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基本教义,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东传, 基本教义,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关于对道、佛两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写两三百字。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此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形式被衍生出来,如李白的游仙诗、明朝盛行的青词,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受道教思想浸润。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养。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4
一种宗教文化的核心价值,很难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的土壤里。
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没有;佛教的四谛:苦集灭道,核心的“苦”,正因为这个最基本的观点,对人生痛苦的看法,不能移植到中华文化的土壤上,所以中国的普通人只是在浅层次上理解佛教,并不抱以出世的情怀。
就是因为有道家文化的慰藉,才可以使中国人的痛苦得以缓解甚至幽默化。
你看,林语堂说中国人的葬礼很难让西方人意识到是葬礼。所以中国人从来不会把死亡看成极其可怕的事情,从而只注重现世的利益,不管来世如何。
所以,近代以来,中国先在军事层面学习列强,失败;又在政治层面失败,最后意识到是自己的思想文化问题。5、4新文化运动就开始了。但还照旧,现在的中国人思想还是没大的变化。
因为, 一种宗教文化的核心价值,很难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的土壤里。
第2个回答  2013-01-14
您的题目太大,恕我时间有限,不能完整回答您。建议您搜搜网络。
南怀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确是一番深刻的认识,以此供养师兄。追问

我也觉得范围太大了,这影响都能写成论文了。呵呵

第3个回答  2013-01-14
一言以蔽之,曰:“悟”。
第4个回答  2013-01-15
这个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的
相似回答