号。
请问这是音符要唱得强而有力的意思吧。
但是有一个疑问,就是这样的符号有时会标在歌曲中间一小节的开头处,或者某个单个音符的上方。有时后面就没有就没有符号了。那是青示从这个符号开始的小节一直到歌曲的最后都要保持加强,或者极强的唱音吗?还是只代表一小节,或者只代表一个音符呢。
同理,还有些小节音符的上方会有一个长的大于号或小于号。好像也是加强或减弱的意思。那这是代表从这个符号开始后面的都要加强还是只是针对该小节呢?
谢谢
点得太快了,竟然提问了两次相同的内容,抱歉

音乐的力度。所有音乐的演奏都需要一定的力度。没有力度的音乐是不存在的。一些乐谱上未标力度,只有以下几个可能:一是全部音乐都用中等力度来演奏;二是由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去决定力度。还有一部分音乐是由乐曲的性质来决定其相对力度的。如进行曲、摇篮曲等。
演奏时的音量大小叫做力度。
力度可分为固定的力度、变化的力度和个别音上的力度等几种。均用力度标记书写在谱面的上下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音乐术语一般均用意大利语或其缩写,但也有用本国母语或一些符号来记写的,力度的标记也不例外。由于符号和意大利语缩写的力度标记极其简单明了且易学易记,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汉语力度的基本术语只有强和弱两种。其它的术语只是在基本术语前添加不同的副词而构成的。
固定的力度由弱到强一般有以下几种:
汉语 意大利语 国际音标 缩写
更弱 pianissimo [pjA5nisimou] pp
弱 piano [5pja:nou] p
中弱 mezzo piano [5medzou 5pja:nou] mp
中强 mezzo forte [5medzou 5fC:ti] mf
强 forte [5fC:ti] f
更强 fortissimo [5fC:tisimou] ff
在实际的运用中有时还可以遇到用ppp和pppp来要求极弱和最弱或用fff和ffff来要求极强和最强。有的音乐家还用更细致的力度划分来塑造音乐形象,而在MIDI音乐中甚至把力度划分为128个不同的等级,使创作者有更多的选择。固定的力度标记表示按照这一力度等级一直演奏到新的力度标记出现为止。
变化的力度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汉语 意大利语 国际音标 缩写 符号
渐弱 diminuendo [di7minju5endou] dim或 dimin
渐强 crescendo [kri5Fendou] crese
逐渐减弱 poco a poco diminuendo
逐渐加强 poco a poco crescendo
消逝 smorzando smor
逐渐消失 morendo
渐弱和渐强的符号就是一个长的大于号或小于号。一般在开始和结束时均有一个固定的力度标记来表示变化的范围。而逐渐减弱和逐渐加强则表示比渐弱和渐强有更细致的力度级别和更长的变化时间。逐渐消失一般是指作品结束时的音量逐渐减少。而消逝则可用于乐曲中间;有时也指颇为突然的渐慢和渐弱。

个别音上的力度有以下几种:
汉语 意大利语 国际音标 缩写 符号
重音 accent [5AksEnt] ac >或∧
特强 sforzando [sfC:t5sAndou] sf或sfz
突强 rinforzando rf
强后即弱 forte-piano fp
个别音上的力度标记只是在小范围内起作用。在此范围之外还是按前面的力度标记来演奏。如特强是指一个音或一个和弦;突强是指一列音或一列和弦。另外,accent在实用中经常写作accento,有的音乐家还用∧来表示比>更强的重音。
以上介绍的只是常用的一些力度标记。更细致的力度标记可在音乐词典中查到。
休止符可以看作是力度为零的一种特殊音符——要注意,力度为零并不等于没有力度。也有整个音乐的力度全部为零的,那就是著名的《4分33秒》。但这一首乐曲不仅空前而且绝后:不可能再有第二个《4分33秒》了。

音乐的力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庄严的、热烈的或欢快的音乐通常使用较强的力度,而摇篮曲或小夜曲则使用较弱的力度;旋律上行时力度渐强而旋律下行时力度渐弱。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即旋律下行时力度渐强或旋律上行时力度渐弱。后一种情况多在乐曲结束时使用。如果一句旋律用先强后弱的力度演奏两次,则可以感到回声的效果。一般来说,不变的力度表示持续的心情或单一的环境,而力度的起伏则伴随着情绪的波动或环境的变化。

音乐的力度只是一个相对的强弱关系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度量关系。如“最强”应该是最高的力度级别,它表示演奏者应该在保证音高的前提下演奏出尽可能大的音量——有的指挥者可能还对音色提出要求。但不同乐器的最强有不同的音量大小。所以“最强的力度应该是多少分贝”,则是音响学家或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