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雷锋式 好榜样

600字 不要乱答 不要日记 不是采访雷锋本人 我要办板报 急用 求大虾们帮我个小小小小小的忙

  1987年入伍的田永亮,1991年11月从“雷锋团”退伍,回到故乡———山东省曹县仵楼乡后张楼村。他9年如一日学雷锋,好事做得令人惊叹。父亲说他下雨往外跑(看孤寡老人)、下雪满街扫(扫雪)、拿钱往外抛(帮贫扶困)……他因此被一些人认定“学雷锋学傻了”,曾3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多次恋爱受挫。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几十次热点评说“田永亮现象”,引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大讨论。

  党政军各级组织及社会各界为他唱响了“愚人颂”:田永亮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济南军区学雷锋先进个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新时期雷锋式的好民兵” 荣誉称号。大会上,田永亮格外动情,他讲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持之以恒学雷锋的力量源泉。

  田永亮学雷锋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简单———傻瓜,精神病;也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复杂———出风头,有野心。因为,他原是“雷锋团”的标兵

  1987年,17岁的田永亮入伍来到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他上的第一课是参观雷锋事迹纪念馆,学唱的第一支歌是《接过雷锋的枪》。第二年,他成了“ 学雷锋标兵”,入了党,当上了班长,成为抚顺市顺城区人大代表,并荣立三等功。

  1991年底,田永亮退伍,团首长谆谆告诫他:“在部队你是学雷锋积极分子,到地方一定要做雷锋的传人!”他牢记部队首长的教诲,在村里办起学雷锋板报,把村里青年召集起来讲雷锋故事,教唱雷锋歌曲。他主动照顾村中孤寡老人,遇到特别困难的,还悄悄送点钱。每逢大雪天,他总是扛起铁锨扫帚,把村里的大路和孤寡老人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出现不公平的事,他理直气壮地出来打抱不平。这些在“雷锋团”习以为常的事,村里却有人看不惯。他们觉得永亮不正常,不是当兵“当傻了”就是“想出风头”。

  1994年,村里获京九铁路占地补款6万余元。一干部欲截留存银行吃利息,群众代表与其论理,被这名干部打了回去。田永亮火冒三丈,义正词严地质问他: “你还像不像个共产党员?”村干部回答:“党不党没有讲,员不员都为钱,这事你管不着!”田永亮气不打一处来:“说这话就不配做党员!”“不配,我还不想干呢!”当晚,这名村干部家族数十人要砸田永亮的家。田父出门陪笑:“ 永亮有病,求老少爷们,不要和他一般见识。”这伙人说:“有病就送医院,省得惹事!”在一些村干部的步步紧逼下,田父只好拽着永亮进商丘精神病院躲了 9天。

  “说我傻,我不在乎。雷锋这么一个优秀的人还被人认为是傻子,自己落个傻名算什么?”田永亮说,没想到自己越不在乎,遭到的误解越深,恋爱两年的对象吹了,父亲也顶不住外界舆论的压力,先后3次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这年5月,田永亮回部队,在“雷锋团”吐出心中的委屈、困惑甚至愤怒。团长孙承彦开导他:“部队作风在地方上行不通的时候才是考验人的时候。在地方上,有你这种心情的战士很多,‘傻子’一时好当,当一辈子‘傻子’难啊。社会上流传着‘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他在中国没户口’,希望他在你们村落户。 ”在雷锋团一周,田永亮为雷锋“落户”后张楼的决心更大了。不久,他家东屋布置成了“雷锋展室”,迄今参观者已达6000余人。

  学雷锋没有错,只是时代前进了,学雷锋也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握雷锋精神的先进本质

  田永亮“转变观念”是在1995年。这一年,同乡郭楼村女青年张玉萍不顾世俗偏见,不顾家人反对阻挠,嫁给了“傻子”田永亮。“俺嫁给他,图的就是他心眼好。”张玉萍说。

  “心眼好”并不能使周围的人理解,田永亮依然心情苦闷。一天,全家人饭后闲谈,田永亮无意中流露出做小生意挣点钱的想法,当即得到全家人的赞同。父亲说:“这是个正经事,你要真想干,我帮着凑钱。”妻子张玉萍更是支持: “永亮,你这算做对了,咱学雷锋也得有点本钱!”随即拿出积攒多年的3000元私房钱交给丈夫。

  这件事对田永亮触动很大:“为什么只讲学雷锋做好事大家兴趣不大,一讲要致富都支持我?”看看母亲长年有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想想后张楼村群众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现状,他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们对模式化的学雷锋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致富。“帮助群众致富才是最大的好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学雷锋融入到勤劳致富中,干出个样子让大家看看。

  田永亮和妻子一起承包果园、种大棚菜、养蜂、卖布、卖衣服,跟父亲学医,样样干得挺红火,一年下来家境改变了许多。自家富了,但田永亮“永做雷锋传人”的思想没有丢,他又把精力用在帮助大伙致富上。

  田永亮联合附近村上的几个青年人,成立了“学雷锋小组”,除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以外,就是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致富。时间一长,他们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承认和拥护。1998年,“学雷锋小组”被地委组织部命名为“编外雷锋班”,田永亮成了“班长”。

  仵楼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种植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加上市场不规范,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田永亮和学雷锋小组的同志一起,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成立了仵楼乡第一家民营企业———“山东曹县 ‘傻子永亮’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牌子一挂出,有人不解:“咋叫‘傻子永亮 ’公司?”他坦然解释:“我田永亮以前学雷锋做‘傻事’是出了名的,今后还要为群众做‘傻事’!”

  经地、县有关部门批准,公司直接从厂家、科研单位进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廉价销售,实行承诺服务,很快就赢得了群众支持,占领了仵楼乡和附近一些乡镇的市场,连相邻的河南商丘群众也来这里购买农药、化肥和种子。

  田永亮富了,“编外雷锋班”的成员富了。他们也更加繁忙了。忙什么?带领群众致富!他们在农业专家帮助下,建起了280亩抗虫抗病“双抗棉”基地,引进了“泰山002号”、“济南—16”小麦良种,在全村率先试种亩产4000公斤左右的“脱毒地瓜”良种。田永亮看到食用菌市场很好,又带领“编外雷锋班”与河北瑞迪生物开发公司联系,建起了“山东曹县永亮食用菌场”,很快带起附近17 0多家平菇种植户。到1999年,170多户平菇种植户采鲜菇均在5000公斤以上,户均获利6000元。

  一次,平菇基地需要把1万公斤的平菇及营养料装进塑料袋,“编外雷锋班” 自己要装10多天。田永亮用“雷锋之声”广播召唤群众:“装一袋五分钱,请速前来。”50多位群众涌向平菇基地,3天就完了活儿。人们感谢田永亮给了挣钱的机会。通过这一有偿劳动,田永亮第一次说出了“只要群众满意,有偿也是学雷锋”的话。

  疲倦的时候,他带着妻子、儿子到辽宁抚顺、湖南望城,看一看雷锋事迹纪念馆;困惑的时候,他想一想肩上的责任,理一理零乱的思绪,重温雷锋的事迹,浑身又充满无穷的力量

  去年夏天,仵楼乡爆出“新闻”:乡里新建两所学校———“仵楼乡雷锋希望小学”和“仵楼乡雷锋希望中学”,两所学校校长都是田永亮。

  田永亮在种蘑菇、办公司、帮群众致富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尴尬场面: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低,手把手地教都学不会。看到有些孩子因贫困失学或辍学,田永亮心里更不是滋味。“挣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多给乡亲们办点实事吗? ”他萌生了办学的想法。

  他拿出这几年所挣得的全部积蓄10多万元,加上“编外雷锋班”其他成员的筹资共16万元,建起了两所学校,开办13个班,有学生460多个,田永亮聘任了两名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选拔18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任教师。学校把“雷锋精神”作为校魂,《学习雷锋好榜样》当作校歌,雷锋事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造就雷锋式的“四有”新人。

  为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学校以低于国家规定5%的标准收取学杂费,18名特困生学费全部被减免,24名烈属子女的学费减免一半。一年下来,学校办学经费明显不足,田永亮又拿出两万元补了这个亏空。

  前张楼村学生韩明亮,一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病,他跟着77岁的奶奶生活,去年考上初中却拿不起学费。老人听说附近成立了“雷锋希望中学”,就拉着孙子找到田永亮。田永亮二话没说,就把韩明亮收下了,不仅免了他的全部学杂费,还把他家作为帮扶对象。今年春节前,田永亮带着救济款和年货,组织学生唱着雷锋歌曲,到韩明亮和其他特困户、军烈属家走访慰问,韩明亮的奶奶感动得哭了。

  田永亮给后张楼村设计的蓝图是:大葱基地、良种繁育基地、深加工基地;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他自信地说:“再给我5年时间,我会让后张楼村人在学雷锋中逐步富裕起来。”

  采访结束时,张玉萍告诉记者,永亮得了这么多荣誉,但在她娘家他还不“ 香”。她娘对永亮说:“得这么些荣誉有啥用?如果不操那些闲心,你俩日子过得比这强。看看人家,你们可不像过日子的呀!”

  可永亮依然故我,还是要当他的“经理”、“校长”和“班长”。有时候他感到真的有些疲倦了,就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到辽宁抚顺、到湖南望城,看一看雷锋纪念馆,重温一遍雷锋的事迹,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干劲。

  田永亮经常指着家中的雷锋塑像,告诉才4岁的儿子:他叫雷锋,常常给儿子讲述雷锋的故事……

  心底无私,宠辱不惊,永做雷锋的传人。这就是走出军营的田永亮!

参考资料:http://www.pladaily.com.cn/pladaily/20001123/gb/20001123001013.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4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
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的善良,学习他的一切一切.
当今社会,我们十分需要像雷锋的人,为人民服务,宁可牺牲自己也愿帮助别人.如:当雷锋放假时,他也不收分文去帮助工人干活且不留姓名做好事.又如,他在下雨天,帮助大姐背小孩走山路回家.
这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这将是一个"大同社会".毫无纷争,只有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的样子.
雷锋年轻就因功而逝,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的流传百世.
在平时的学习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想起雷锋,咬紧牙挺过去,不向困难低头.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让这些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共享人间的快乐,人间的温馨.
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雷锋为榜样,造福人类,永远为人民服务!
"挤"和"钻"
第2个回答  2008-04-21
“活雷锋”来自“雷锋团”
———退伍战士田永亮耐人寻味的生活经历

●盛建伟 本报特约记者 武景生 本报记者 阎金久
1987年入伍的田永亮,1991年11月从“雷锋团”退伍,回到故乡———山东省曹县仵楼乡后张楼村。他9年如一日学雷锋,好事做得令人惊叹。父亲说他下雨往外跑(看孤寡老人)、下雪满街扫(扫雪)、拿钱往外抛(帮贫扶困)……他因此被一些人认定“学雷锋学傻了”,曾3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多次恋爱受挫。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几十次热点评说“田永亮现象”,引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大讨论。

党政军各级组织及社会各界为他唱响了“愚人颂”:田永亮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济南军区学雷锋先进个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新时期雷锋式的好民兵” 荣誉称号。大会上,田永亮格外动情,他讲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持之以恒学雷锋的力量源泉。

田永亮学雷锋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简单———傻瓜,精神病;也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复杂———出风头,有野心。因为,他原是“雷锋团”的标兵

1987年,17岁的田永亮入伍来到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他上的第一课是参观雷锋事迹纪念馆,学唱的第一支歌是《接过雷锋的枪》。第二年,他成了“ 学雷锋标兵”,入了党,当上了班长,成为抚顺市顺城区人大代表,并荣立三等功。

1991年底,田永亮退伍,团首长谆谆告诫他:“在部队你是学雷锋积极分子,到地方一定要做雷锋的传人!”他牢记部队首长的教诲,在村里办起学雷锋板报,把村里青年召集起来讲雷锋故事,教唱雷锋歌曲。他主动照顾村中孤寡老人,遇到特别困难的,还悄悄送点钱。每逢大雪天,他总是扛起铁锨扫帚,把村里的大路和孤寡老人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出现不公平的事,他理直气壮地出来打抱不平。这些在“雷锋团”习以为常的事,村里却有人看不惯。他们觉得永亮不正常,不是当兵“当傻了”就是“想出风头”。

1994年,村里获京九铁路占地补款6万余元。一干部欲截留存银行吃利息,群众代表与其论理,被这名干部打了回去。田永亮火冒三丈,义正词严地质问他: “你还像不像个共产党员?”村干部回答:“党不党没有讲,员不员都为钱,这事你管不着!”田永亮气不打一处来:“说这话就不配做党员!”“不配,我还不想干呢!”当晚,这名村干部家族数十人要砸田永亮的家。田父出门陪笑:“ 永亮有病,求老少爷们,不要和他一般见识。”这伙人说:“有病就送医院,省得惹事!”在一些村干部的步步紧逼下,田父只好拽着永亮进商丘精神病院躲了 9天。

“说我傻,我不在乎。雷锋这么一个优秀的人还被人认为是傻子,自己落个傻名算什么?”田永亮说,没想到自己越不在乎,遭到的误解越深,恋爱两年的对象吹了,父亲也顶不住外界舆论的压力,先后3次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这年5月,田永亮回部队,在“雷锋团”吐出心中的委屈、困惑甚至愤怒。团长孙承彦开导他:“部队作风在地方上行不通的时候才是考验人的时候。在地方上,有你这种心情的战士很多,‘傻子’一时好当,当一辈子‘傻子’难啊。社会上流传着‘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他在中国没户口’,希望他在你们村落户。 ”在雷锋团一周,田永亮为雷锋“落户”后张楼的决心更大了。不久,他家东屋布置成了“雷锋展室”,迄今参观者已达6000余人。

学雷锋没有错,只是时代前进了,学雷锋也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握雷锋精神的先进本质

田永亮“转变观念”是在1995年。这一年,同乡郭楼村女青年张玉萍不顾世俗偏见,不顾家人反对阻挠,嫁给了“傻子”田永亮。“俺嫁给他,图的就是他心眼好。”张玉萍说。

“心眼好”并不能使周围的人理解,田永亮依然心情苦闷。一天,全家人饭后闲谈,田永亮无意中流露出做小生意挣点钱的想法,当即得到全家人的赞同。父亲说:“这是个正经事,你要真想干,我帮着凑钱。”妻子张玉萍更是支持: “永亮,你这算做对了,咱学雷锋也得有点本钱!”随即拿出积攒多年的3000元私房钱交给丈夫。

这件事对田永亮触动很大:“为什么只讲学雷锋做好事大家兴趣不大,一讲要致富都支持我?”看看母亲长年有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想想后张楼村群众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现状,他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们对模式化的学雷锋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致富。“帮助群众致富才是最大的好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学雷锋融入到勤劳致富中,干出个样子让大家看看。

田永亮和妻子一起承包果园、种大棚菜、养蜂、卖布、卖衣服,跟父亲学医,样样干得挺红火,一年下来家境改变了许多。自家富了,但田永亮“永做雷锋传人”的思想没有丢,他又把精力用在帮助大伙致富上。

田永亮联合附近村上的几个青年人,成立了“学雷锋小组”,除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以外,就是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致富。时间一长,他们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承认和拥护。1998年,“学雷锋小组”被地委组织部命名为“编外雷锋班”,田永亮成了“班长”。

仵楼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种植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加上市场不规范,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田永亮和学雷锋小组的同志一起,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成立了仵楼乡第一家民营企业———“山东曹县 ‘傻子永亮’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牌子一挂出,有人不解:“咋叫‘傻子永亮 ’公司?”他坦然解释:“我田永亮以前学雷锋做‘傻事’是出了名的,今后还要为群众做‘傻事’!”

经地、县有关部门批准,公司直接从厂家、科研单位进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廉价销售,实行承诺服务,很快就赢得了群众支持,占领了仵楼乡和附近一些乡镇的市场,连相邻的河南商丘群众也来这里购买农药、化肥和种子。

田永亮富了,“编外雷锋班”的成员富了。他们也更加繁忙了。忙什么?带领群众致富!他们在农业专家帮助下,建起了280亩抗虫抗病“双抗棉”基地,引进了“泰山002号”、“济南—16”小麦良种,在全村率先试种亩产4000公斤左右的“脱毒地瓜”良种。田永亮看到食用菌市场很好,又带领“编外雷锋班”与河北瑞迪生物开发公司联系,建起了“山东曹县永亮食用菌场”,很快带起附近17 0多家平菇种植户。到1999年,170多户平菇种植户采鲜菇均在5000公斤以上,户均获利6000元。

一次,平菇基地需要把1万公斤的平菇及营养料装进塑料袋,“编外雷锋班” 自己要装10多天。田永亮用“雷锋之声”广播召唤群众:“装一袋五分钱,请速前来。”50多位群众涌向平菇基地,3天就完了活儿。人们感谢田永亮给了挣钱的机会。通过这一有偿劳动,田永亮第一次说出了“只要群众满意,有偿也是学雷锋”的话。

疲倦的时候,他带着妻子、儿子到辽宁抚顺、湖南望城,看一看雷锋事迹纪念馆;困惑的时候,他想一想肩上的责任,理一理零乱的思绪,重温雷锋的事迹,浑身又充满无穷的力量

去年夏天,仵楼乡爆出“新闻”:乡里新建两所学校———“仵楼乡雷锋希望小学”和“仵楼乡雷锋希望中学”,两所学校校长都是田永亮。

田永亮在种蘑菇、办公司、帮群众致富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尴尬场面: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低,手把手地教都学不会。看到有些孩子因贫困失学或辍学,田永亮心里更不是滋味。“挣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多给乡亲们办点实事吗? ”他萌生了办学的想法。

他拿出这几年所挣得的全部积蓄10多万元,加上“编外雷锋班”其他成员的筹资共16万元,建起了两所学校,开办13个班,有学生460多个,田永亮聘任了两名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选拔18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任教师。学校把“雷锋精神”作为校魂,《学习雷锋好榜样》当作校歌,雷锋事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造就雷锋式的“四有”新人。

为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学校以低于国家规定5%的标准收取学杂费,18名特困生学费全部被减免,24名烈属子女的学费减免一半。一年下来,学校办学经费明显不足,田永亮又拿出两万元补了这个亏空。

前张楼村学生韩明亮,一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病,他跟着77岁的奶奶生活,去年考上初中却拿不起学费。老人听说附近成立了“雷锋希望中学”,就拉着孙子找到田永亮。田永亮二话没说,就把韩明亮收下了,不仅免了他的全部学杂费,还把他家作为帮扶对象。今年春节前,田永亮带着救济款和年货,组织学生唱着雷锋歌曲,到韩明亮和其他特困户、军烈属家走访慰问,韩明亮的奶奶感动得哭了。

田永亮给后张楼村设计的蓝图是:大葱基地、良种繁育基地、深加工基地;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他自信地说:“再给我5年时间,我会让后张楼村人在学雷锋中逐步富裕起来。”

采访结束时,张玉萍告诉记者,永亮得了这么多荣誉,但在她娘家他还不“ 香”。她娘对永亮说:“得这么些荣誉有啥用?如果不操那些闲心,你俩日子过得比这强。看看人家,你们可不像过日子的呀!”

可永亮依然故我,还是要当他的“经理”、“校长”和“班长”。有时候他感到真的有些疲倦了,就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到辽宁抚顺、到湖南望城,看一看雷锋纪念馆,重温一遍雷锋的事迹,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干劲。

田永亮经常指着家中的雷锋塑像,告诉才4岁的儿子:他叫雷锋,常常给儿子讲述雷锋的故事……

心底无私,宠辱不惊,永做雷锋的传人。这就是走出军营的田永亮!
第3个回答  2008-04-23
雷锋简介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12月18日,农历11月20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
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1日, 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 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他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锋成了英模之后有些人不服气。卸车时,有人指着装满200斤高粱米的麻袋让他扛。雷锋心里很不好受,事后却心平气和地说:“我虽然扛不动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干好能干的工作,并且比别人干得更出色。”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让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感动。
雷锋被人们称为共产主义战士,是因为他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他的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常说:“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他干一行爱一行,入伍时由于身小臂力弱,投手榴弹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悄悄地出去练习,终于在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
■有关雷锋做好事的故事多少年来脍炙人口,他的名字成了做好事的象征。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